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省之新疆——十大農產品特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疆,位於中國西北邊陲,首府烏魯木齊,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也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面積166萬平方公里,佔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現有47個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錫伯、塔吉克、烏茲別克、滿、達斡爾、塔塔爾、俄羅斯等民族,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新疆自漢朝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國神聖領土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新疆正式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自治區,新疆現有14個地、州、市,89個縣(市),其中33個為邊境縣(市)。

一天一省之新疆——十大農產品特產


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氣流不易到達,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溫差較大,日照時間充足,降水量少,氣候乾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氣溫高於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於南疆。新疆大部分地區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溫差極大,故歷來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之說。

今天來和大家探討交流一下新疆的農產品特產。

一、吐魯番葡萄

吐魯番葡萄是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3年第62號公告的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吐魯番在新疆中部的低窪盆地上,被稱為"火洲"。是中國葡萄主要生產基地,總產量佔全疆的52.84%,是全中國的五分之一。由於這裡氣溫高、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特別適合葡萄的生長,因而瓜果豐茂,又因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吐魯番的地下水貯量豐富,所以水果中的含糖量非常高。吐魯番的葡萄,似珍珠,象瑪瑙,晶瑩剔透,甜嫩多汁,令人垂涎欲滴。這裡的品種繁多,現有無核白、紅葡萄、黑葡萄、玫瑰香、白布瑞克等500多個優良品種,堪稱“世界葡萄植物園”。利用熱風,自然蔭成的葡萄乾,碧綠甘美,酸甜可口,倍受人們的青睞,暢銷國內外。

一天一省之新疆——十大農產品特產


二、庫爾勒香梨

庫爾勒香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庫爾勒市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部,天山南麓,是一個肥沃的綠洲。這裡出產的香梨最為有名,素有“梨 鄉”之美稱。庫爾勒香梨,維吾爾叫“奶西姆提”,它以皮薄、肉脆、汁多、味甜、 酥香、爽口,耐貯藏,營養豐富等特點馳名中外。印度人稱它是“中國的王子”, 其珍貴由此可見一斑。據晉代葛洪撰《西京雜記》記載:“瀚海梨,出瀚海北,耐寒不枯”。此“梨”指 的就是庫爾勒香梨、庫爾勒地區栽培香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1985年,庫爾勒香梨被評為全國優質水果。

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庫爾勒香梨獲得金獎。

2004年12月1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庫爾勒香梨"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一天一省之新疆——十大農產品特產


三、哈密瓜

哈密瓜,是甜瓜的一個轉變。又名雪瓜、貢瓜,是一類優良甜瓜品種,果型圓形或卵圓形,出產於新疆。味甜,果實大,以哈密所產最為著名,故稱為哈密瓜。因為味道甜美,又屬於蜜瓜的一種,哈密瓜常被誤寫為"哈蜜瓜"。哈密瓜在新疆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稱為“天下第一瓜”,其肉色如晶玉、風味獨特、品質優良,暢銷國內外。


哈密瓜,色、香、味俱佳,瓜肉肥厚,香甜清脆,含糖量高(最高者達21%),“色黃明如緞”、“瓜熟時到口即融,無滓”。哈密瓜鬆脆汁多,甜而不膩。哈密瓜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漢代,哈密一帶就普遍栽培哈密瓜,不過當時不叫哈密瓜,只稱“甜瓜”。至清初康熙年間,“自康熙初,哈密投城,此瓜始入貢,謂之哈密瓜”。

哈密瓜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所轄行政區域。

一天一省之新疆——十大農產品特產


四、和田玉棗

和田玉棗,顧名思義產自美玉絲綢的故鄉——新疆和田。種植基地是世界最著名的“水果優生區帶”。

和田玉棗,鮮棗果實大,大小不勻,果皮光滑,果形端正豐滿、果皮薄,深紅色,果肉厚,肉質細而鬆脆,汁液中多,味甜,適宜制幹、加工酒棗和蜜棗。和田玉棗營養豐富,含糖含維生素量高。

一天一省之新疆——十大農產品特產


五、庫車小白杏

庫車有杏鄉之稱、品種有23種之多其中以小白杏為杏中之冠,全縣種植小白杏五萬多畝,年產一萬五千多噸。 新鮮小白杏可曬製成杏幹、杏脯,品種分為黑、黃、包仁三大類。

庫車小白杏庫車栽培杏的歷史已有兩千多年,現保留下來的優質品種就有20多個,大的宛若雞蛋,小的形似荔枝,紅、白、黃三種白杏基色混交一體,像一個美豔的維吾爾姑娘一樣千姿百態,分外妖嬈。其中以阿克西米西白杏品質最佳,它果肉厚、纖維少、汁液多、甜味濃,淺咬一小口,用舌尖輕輕一品,小白杏的香甜隨著舌的味覺滿口生香,濃汁滑入肺腑,潤澤五臟,美妙情狀令人難以釋懷。

