湖北“胃”是什麼“味”?

湖北“胃”是什麼“味”?

湖北“胃”是什麼“味”?

大概只能是湖北,才能將國家級“段子手”朱廣權與淘寶“帶貨一哥”李佳琦集結到一塊。當然,這對“小朱配琦”組合也不負眾望,在前幾天的一次“打破次元壁“的聯麥雲合作裡,為湖北農產品”瘋狂打call”。

蔡林記的熱乾麵、漢口二廠的果汁汽水,洪湖的蓮藕……似乎,腦袋裡此刻還回蕩著“小朱配琦”魔性的帶貨聲:“鳳爪藕帶熱乾麵,米酒香菇小龍蝦……看得你發慌,不買都得淚汪汪。”

湖北“胃”是什么“味”?
湖北“胃”是什么“味”?

為了支持湖北企業滯銷的產品,4月6日晚,央視主持人朱廣權和李佳琦聯合做了一場公益直播,主要是賣湖北特產。

是的,兩個月的等待太過漫長了,哪怕不是生活在這江河流域的人,也在日夜企盼著荊楚之地“甦醒”的號聲,定會想念它的美味。

如今隨武漢“解封”,湖北的活力值悉數迴歸。不妨隨LOHAS一起,“雲遊”一番湖北的好山好水,趁著春天的尾巴,讓我們康康如何為歷經千帆而歸的

“吃貨”之城,貢獻自己的一份”春(mai)肥(mai)膘(mai)”吧!

湖北“胃”是什么“味”?

各大網上商城也於4月1日起,相應央視的號召,同步上線了“謝謝你為湖北拼單”專題頁。小龍蝦、茶葉、香菇、臍橙、熱乾麵....

各種特產與美味,亟待我們的助力

湖北“胃”是什么“味”?

武漢市不止東湖和櫻花還有過早的美味

______

一頓早餐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大抵能從其在地文化中知曉。廣東人親切地稱它為“早茶”,武漢人則將“吃早餐”取名“過早”。

雖不似“過年”“過節”來的隆重,但為了“過早”,武漢人民不惜花上半天的功夫,哪怕只是為了吃上一頓美滋滋的早餐。美食家蔡瀾曾說,處處的早餐文化,因生活優裕而消失之中,唯獨在武漢的街頭巷尾,還有如此濃厚的煙火氣。

湖北“胃”是什么“味”?

蔡林記的熱乾麵,田恆啟的糊湯米粉,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老通城的豆皮,一品香的一品大包,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裡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除上面提及的名號,街頭巷尾的小店亦是數不勝數。而在武漢,只要有擺攤的地方,就一定會有熱乾麵。

排隊買熱乾麵,或是捧著熱乾麵邊走邊吃,為熱乾麵而“痴狂‘的武漢人,早已構成了這座城市最獨特的一道風景線。

湖北“胃”是什么“味”?

除了熱乾麵,各地名鴨也紛紛歡迎武漢鴨脖重新歸隊。

可別小看熱乾麵外在的“粗糙”,它講究的可是面、醬的配合:短短几十秒的時間內,鹼面不能太老,七八成熟便可瀝乾水分;抹上香油待晾涼後溢出清香,添入芝麻醬再均勻拌開,便可獲得絕佳的口感。

隨著武漢的“解封”,昔日的“早餐之都”又迴歸了。雖尚處於疫情期間,但部分武漢的餐飲店開門營業,武漢市民也早已按捺不住愛吃的天性,紛紛點起了外賣。

“黃鶴樓長江水一眼幾千年,老漢口熱乾麵韻味繞心間。”70多天的等待,終換來這春日的第一口“熱氣”,想必才是“最撫凡人心”的滋味。

湖北“胃”是什么“味”?

熱乾麵:某多多搜“湖北優品館”

鴨脖:某寶搜“周黑鴨”(以武漢發貨口感上佳)

湖北“胃”是什么“味”?

荊州市

千湖之省,魚之鄉

______

長江與其最大支流漢江交匯於此,衝擊而成的江漢平原,讓這片荊楚之地擁有了作物生長的沃土,也讓這“千湖之地”孕育出玲琅滿目的美味。

湖北境內水系密佈,除長江外,漢江、荊河、襄水等主幹流交錯,大片溼地與灘塗密佈,故號稱“千湖之省”,單淡水魚大約有千餘種,可食之魚已達百餘種。

湖北“胃”是什么“味”?

