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操作,能让千禧一代产生“共情”!


什么样的操作,能让千禧一代产生“共情”!

ID:pinpaiwanjia

文章来源:营销兵法(lanhaiyingxiao)

天气越来越冷,人也越来越丧,但好在总有些什么,能够让人内心感到温暖。最近,微博上刮起了一股为流浪猫搭建猫屋的暖流。

几只小懒猫,酣卧在好心人用快递盒为它们搭建的猫窝里,将冬天的寒冷挡在窝外,悠闲而自在。


什么样的操作,能让千禧一代产生“共情”!

有时候,你不知道一点善意会带来多大的改变。当这位易烊千玺的粉丝为流浪猫搭建猫窝之后,一杯水,些许零食,越来越多的人也表现出自己的关爱,无论多忙,总忘不了路边那些可爱流浪猫。


什么样的操作,能让千禧一代产生“共情”!

还有实力技术宅,拍摄了一支用快递盒制作猫窝的教程,教大家如何搭建复杂的猫屋别墅。


什么样的操作,能让千禧一代产生“共情”!

这些善意的举动,被社会媒体和爱宠大V注意到,竞相转发呼吁网友,最终汇聚成了一股全民环保的公益行动,越来越多的千禧一代开始参与到废弃物品二次利用,为流浪猫搭建猫屋的行动当中。

什么样的操作,能让千禧一代产生“共情”!


什么样的操作,能让千禧一代产生“共情”!


什么样的操作,能让千禧一代产生“共情”!

2018年,最后一批千禧一代也迈向了成年,我们既很欣慰能看到中国最年轻一代的成年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同时也对这场引发千禧一代,以及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的公益行动充满了兴趣。

带着是什么引发了千禧一代群体的共情,我们寻根朔源,对这次关爱流浪猫的社会事件行了一番深挖。

千禧一代正有为,暖心行动传递品牌力量

首先,这次公益事件最初,是由一位易祥千玺的粉丝发现了流浪猫,并为它们搭建猫窝而开始的。易祥千玺既是千禧一代的代表,也是这个群体中的超级偶像,因此他十分喜欢猫的这一点很容易感染到粉丝。

具有公益态度的华为粉丝发现之后,这位“技术宅”也积极参与到公益行动中来,拍摄了一支用华为快递盒制作猫窝的教程视频来为流浪猫搭建猫窝助力,并把后续的跟踪也发在了微博上面。


什么样的操作,能让千禧一代产生“共情”!

华为粉丝不仅用自己出色的动手能力引领大家更多地参与到搭建猫屋行动中来,同时其环保再利用手机包装盒、快递盒等废弃物品的行为也使得这次事件得到了各大宠物号和社会媒体的关注,最终演变成一场关爱动物与环保结合起来的全民参与的公益活动。

什么样的操作,能让千禧一代产生“共情”!


什么样的操作,能让千禧一代产生“共情”!

这场具有正能量的公益行动,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也没有品牌介入做“情感营销”。透过现象去看背后的本质,其实是千禧一代和华为品牌两者间公益态度的高度触达,才使得在千禧一代群体、甚至更大范围内迅速扩散,也使其变得更加具有社会价值。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千禧一代他们年纪虽小,却因为身处资讯爆炸的时代,而在价值观上有着超龄的见解。2018年,最后一批千禧一代也将步入成年,他们用行动证明自己,已成长为一批个性鲜明、热情张扬且充满正能量的有为青年,向外界证明了千禧一代在极具创造力和张扬力背后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身体力行,成为华为所倡导的“千禧一代正有为”的践行者。

明星/粉丝/品牌共情,相互助力更好成长

随手为流浪猫搭一个猫窝可能是一件很小的事,但这件事也让很多人在这个冬天感受到了一股温暖。毫无疑问,我们总是容易被身边的一些善意所打动,穿梭全城为乘客送还遗失物品的出租车司机,为环卫工提供免费饮水的商铺,乃至公交车上一次小小的让座……总是能引起人们内心情感的共鸣,带给人温暖的触动。生活中那些细小的善意微光,一点一点的累积也能绽放夺目的光芒。

无论是关爱流浪猫的千玺粉丝,还是拍视频教大家做猫窝的华为粉丝,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闪光点和展现出来的公益态度,之所以为人所津津乐道,是因为呈现出了千禧一代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观和积极正向的一面,是公众对正面能量强烈的渴求。

粉丝这些自发的暖心行为,也正是华为所倡导的“千禧一代正有为”理念的呈现和与华为一同成长的过程。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看到了偶像、华为和粉丝们基于共同的正能量态度,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当中;我们看到了偶像和品牌所践行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粉丝,粉丝的行动也在反向助力品牌和偶像的成长;我们也看到,因爱而聚集,因善而行动的千禧一代所创造的这场造福社会的公益事业,这些无疑都是所有媒体和公众所期盼的结果。

粉丝追随偶像和为喜爱的品牌消费本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是能在喜爱和追随之余,更多的学习偶像与品牌的正能量态度,用自己的创造力和爱心为社会贡献更多正能量,这件事情便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粉丝用自己的行动,反向助力了偶像和品牌的成长,希望这种用公益行为表白偶像和喜爱品牌,并践行其所倡导的正能量的行为,能够成为新时代新的应援方式。


什么样的操作,能让千禧一代产生“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