一天一省之新疆——十大農產品特產


六、烤饢

烤饢是維吾爾族群眾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食品,也是維吾爾族飲食文化中別具特色的一種食品。維吾爾族食用饢的歷史很悠久。饢是用饢炕(吐努爾)烤制而成,呈圓形。製作原料有雞蛋、牛奶、洋蔥、清油等。

饢的品種很多,大約有50多種。主要有肉饢、油喀、窩窩饢、片饢和芝麻饢等。饢是維吾爾族群眾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食品,也是維吾爾族飲食文化中別具特色的一種食品之一。由於含水分少,外幹內酥,久儲不壞,便於攜帶、打一坑饢可以吃一星期。

一天一省之新疆——十大農產品特產


七、新疆雪蓮

新疆雪蓮,別名新疆雪蓮花,菊科植物雪蓮花屬。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生長於天山南北坡.阿爾泰山及崑崙山雪線附近的高旱冰磧地帶的懸崖峭壁之上。能夠適應各種複雜多變的氣候環境,主要分佈在我國新疆的烏魯木齊、博克達山、和碩等地,俄羅斯也有少量的分佈。性溫,味甘、微苦,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飲用價值。雪蓮是新疆的著名特產.早在清代,趙學敏著的;本草綱目拾遺;藝術中就有"大寒之地積雪,春夏不散,雪間有草,類荷花獨莖,婷婷雪間可愛"和"其地有天山,冬夏積雪,雪中有蓮,以天山峰頂者為第一"的記載。關於雪蓮的形態和生境,賈樹模一九三六年在;新疆雜記;中就有這樣的描述:" 雪蓮為菊科草本......生雪山深處,產拜城,哈密山中。"

一天一省之新疆——十大農產品特產


八、伽師瓜

伽師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伽師瓜因產地在伽師縣而得名,屬哈密瓜中的一種,是哈密瓜中的上品,其品種繁多,分早、中、晚三類四季皆有達三十餘種。伽師瓜栽培歷史悠久,其形體勻稱飽滿,具有肉厚質細、香甜清脆、汁濃、皮薄、含糖量高、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等特點,居全疆甜瓜之首,被稱為"天下第一瓜"。

伽師自古以來就以生產甜瓜而著稱,歷史悠久,但確切的時間已經無法考證。據載,南北朝時期伽師瓜就因色、香、味俱全,品質優異、肉厚質細、甘甜清脆、含糖量適口而聞名關內,被譽為"中國瓜王"和"西域珍品"。清朝時期,伽師瓜被列為貢品。

2005年11月2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伽師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一天一省之新疆——十大農產品特產


九、昭蘇馬鈴薯

昭蘇馬鈴薯,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昭蘇馬鈴薯以其個大、皮薄、芽眼淺、耐儲存、營養豐富聞名。該縣擁有出產馬鈴薯的優越條件。首先,昭蘇縣位於新疆伊犁河上游特克斯河流域,是個幅員1萬1千2百平方公里的高山盆地,這裡遠離風沙和浮塵,是新疆唯一沒有荒漠的縣境。昭蘇縣全年積溫低,無霜期不足90天,冬長無夏、春秋相連,屬大陸性溫帶山區半乾旱半溼潤冷涼型氣候,適宜馬鈴薯等作物生長。其次,由於氣候冷涼溫潤,土壤肥沃疏鬆,當地的黑色土壤屬優質黑鈣土和暗慄鈣土,有機質含量高,可耕性好,土壤肥沃,是種植土豆的最佳土壤之一,無需增加任何化肥就能種植。

該縣生產的馬鈴薯曾在2005年獲得過國家農產品博覽會金獎。

一天一省之新疆——十大農產品特產


十、喀什巴旦木

喀什巴旦木是新疆維吾爾人民最珍視的乾果,喀什巴旦木,在中國僅產自新疆天山以南喀什地區的疏附、英吉沙、莎車、葉城等縣。​喀什是大陸性氣候,早晚溫差大。日照長、乾旱。植物為適應此環境,在植株體內大量積累糖分和油分,所以喀什的瓜果特別香甜。喀什巴旦杏仁較國外的巴旦杏仁含油、含糖量均高,味更為香甜。

一天一省之新疆——十大農產品特產


受疫情的影響,全國農產品都受到影響。國內農產品滯銷嚴重!在此,我呼籲大家,不要只消費國外水果!!!為全國農產品拼一單!!!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每個地方的文化都博大精深,特產不計其數。以上數據內容僅供參考,遺漏的請留言區補充!!!

如果文章對您有用,請關注有夢想的阿甘!也給阿甘一些鼓勵,阿甘後面再給大家帶來好的文章。瞭解更多農產品信息,關注有夢想的阿甘,我願為您導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