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巖:新生活“煙火”重生 舊習俗因“疫”而變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隨著疫情防控態勢持續平穩向好,復工復產復市有序推進,群眾生產生活逐漸恢復,被按下“暫停鍵”的城市“鬧”了起來。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雲巖一手抓疫情防範不反彈,一手焐熱社會活力,“煙火”重生的背後,市民生活中的一些舊習慣也因“疫”而變,疫情防控期間養成的好習慣,也為城市文明帶來新氣象。


公共場合新風漸起


自雲巖區政務服務中心全面恢復窗口線下服務後,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前來辦理業務。


“請大家按照標識,拉開距離排好隊”,在大廳外,工作人員引導市民掃描“貴州健康碼”後有序入場。


雲巖:新生活“煙火”重生 舊習俗因“疫”而變

雲巖區政務服務中心市民間隔1.5米有序排隊

記者在現場看到,雲巖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外,設置了體溫檢測點和排隊通道,排隊通道地面上標註的1.5米間隔線分外醒目。前來辦事的群眾也十分配合,自覺保持安全距離。


“一米線”不僅僅是距離線、安全線,更是一條文明線。在許多公共場合,間隔保持一米以上有序排隊已經成為了雲巖市民的習慣。在醫院就診、商場購物、車站候車、出入小區等場合,人與人之間都保持著一定距離。


紅外線測溫、信息登記、雙手消毒……在經過一系列的防疫措施之後,正在讀大四的張同學朝著貴州省圖書館自習室奔去。


雲巖:新生活“煙火”重生 舊習俗因“疫”而變

貴州省圖書館裡提醒市民消毒洗手的標誌分外顯眼


單桌單人,隔桌就座,保持間距。在圖書館,除去翻書之音,毫無嘈雜之聲。張同學說:“我今年打算考研,一直在準備。宅了兩個多月,來到這裡學習更有氛圍。跟以前不同的是,圖書館裡每天限流200人,進入圖書館的人都自覺愛護環境衛生,離開圖書館前都會清掃自己遺留的垃圾,注重環保清潔。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進行消殺工作,在這複習很是放心。”


雲巖:新生活“煙火”重生 舊習俗因“疫”而變

貴州省圖書館閱覽室裡市民隔桌就座

黔靈山公園內,煙柳如織,春風拂水。不少遊客扶老攜幼,戴著口罩踏青賞花,拍照留念,定格這滿園春色。


“現在包包裡都必備口罩、消毒溼巾,每次外出後回家都會認真洗手”,帶著孩子來黔靈公園遊玩的王女士說好久沒有外出了,雖然現在疫情風險較低,但是仍不得大意。


雲巖:新生活“煙火”重生 舊習俗因“疫”而變

健身愛好者在未來方舟城市運動中心鍛鍊


在未來方舟城市運動中心,宅家兩月的陳女士在開館第一天就迫不及待地約起私教課。她說經歷了這次疫情,才愈加重視健康的珍貴。開館以後,她將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魄,注重合理膳食,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注重衛生,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間隔有序排隊、加強體育鍛煉等。人們更加註重個人文明習慣的養成,文明新風也在雲巖大地漸起。


公筷公勺分餐升級


隨著疫情防控態勢持續向好,越來越多的雲巖餐飲企業開門納客,食客也約上三兩好友到餐廳相聚,共享歡樂時光。


在印象城西貝莜麵村裡,前來就餐的食客隔桌就餐,公盤公筷擺放有序。參與飯局的洪雨說:“好幾個月沒有和同事聚餐了,現在重聚大家用餐習慣已然變了。疫情對每個人的影響都是深刻的,大家更加註重自我防護,使用公盤公筷挺好的,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


雲巖:新生活“煙火”重生 舊習俗因“疫”而變

海底撈餐廳倡導就餐市民使用公筷公盤公勺


出於疫情防控考慮,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推行“餐桌革命”,分餐和公筷公勺越來越受歡迎。在匯金星力城海底撈店裡,食客點的菜品加工完成後,由廚師在備餐間或服務人員在分餐檯對所有菜品進行分餐,按位上餐,用餐過程各自分食。此外,海底撈還推出“無接觸上菜”,由機器人送餐到對應的餐桌前,食客自己拿取菜品,避免人員接觸,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雲巖:新生活“煙火”重生 舊習俗因“疫”而變

海底撈餐廳推出智能機器人送餐 無接觸配送


“親愛的市民朋友們,圍桌共食、不用公筷的就餐方式易帶來疾病傳播,危及人民的健康……使用公筷公勺,既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更彰顯社會責任。公筷公勺、舉手之勞,讓我們共同努力,倡導吃飯新風尚、健康好習慣!”3月24日,雲巖區發起“使用公筷 文明用餐 健康生活”行動倡議,呼籲市民在公眾場所使用公筷、分餐分食。


食不共器,分餐有禮。雲巖區精神文明辦工作人員鄭璜志表示,希望通過這次倡議行動,讓公筷、分餐成為雲巖市民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文明祭祀別樣哀思


4月4日,清明祭掃第一天,思親園公墓大門前的公路上非常清靜,往年同期車輛擁堵、人流眾多的景象已然不見,偶爾有兩三位預約掃墓的市民帶著一束白色或黃色的菊花走向公墓。


這個清明,雲巖區各大公墓倡導綠色文明祭掃,破除焚燒香燭紙錢等舊俗陋習,打造“無煙墓區”。同時,倡導市民用現代文明的方式寄託哀思,周家山、思親園、海天園等多個公墓推出線上平臺,提供“雲祭掃”和代客祭掃服務。


雲巖:新生活“煙火”重生 舊習俗因“疫”而變

周家山寶福園推出線上祭祀服務


記者瞭解到,在這些平臺上,市民可以選擇“雲上思念”、“代客祭祀”為去世親人“雲掃墓”,同時,還可以選擇線上獻花、留言、貢茶等方式追思逝者、寄託思念。


市民宋梅今年第一次通過線上方式為逝去的親人祭掃。前幾天,她通過手機關注周家山寶福園公墓微信公眾號,找到“祭祀服務”項目,選擇“免費代祭祀”,填寫相關信息提交後,墓園工作人員雷定發按照委託時間戴著口罩、身著黑色西裝代替宋梅鞠躬、清潔墳墓、貢茶。一旁的工作人員用手機錄像,發送到宋梅的微信上作為反饋。


雲巖:新生活“煙火”重生 舊習俗因“疫”而變

周家山寶福園公墓工作人員代客祭祀


4月3日至4月8日,雲巖區委宣傳部聯合雲巖區文體廣電旅遊局開展“我們的節日 · 清明”——“緬懷先烈 · 雲遊紅色文化”線上活動,市民可以線上祭奠革命英烈、敬獻鮮花。截止到4月8日19時,線上獻花人數已超過兩萬人次。


雲巖:新生活“煙火”重生 舊習俗因“疫”而變

“緬懷先烈 · 雲遊紅色文化”線上祭奠革命英烈活動


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情感。清明祭祀重在懷著一顆追憶懷念的心,重在傳承中華文明的精華。特殊時期的清明節,越來越多的雲巖市民通過“雲祭掃”等形式寄託情感,樹立新的文明風尚。


“疫情為我們提供了增強文明意識、強化文明約束、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良好契機,我們也會做好工作,引導市民把在疫情防控中養成的好習慣一直保持下去,為城市文明增添亮色”,鄭璜志說。


全媒體記者:郭露

雲巖區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