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之,則殺之。曹操那套在民國同樣是解決糾紛的萬金油。

自古在亂世混社會的大哥,對於那些有才卻難以降服的人,一般有一個慣用的套路——第一次你不理我,沒關係。第二次你不理我,我不計較。第三次假如你還不理我,弄死你。

這樣不能用之,則殺之的政治手段,曹操喜歡用,劉備喜歡用。比如:荀彧因反對曹操稱王,被曹操逼死。劉備為了他的兒子劉禪順利上位,藉口弄死了乾兒子劉封。東吳孫權屢次跟關羽交好,還拋出橄欖枝想要結兒女親家。結果被關羽一句你不配頂了回去,最後關羽落得個敗走麥城的下場。說得更遠一點,戰國時期,魏國的相國公孫痤在彌留之際把年輕的衛鞅推薦給魏惠王,看到魏惠王半信半疑後,給的也是不能用之,則殺之,以免便宜別國的建議。

而離我們最近的例子,則是號稱民國第一懸案的宋教仁被刺案。宋教仁被刺身亡後,黃興撰寫了一對輓聯:

前年殺吳祿貞,去年殺張振武,今年又殺宋教仁。

你說是應桂馨,他說是洪述祖,我說確是袁世凱。

不能用之,則殺之。曹操那套在民國同樣是解決糾紛的萬金油。

宋教仁之死

黃興為何會把矛頭對準大總統袁世凱?無非是因為,當時袁世凱的獨裁政治跟國民黨鬧的不可開交,並且經過調查發現殺手武世英受僱於應桂馨,而應桂馨的頂頭上司是國務院內務部的秘書洪述祖,洪述祖除了秘書身份外,還是袁世凱六姨太的孃家親戚。更巧的是,根據洪述祖的往來信件竟查到了當時的國務總理趙秉鈞的身上。趙秉鈞這個人又是袁世凱一手提拔起來的。最後更加荒唐的是,應桂馨越獄後身死,趙秉鈞卸任後身死,洪述祖逃亡青島租界。宋教仁一案的幕後兇手到底是誰?人們最後也就無從得知了。

但是,儘管真相死無對證,可要是說宋教仁遇刺跟袁世凱一點關係沒有,鬼都不會信。因為不管是輿論還是密電、信件等證據,都直指袁世凱。也就是說,宋教仁之死就是袁世凱背地所為,政治意見不合,以國務總理的官職拉攏後無效,不能用則殺之是袁世凱慣用的套路。比如:因為剔除革命軍而殺吳祿貞,因為拉攏黎元洪而殺張振武。

不能用之,則殺之。曹操那套在民國同樣是解決糾紛的萬金油。

應桂馨

袁世凱以暴力暗殺的方式解決政黨糾紛,孫中山那邊則因宋教仁和袁世凱大借款,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發動了二次革命。兩邊還互相發文破口大罵,袁世凱公開辱罵孫中山為首的國民黨人不幹正事兒,結黨營私,擾亂社會安寧,必要時候採取非常手段,兵戎相見。民國成立沒多久,老百姓再次過上了血雨腥風的生活。

不能用之,則殺之。曹操那套在民國同樣是解決糾紛的萬金油。

洪述祖

宋教仁一案暴露出所謂的北洋政府仍是一個封建舊政權,民國仍是個看王法不看憲法的人治社會。袁世凱如此,舊時代封建政治家的那一套放到民國時期同樣好用,所以,之後袁世凱也就心心念念走上天壇,做起當皇帝的美夢了。孫中山唐突用兵也如此,因為,那是一個因刑事案件引起的純粹的政治鬥爭。不服判決,可以上訴,哪有打仗的道理。可見,在當時所謂法制,不過說說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