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文革版的“吾国与吾民”

出站口,风雪交加。老先生推着三轮车,搀扶着老太太,举着写有 “陆焉识”的接车牌子,仔细打量着每名出站的旅客。而这位老先生,名叫陆焉识。没错,他们是同一个人。只不过一个在现实中真实存在,一个在脑海里还坐着火车。因为老太太得了失忆症。虽然丈夫陆焉识已经回来了,就在身边,而她仍然握着丈夫的信笺,风雨无阻地去火车站接他,等候那一列永远不可能到来的火车。从她一个人去接,到陆焉识陪着他去接,漫漫岁月中,两个人一起慢慢变老,执手而行。

2014年,影片《归来》,陈道明和巩俐,两位大师级演员,用精湛的演技、拿捏细节的火候,让我们对每幕场景中复杂的心绪都感同身受,产生强烈共鸣。


《归来》:文革版的“吾国与吾民”

12月29日,陈道明从李雪健手中接过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的执棒,成为中国电影家协会新任主席。

媒体热炒三天,偃旗息鼓。

今天,我们再来说他,在热度上,似乎应证了那句“吃shi都赶不上热乎的”。

陈道明作为一名好演员,电影评论作为一个好的公众号,我倒觉得彼此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似:

从不以热度为第一考量,有态度,才是第一要义。

《归来》:文革版的“吾国与吾民”

“中国没好电影,电影的繁荣和热闹就是一些票房数字。”

“差在德上,差在职业精神、文化精神上,中国的文人过去还有一点风骨、一点孤傲,还有一点竹节精神,现在全部被钱同化了。”

影片《归来》,是陈道明和张艺谋的第二次合作,上一次是《英雄》,一部被认为开启了中国大片时代的标志性电影。

陆焉识是和陈道明距离最近的人物:“我看到我父亲的那一声叹息、那种发呆、那种回来的紧张、那种待人的惶恐……”

他给陆焉识画的第一幅画,就是类似父亲的脸,戴着同样的眼镜。

据张艺谋说,当年看美剧《纸牌屋》,还是陈道明推荐的。

推荐并不是因为有多好,而是为了让他看一个故事存在多种拍法。

《归来》:文革版的“吾国与吾民”

三十多年前,有一种文学类型叫做“伤痕文学”,主要是指一些描写文革的小说,得名于卢新华的小说《伤痕》。

它们中许多被拍成电影,比如《芙蓉镇》《牧马人》《天云山传奇》等等,相应地被称为“伤痕电影”。

一般公认,"伤痕文学"的局限是十分明显的。

思想上比较肤浅,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艺术表现上也比较幼稚,许多小说的语言明显还未摆脱文革语汇。

但这毕竟是可以归因于时代的局限。

终生,这是个漫长的时间概念,我们曾经讴歌过的完美爱情,有几桩经得住这个词汇的检验?

《归来》:文革版的“吾国与吾民”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作为个人的爱情,也许没有什么比这种错位更让人惋惜。

陆焉识终究在冯婉瑜的守候中“归来”,但经历了人生的浩劫之后,包括你我,谁还能回到以往生活既定的轨道?

山河依旧,物是人非,归来的人们将怎样面对不幸的往昔?

曾经的苦难又怎样以个人记忆的方式进入寻常人的当下生活,并长久地影响他们的未来?

《归来》:文革版的“吾国与吾民”

《归来》试图提示我们,这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

故事的表层,与《诗经》中的那两句诗相比,我更喜欢拉金的诗句:“在所有的脸中,我只怀念你的脸”。

这青橄榄一样的诗句,平实,朴素,却以排除法的方式,将一份铭心刻骨的怀念凸显出来。

精神与肉体受到双重打击的冯婉瑜选择了向后眺望,她逆时而行,生活在过去,在人群中一次次引颈寻觅着她的陆犯焉识。

《归来》:文革版的“吾国与吾民”

在她充满期盼的目光背后,不难看到在时间的深处,在她的青春时光中,有着她最为珍视的一段感情。

她不认识现实中的陆焉识,却能死死记住他年轻时的脸,那张脸是她留恋的过去,是她生活的勇气,是她的命和她的一切。

相对于冯氏婉瑜大脑的一片混沌,作为知识分子象征的陆焉识的清醒则意味着他得独自承受所有的苦难,这是清醒者的宿命。

在旧时代, 鲁迅先生就曾说自己是黑屋里的先醒者,如果没有希望打破黑屋,还不如让他们在睡梦中死去。

《归来》:文革版的“吾国与吾民”

但是在《归来》中,陆焉识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面对漫漫长路,他像冯婉瑜一样,选择了等待,他不离不弃,以百般的呵护、关心,耐心地等待一个人能够从黑暗的记忆深入归来。

一个人在精神深处期待着陆焉识能够回到她的过去;另外一个人在现实里守候冯婉瑜能够回到他的当下和未来。

彼此的坚持恰恰让两人无法在清醒的现实中重逢,这是两条铁轨相互守望的爱情,感人却又无望。

《归来》:文革版的“吾国与吾民”

然而正是向后的怀旧,以及前行中的期冀,这两种背行的力量让《归来》这部影片具有了极强的内在张力。

我揪心期待了一百分钟,看到的只是男女主人公人生故事的冰山一角。

从读信中看出,陆焉识显然是个以柔克刚的性格,豁达乐观,坚持原则,和原则过不去,但不会和自己过不去。

除了这些性格因素,还有就是火车站送别,他没有绝望,因为他知道妻子还在等他,妻子相信他,理解他支持他。

《归来》:文革版的“吾国与吾民”

所以劳改时他心态积极,写东西鼓励自己活下去。

他活下来了。

全戏拿捏最好的两幕,其一是:陆焉识第一次回家。陈道明演的也好,很真实,那种喜悦,热烈的思念,十年未见的离别苦,压抑的泪水,一下子出现在一个普通的场景里。

这一幕巩俐倒是不需要特别的表达,她已经不记得陆焉识的样子。

另一幕是陆焉识弹钢琴,这一幕里,压抑了二十年的泪水终于喷涌而出。

《归来》:文革版的“吾国与吾民”

到此为止,就算冯宛瑜至死都认不出他,也不重要了。

不怕得罪人的说一句,这电影不是拍给年轻人看的。

这其中的沧桑,这里的细微末节,要想真明白,还要好几年。

有人不满《归来》这部电影自我审查,删减或者根本没有拍比较敏感的部分,但是戴着脚镣跳舞未必是种束缚,条件作文反能更显才华。

《归来》:文革版的“吾国与吾民”

说到审查,影片中举着语录本大唱语录歌的场景,在中国,真的已经是很大尺度了。

希望这部点影可以引发更多的思考,希望那些希望回到毛时代的人,不要忘记过去。

一个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就这么毁掉了,打碎这美好而成的一出悲剧,又在人的坚定信念和忠贞的爱情中开出花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