據說,只有在鄂州梁子湖入長江的樊口捕到的團頭魴才是真正的武昌魚。

既有江魚、河魚,也有遊人江中的海魚。雖最為出名莫過那句“又食武昌魚”,但論湖北人民對魚“鮮”的賞覺,還是得用“鯿魚吃邊,鯽魚吃背,胖頭腦殼鯇魚皮”,或是“ 春鰱夏鯉蘆花鯽,過冬青草鯰魚皮”的在地民謠才能說上一二。

似乎,荊楚人家最為擅長的,便是循著時令,將這類鮮活美的做法挖掘到極致。

湖北“胃”是什么“味”?

荊州魚糕是湖北荊州的一道名菜,是十大特色名菜之一,以“吃魚不見魚,魚含肉味,肉有魚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被人稱道。

譬如魚糕,以魚糜、雞蛋、豬肉為材料蒸制而成,外圈裹著一層金燦燦的蛋黃是為“美”,小而均勻的氣孔充盈著嫩白肉質的內裡,則顧全了其韌性。

既可切片即食,又可拿來蒸、炒,還能用以湯、粥提鮮。在荊州一帶,魚糕更是一種在地的文化,“無糕不成席”,逢年過節、待客之時,鐵定是要捎上這一抹“黃”的。

湖北“胃”是什么“味”?

魚糕:

某寶搜“謝謝你為湖北拼單”

湖北“胃”是什么“味”?

湖北全境對湖北人而言吃藕是種“鄉愁”

______

據說,全國有八成以上藕的品種出自湖北。不僅洪湖,巴河、蔡甸等地區都以產藕出名,也練就了家家戶戶的蓮藕煨湯“功力”。

其實,這份美味的做法非常簡單:只需將排骨洗淨焯水,與各式香料齊燉至白湯,再下蓮藕塊熬煮,放鹽,撒上胡椒、蔥花,一份肉香四溢的蓮藕排骨湯便大功告成。

但哪怕是再普通的蓮藕湯,在湖北人心中,也是解鄉愁的良方。《武漢人》一書中提到,當有客人來坐,無意吃飯時,“武漢人”往往不是拿小點心或水果待客,而是端上一碗排骨湯,“讓客人喝得驚喜交加。”

湖北“胃”是什么“味”?

如今,湖北巴河蓮藕已成湖北省特產,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巴河蓮藕的生長與當地的地理氣候有著緊密的聯繫,故曰:“世上九孔藕,唯巴河獨有。”

而頭年留在湖裡過冬的藕,第二年春夏之交開始冒出嫩莖的,就是藕帶了。五六月嫩時,採為蔬茹,老則為藕梢,味不堪食。擅長吃藕的湖北人,則將這份由嫩芽散發出的“鮮”,發揮到了極致:新鮮的藕清炒著吃,那口鮮味便最濃;吃不完的藕帶還可與辣椒悶在壇中,嘗那之後的酸脆、爽滑。

作為湖北人的心頭好,藕既可是食材主料,又能以“綠葉”襯紅花,可謂葷素皆宜的百搭。但最重要的是,“唯有喝下這碗藕湯,才算真的回家”。

湖北“胃”是什么“味”?

藕&藕帶:某寶搜“央視新聞公益行動”

藕粉:某寶搜“浠水藕粉”

湖北“胃”是什么“味”?

潛江市中國龍蝦看湖北湖北龍蝦看潛江

______

俗話說:“中國小龍蝦看湖北,湖北小龍蝦看潛江。”坐擁全國十大油田之江漢油田的潛江,其實有著“中國小龍蝦之鄉”的美譽

每年初夏,人們擁擠在潛江市中心的廣場上,觀賞潛江特色的花鼓戲展演,或者參與釣蝦大賽。傍晚走到龍蝦街,在蝦店點上幾盆油燜大蝦和幾扎啤酒,享受水鄉夏日的火辣和熱鬧。

在這裡,有人專人養殖、看護小龍蝦,還有專門的小龍蝦職業技術學校。小龍蝦們也擁有著自己的“雕塑”與“博物館”,前者因體量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後者則專門用來展示潛江“蝦稻連作”養殖模式近年來的成果,以及龍蝦們的“一生”。

