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種銀幣一定要收藏,它是中國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寫照

對於錢幣收藏家來說,“上海一兩”銀幣是重金難買的貨幣珍品;然而它對於近代貨幣研究者來說,簡直是國恥的標誌,因為“上海一兩”銀幣是由藐視清朝府的英國侵略者公然在上海發行的錢幣。

看到這種銀幣一定要收藏,它是中國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寫照

公元1854年,以英國為主的外國侵略者在上海成立了一個殖民統治部門-—工部局。這個部門不受中國政府的制約,它不僅擁有治安管理、稅務徵收等諸多特權,而且在貨幣發行權方面也竭力進行爭奪。

1866年7月30日,英國商人通過他們在上海發行的英文報紙《北華捷報》發表言論,他們說:“美國和法國都在殖民地發行銀元並獲得巨大成功,而我們為什麼不試造一種英國銀元?它無論從政治或商業的觀點來看,都可以發揮極大的效能。”在英國商人的催促下,第二年上海工部局準備鑄造“一兩制”銀元,妄圖以此來取代西班牙本洋和墨西哥鷹洋當時在我國的地位。

看到這種銀幣一定要收藏,它是中國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寫照

1867年,工部局委託香港造幣廠開鑄了銀幣。銀幣重約庫平一兩(約合37克),正面中央圖案為英國國徽,周圍鑄有英文“0NE TAEL SHANG HAI(上海一兩)H0NGK0NG(香港)1867”字樣;幣背中心為盤龍圖,周圈鑄有中文“上海一兩”。整個銀幣設計不中不西,恰是當時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真實寫照。

看到這種銀幣一定要收藏,它是中國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寫照

“上海一兩”銀幣鑄出後,工部局沒有經過清政府的同意,即運往上海,投放市場流通。它的發行,猶如扔下了一顆炸彈,上海商界為之震動了一一外國人竟然公開在我國本土鑄造發行錢幣,這不是赤裸裸的貨幣侵略嗎!立即,無論是做大生意的富商,還是擺地攤的小販,紛紛抵制“上海一兩”銀幣的流通,把“上海一兩”銀幣的流通範圍限制到工部局附近的最小地區。就這樣,“上海一兩”銀幣因為我國商民的極力抵制,沒有大量的鑄造,發行不久就被迫退出了貨幣流通界。目前,存世的“上海一兩”銀幣已是極為稀少了。

“上海一兩”銀幣是唯一由外國侵略者在中國發行的銀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