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公共网络的十个理由(九)

262:建设公共网络的十个理由[9]

创建于2019年06月11日

——建设公共网络,把竞争甩给垄断者

一、自然选择,就可以完成战略合围

建设公共网络的十个理由(九)


如上图,所有人都是消费者。

因此,消费者一旦控股公共网络,在传统商业环境中处于最边缘的商户自然加入。

商户加入会自然给创新项目搭建一个畅通的价值通道。

消费者中跃跃欲试的小微投资人和技术创新者看到渠道已经畅通,自然跃跃欲试的等待上场。

每100万消费者中,会有200名最积极的小微投资人,每人出资50万,可以注册一家200人持股的创新型股份公司。

这家公司准备投入的1亿资金会自然吸引技术创新者加盟,相对充足的资金会让创新者心无旁鸯的专注技术本身。

同期,公共网络补贴给小微投资人等值的播种机奖励,直接会对冲掉小微投资人的风险。

人都是忠于利益的,当这种组织方式给小微投资人和创新者带来安全的、低风险的创新环境,他们自然会加入到捍卫这种组织方式的行列。

他们会自然愿意帮助其他小微投资人和创新者继续沿着产业链孵化新创新公司。

从而使创新成为一个联合舰队,全面替代传统企业。

在这个联合舰队建设过程中,发现风险的传统企业会自然选择加入公共网络,加入海扁不合作者的阵营。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股东会发现这种战略合围结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稳定。

越多股东发现这种战略合围结构自我强化,越多股东会内心更笃定。

股东越笃定,小微投资人和创新者越自信,创新项目落地速度越快。

创新项目落地越快,传统企业越会发现自己已经被战略合围。

除了合作,插翅难逃!因为消费者始终拥有消费的自由选择权。

二、登记使大家始终掌握着自由的选择权

建设公共网络的十个理由(九)


建设公共网络的十个理由(九)

因为大家是大股东,运维方需要优先考虑大股东利益。

因为大家只是做了登记,因此,大家始终掌握着资金使用方向的选择权。

登记合约形成的资金,既可以指向传统企业,

又可以指向大家自己创造的创新公司。

创新公司可以甩掉所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

比如,我们完成1万亿登记,

如果给传统企业,我们可能从传统企业手中获得1万亿提货权。

但如果我们投资建设1万家创新公司,

这1万家创新企业能够给我们输送的产品与服务很可能会轻松超过若干万亿提货权,外加十几万亿的股权。

因此,只有大家真心不希望大企业和银行来分蛋糕,锦上添花才是自然。

同理,只有中国人内需订单充沛,真心不想赚美元,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构筑。

——垄断者的本来面目是纸老虎

大家必须用它,

大家争着往它肚子里面挤,大家自己相互踩踏,变成纸老虎的养料。

大家不一定用它,

大家没有在它肚子里,它是空的,一阵风,都可以把它吹走。

建设公共网络,把竞争甩给垄断者,竞争会让垄断者自我改造。


建设公共网络的十个理由(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