湖北“胃”是什么“味”?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曾說:“上世紀80年代的湖北潛江,油田家屬們最開始炒制小龍蝦。”這或許也是小龍蝦在中國最早由蒸煮到炒製做法的轉變。潛江大蝦最地道的做法關鍵在於“油燜”。每次需淋上七八兩的油,再加上半小時以上的燜燒,直到油亮的湯汁充盈著嫩白的蝦肉,這時,味覺的層次才算真正豐富起來,才有了“麻辣香、甜鹹鮮”的口味特徵。

油燜大蝦早已成為武漢夜宵界的一霸。類似長沙人對口味蝦“一年吃掉一座嶽麓山”的深愛,據說,武漢人一年中吃下的油燜蝦,也能沿著武漢三環線繞上6圈。

湖北“胃”是什么“味”?

若是放在往年,3、4月正好是小龍蝦批發旺季,也是湖北潛江小龍蝦養殖戶最忙碌的時候。但受疫情影響,湖北潛江小龍蝦交易中心一直處於關閉狀態,直到2月25日開始運送第一車貨。

直到近期,小龍蝦才成為了“帶貨網紅”。在羅永浩多達22件帶貨清單上,小龍蝦的銷量排名第一。而近日,“小朱配琦”直播帶貨中,湖北小龍蝦也再度秒空。武漢的‘解封’,意味著小龍蝦的未來變得更順暢了些。

湖北“胃”是什么“味”?

龍蝦:米有品app搜"潛江龍蝦"眾籌/某寶搜“央視新聞公益行動”

湖北“胃”是什么“味”?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喝最愜意的茶吃最“土”的土家菜

______

恩施,這座中國最年輕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似乎無需刻意地籠絡,只需靜靜地待在恩施仙霧繚繞的山林間,心便感覺離自然親近了些。

臘魚、臘肉、臘蹄子、臘香腸、臘兔子、臘鴨子、臘豬肝、臘豬舌、臘肥腸、臘腰子……只有想不到,沒有恩施人“臘”不出的美味。利川臘肉極為出名,利川香腸也是土家族的風味名吃。

在恩施,土豆又被稱作“洋芋”,是最負盛名的特產之一。近年來,這裡的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150萬畝左右,佔湖北省總面積的“半壁江山”。當你和恩施人聊到土家菜時,如果是小土豆,他們會津津樂道地點點頭,畢竟在恩施,土豆就是主食,“沒有一塊土豆可以完整地走出恩施。”

湖北“胃”是什么“味”?

“炕土豆”是在街頭巷尾都能見到的最具代表性的街頭小吃之一。撒上些許辣椒粉,簡直就是一天的快樂來源。當然,恩施也有靈秀的一面。日本茶師清水康夫到恩施考察茶葉生產時曾有題字:”恩施玉露、溫古知新”。恩施的玉露茶,則作為我國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一種蒸青綠茶,經沸水沖泡,芽葉復展如生。

此外,“巴東郡貢茶”也是恩施富硒茶的典型代表,是和“恩施玉露”一脈相承、各自飄香的“姊妹”茶。

湖北“胃”是什么“味”?

臘肉&土豆:某寶搜“央視新聞公益行動”玉露茶:米有品app搜"潛江龍蝦"眾籌項目

湖北“胃”是什么“味”?

十堰市房縣香菇山珍,封疆御酒

______

早在一千年前,房縣就有香菇生產,歷有“香菇山珍”之稱。

長久以來,生長於群山之中,往往需要苦苦尋覓方可獲得,而又因野生受到了自然的無情考驗,身形不見得美觀,但口感味道超群,以清香可口、味道鮮美而聞名,並被營養學家冠以“菌星”、“菇中之王”、“素菜之葷”、“營養元素之寶庫”等美譽。

湖北“胃”是什么“味”?

