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好吃吗?现在整个世界都在告诫人类:当敬畏自然,行有所止

“好好歇会吧,小鸟,然后你就得继续往前,去试试自己的运气了,就像每一个人,每一只鸟或者每一条鱼那样

“鱼啊,我真的很爱你,十分尊敬你。”


……


被困家中多日,无聊至极!无奈只能找一些旧书翻阅,聊以**。当翻开《老人与海》,读到老人与大海,与小鸟,与马林鱼的对话一段,我深受触动。只为老人待大自然以热爱,待生命以尊重。


记得第一次读《老人与海》还是在高中时代,当时深深被书中永不言弃的“硬汉精神”折服。至今犹记得当读到:“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永远也不会打败他。”一句时候的身心鼓舞。今天重读这本书,得到的却是一番新的体悟。


蝙蝠好吃吗?现在整个世界都在告诫人类:当敬畏自然,行有所止

身为渔夫,捕鱼、杀鱼是老人的生存根本。也因此,老人尊重生命的态度才更发人深省。在书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阐述他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对待大海,老人是热爱的,把它看作女性。对待生命,老人始终持以平等和尊重,哪怕是他杀死的鱼。老人称呼马林鱼作朋友、兄弟,他说:“鱼啊,我爱你,而且十分尊敬你。可是今天天黑以前我一定要把你弄死。真高兴我们不必去把星星也杀死。”


放下书本,我不由想到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新型肺炎,据说就是因为有人吃蝙蝠而起。再想想2002年的SARS事件似乎也是因为吃果子狸引起的。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出现的毒烟雾事件。起因是当时河谷上空的逆温层使诸多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大烟囱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累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内造成60多人丧生,许多牲畜死亡。


1952年,在英国伦敦发生的烟雾事件。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烟雾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之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相继死去。


……


一桩桩,一件件,从第一次工业**开始,人类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灾难不断。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告诫人类:当敬畏自然,行有所止!




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埃斯库曼斯说:“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服从自然。”“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甘哈曼的这句话似乎也意有所指。


在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宣称要脱离野蛮,征服自然;中国在很早便有了“人定胜天”的说法;即便是在那些网络小说里,主人公往往也多有逆天之举。打破规则,征服自然,人类似乎一直在以这样的方式来宣称自己的世界主角地位,也由此失去了敬畏之心。

就拿这次的新型肺炎事件来说,蝙蝠肉好吃吗?或者说人们的食物已经匮乏到了只能食用蝙蝠果腹的地步?都不是!吃蝙蝠只是人们的“尝鲜”欲望作祟罢了。想了,便去做了!至于对生命的残害和由此可能引发的后果?抱歉,我们麻木了!早已忘记了如何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然后呢?全国十几亿人被一起关了禁闭,成千上万的人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求生。当我们对大自然的态度变得予取予夺之后,大自然的报复来的如此之快,代价如此之沉重。




“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史怀哲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虽不认同,但我始终认为:生而为人,当有良知。人的良知要求人去帮助一切能够帮助的有生之物;要求我们善待生命,免于去伤害任何生命,给生命以同等尊严;要求我们学会感恩,感恩给予人一切所需的大自然。


蝙蝠好吃吗?现在整个世界都在告诫人类:当敬畏自然,行有所止

生命不分物种,没有贵贱,区别只在人心冷暖。不懂得爱护动物的人会觉得它们的生死、痛苦无关紧要。但事实上所有动物和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感受,知道疼痛,知道恐惧,它们只是无法以言语来诉说自己的苦难和遭遇,但这不是我们漠视的理由。生命都是平等的,人可以有自己的好恶,可以不喜欢小动物,但是也请不要伤害它们。同在地球,相伴相生,何必太残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