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新零售的最後一塊拼圖,衛寧健康

2016年,馬雲提出了新零售概念,隨後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零售浪潮。


兩家巨頭從線上搶到線下,甚至瓜分了看起來還不錯的零售業上市公司。比如阿里的三江購物,騰訊的永輝超市。


但是幾年過去了,新零售並沒有帶來什麼革命性的變化,無人超市不斷關閉,生鮮超市也降低了開店步伐。


表哥研究了半天,終於悟出了阿里和騰訊的武林絕學:新零售其實就是新支付。


阿里新零售的最後一塊拼圖,衛寧健康


三江購物、永輝超市等線下大型商超,覆蓋了幾億城市人口,結賬環節換成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就會給兩大巨頭帶來源源不斷的手續費和穩定的活躍用戶。


打車、共享單車等領域的爭奪,莫不因為如此。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幾乎覆蓋了線上線下所有的支付場景,除了最後一個釘子戶:醫療機構。

阿里新零售的最後一塊拼圖,衛寧健康


長期以來,公立醫院作為非盈利機構(這點可能和大家的常規認識有出入),不能開發票,開給病人的都是專用收據,對新型的支付方式比較牴觸。在引入銀行卡等其他支付方式的時候,都是0手續費。



不賺錢的業務,為什麼還要搶破頭?


這是個龐大的用戶群體,為了用戶活躍度。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醫院的生意會越來越好,如何切入這個市場?


一、衛寧健康,醫療新零售龍頭


截至2019年底, 公司服務的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用戶達6,000餘家,其中包括400餘家三級醫院,用戶遍佈全國除臺灣、香港、西藏以外的31個省市自治區及特別行政區,是同行業客戶覆蓋最廣的公司之一, 數量眾多且優質的客戶資源


醫療機構和傳統企業差異非常大,所以行業軟件也不盡相同。衛寧健康在這個行業中做成了佼佼者,形成了良性循環。


把衛寧健康搶入麾下的,是阿里。


2018年6月,阿里通過上海雲鑫入股衛寧健康,持股5.03%(如今稀釋到4.98%)。差不多同時,騰訊入主另外一家從事醫療信息化的軟件公司,東華軟件。


表哥認為,巨頭們的訴求寫在臉上:繞道這些軟件公司,實現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接入更多的醫療機構,覆蓋廣大的醫患群體。從而在醫療行業實現所謂的新零售。


二、軟件行業的小而美


中國的企業主普遍存在著重硬件輕軟件的情況,很多軟件公司的業績比較樸素。同時,由於需求變化過大,導致結算時間一再推遲,軟件公司的現金流也不是很好看。


但衛寧健康不一樣,它的業績非常穩健,成長性很好,除了2016年因為出售部分股權導致淨利潤突然大幅增高外,一直增速平穩。


阿里新零售的最後一塊拼圖,衛寧健康

數據來源:iFind,製圖:詩與星空


1、資產構成


近年來,衛寧健康的資產負債率在23%左右。可以說指標非常優異,而且資產構成比較合理。


商譽不算太高,大約4.7億,其中大頭是2.7億的山西衛寧,暴雷風險不高;2.2億的銀行貸款,利息負擔不重;應收賬款略高,有14億,不過考慮到公司的客戶多為財大氣粗的醫療機構,這些應收款的風險也不大。


2、盈利能力


公司常年毛利率在50%左右,雖然無法和恆生電子這類金融軟件商比較,但在軟件行業也屬於比較好的;淨利率20%左右,公司的盈利能力比較優秀。


3、現金流情況


因為客戶還款不是很及時,公司的現金流狀況略差一點,只不過是相對的。公司每年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均為正數,2019年為2.33億元。比3.96億的淨利潤要低,但也是不錯的水準。


4、研發情況


公司研發投入3.86億元, 同比增長32.69%, 佔營業收入比例為20.23%,其中研發支出資本化金額1.8元,資本化率下降為46.72%(上年同期為49.40%)。


會計準則規定,符合一定條件的研發支出,可以不必用研發費核算,而是能夠計入無形資產,這種賬務處理叫做資本化。


表哥一直灌輸一種觀點,研發資本化率過高,是修飾利潤的一種手段。而過高的標準,通常是以30%為界。


衛寧健康的研發資本化率比這個標準高了不少,莫非公司業績不佳?


這個指標要從兩方面進行解讀,第一衛寧的資本化率過高,確實影響了淨利潤的"準確性",二是公司規模不算大,基數比較小,超過五分之一的營收投入研發,如果全額費用化,對利潤的影響比較大(淨利潤縮水一半)。


三、醫療革命近在咫尺


2020年初的疫情,讓一種看似全新的醫療模式走上前臺:遠程醫療。


平安好醫生、丁香醫生等醫療APP、微信小程序突然火爆。實際上互聯網醫療領域,已經有無數家公司在燒錢填坑了,因為用戶的看病習慣是最難改變的,這次疫情的影響下,活下來的互聯網醫療相應的軟件公司終於熬到了出頭之日。


衛寧健康的年報顯示,它所從事的互聯網醫療更加高大上。


比如,公司花了4500萬,研發了一套智慧醫療系統,它能實現的效果是這樣的:在不同醫療機構間建立健康信息整合平臺,使服務機構業務流程可以整合,醫療信息和資源可以共

享,跨醫療機構可以在線預約、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 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便民就診模式,從而大幅提升醫療資源的合理化分配。


跨醫療機構實現在線分診,恐怕只有衛寧健康能做到。


再比如,公司花了680萬,建設了一套基於居民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為基礎的衛生信息綜合平臺。


另外,公司斥資1個多億,研發了一整套智慧醫療體系,實現了以下效果:(1)WiNEX、 胸痛中心繫統、 醫務管理系統、 LIS60 在內的智慧醫院服務深化, 以知識驅動診

療業務;(2) 基於健康管理的分級診療平臺持續優化就醫模式, 推動醫改進程; (3)DRGS、 科研一體化平臺在內的大數據智慧服務, 優化醫保支付, 提升科研水平, 挖掘數據價值, 利用數據反哺業務。


在分析用友網絡的時候,表哥認為,整合海量客戶資源,為其提供全面服務,是這類大型軟件商轉型之道。


看到衛寧健康的年報,我們驚訝的發現,在衛寧還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這麼幹了。


從抗疫的情況看,儘管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但應對突發事件時,中國的醫療體系是最強大的,這背後不僅僅有千千萬萬醫務工作者的辛勤勞動,還有無數碼農們的熬夜。


互聯網問診、分診、甚至遠程醫療,即將實現新的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