房縣香菇作為中國地理標誌產品,遠在美國加州,就有中餐館以“中國房縣小花菇”的招牌吸引食客。

與此同時,房縣的黃酒歷史也很悠久。據史料記載, 紹興黃酒最早產於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踐時期,而“房陵(當時的房縣)黃酒”則早於西周時期,便已成為了“封疆御酒”乃至“帝封皇酒”。

黃酒又被稱為米酒,屬於釀造酒,在世界三大釀造酒中佔有重要的一席。其酒性溫和、酒味甘醇、綿長,有一種特殊的馨香,鮮甜可口,喝不贅頭,並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無機鹽及微量元素。

湖北“胃”是什么“味”?

拓展閱讀

荊楚之地,皆沃土

湖北“胃”是什么“味”?

洪湖鹹鴨蛋作為湖北省第一大湖,洪湖水草茂盛、物產豐富。在“鴨蛋的江湖”中,這裡的鹹鴨蛋經8道工序,40天醃製期,蛋黃油花剔透,蛋白鹹香爽滑,

集合了手工與智慧的結晶。

湖北“胃”是什么“味”?

應城松花皮蛋迄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曾被列為朝廷貢品,“蒲陽佳品”,蛋白部分為半透明體,呈清透的茶褐色,有明顯的松花紋理,蛋黃部分軟嫩稀酥,

凝而不固,拌著吃、做湯吃都鮮香滑嫩。

湖北“胃”是什么“味”?

秭歸臍橙位於長江西陵峽畔的秭歸,既是詩人屈原的故里,同時也是楚文化發源地之一。古有屈原寫下“后皇嘉樹,生秭歸兮”,如今,秭歸也被譽為“中國臍橙之鄉”。

湖北“胃”是什么“味”?

孝感米酒孝感是國內最大的米酒產地。以孝感朱湖出產的優質糯米為原料,所釀製的米酒,幾乎是每個市民早餐的必備品。

此外,孝感的麻糖也是不錯之選。

經12道工藝、32哥環節制成,入口酥脆,口齒生香。

湖北“胃”是什么“味”?

棗陽黃桃棗陽被譽為“中國桃之鄉”,這裡種植黃桃的歷史已有20多年。當地政府將油桃、白桃、黃桃等做了規整,豎起了“棗陽皇桃”品牌,以作為湖北新農地標。

湖北“胃”是什么“味”?

鍾祥葛粉位於大洪山南麓的鐘祥市,客店鎮山區一帶冬暖夏涼,野葛資源豐富。據傳每到秋葉落、寒霜至之時,當地山民上山掘葛捶粉,山溪水洗之,晾曬後製成潔白葛粉。或充飢、或備於頭痛腦熱、抗菌消炎的良方。

湖北“胃”是什么“味”?

英山雲霧茶名自大別山主峰天堂寨的“天堂”二字,因是高山和半高山茶場所產,具有明顯的香高、味醇、耐沖泡等特色,故定名為英山雲霧茶。具有提神療煩、解熱止渴,以及消食除膩,殺菌消炎等各樣功效。

湖北“胃”是什么“味”?

羅田板栗作為首批命名的全國板栗之鄉,羅田地處大別山南麓,森林茂密,自然環境優渥。其板栗含糖量高,澱粉含量較低,因而糯性強、口感好,同時富含維生素與微量元素,不啻為一款具有營養價值的綠色食品。

湖北“胃”是什么“味”?

神農百花蜜作為湖北神龍架林區的特產,神農百花蜜採自林海百花之精華而釀造。它含人體所需的氨基酸、維生素A及部分微量元素,長期食用可健身增智、駐顏美容,還有養肝護脾、增強免疫的功效。

以上美味:

某寶搜“央視新聞公益行動”或直接搜特產名

湖北“胃”是什么“味”?

還有哪種湖北美食,是你想為它瘋狂打call的?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湖北“胃”是什么“味”?

掃碼加入樂活官方粉絲群

好禮等你來拿~

湖北“胃”是什么“味”?湖北“胃”是什么“味”?
湖北“胃”是什么“味”?

環保|自然|簡單|健康

湖北“胃”是什么“味”?

這個季節的“鮮”,全在這一口春筍中

湖北“胃”是什么“味”?

溫暖的甜蜜裡,每一口都是春之味

湖北“胃”是什么“味”?

直接訂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