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为何出现“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有效防治?

立秋节气已过,春玉米已经收获,夏玉米也忙着抽穗开花结实,有经验的老农都知道一株玉米上正常只结一个棒子,偶尔也有结两个棒子的,但是近期有农户发现田间玉米植株上有许多茎节都结棒子的现象,最多一株玉米上长了5个,对此农户很高兴,认为这样“超生”,肯定产量也会不错。难道真如农户所想,玉米和我们人类一样,多子(穗)就能多福(粒)高产吗?那么今天我们就看看玉米具体为何会“超生”,对玉米有什么影响,引起“超生”主要因素有哪些,生产上对“超生”是鼓励还是防治。

玉米为何出现“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有效防治?

玉米为何出现“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有效防治?

一、玉米“超生”原因和对产量的影响

玉米正常有15-24个茎节,每个节间上都生长一片叶,叶片和茎节间会有一个被抑制的腋芽而对土壤中茎基部不会伸长的茎节上的腋芽在适宜时候会长出分蘖(农户称之为杈子),而地上伸长茎节上的腋芽条件适宜时会经过分化长出棒子,只是正常情况下,只有玉米茎秆中部节间(地上第6-8茎节)的腋芽才能最早分化形成果穗(农户称之为棒子),而且条件最好的腋芽分化成第一果穗后,为了使自己每天吃好喝好,快快长大,并集万千宠爱与一身,虽后会通过体内生长激素的调节来监管、抑制其他腋芽向幼穗分化生长转变。然而当玉米生长发育中遭受天气等不良条件影响,第一果穗为了生长而自顾不暇疏于监管,不能在通过生长激素来抑制其他腋芽分化发育时,只要叶片的光合营养物质充足,抑制的腋芽就会争先恐后陆续分化成果穗长出。由于这些果穗通常会错过玉米正常散粉时期而多不能正常受精结实,因此这些后期“超生”的果穗都只是白白消耗了玉米大量养分,最终使第一果穗灌浆不足,籽粒空瘪而减产。

简单说,玉米出现“超生”是因为第一果穗生长优势受阻,植株内光合营养物质被陆续多次分配引起, “超生” 最终是白白消耗养分,既不能多子(穗)也不能多福(粒),反而造成减产。

玉米为何出现“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有效防治?

二、影响“超生”的主要因素

玉米幼穗分化时间长,遭受的不良条件也比较多,但会促使玉米“超生”的主要因素有这么几类:

品种因素:像今年中科10号、东单60号、中单18、东单80号等高秆大穗品种和甜糯品种“超生”现象明显多,而穗较小的普通品种较少。不过同样品种,播期管理相同田块,春玉米播种偏迟、夏玉米播种较早,使抽穗扬花期和今年7月份持续高温相遇田块发生多;同一时间播种,但出苗偏迟、长势不好的植株发生多。

玉米为何出现“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有效防治?

气候因素影响:玉米的从幼穗分化到受精结实一般需要近30天,但抽穗开花时相对要求严格,像温度22-30℃,土壤含水量保持70-80%,田间相对湿度60%-90%时对玉米抽穗开花受精最为有利,当温度低于20度,或高于32度,或土壤含水量和相对湿度低于60%,或超过90%,就会明显受精结实不利,因此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之一时都会容易使玉米出现“超生”,并结实不良。

玉米开花授粉期土壤干旱或阴雨寡照天气超过3天以上的。

玉米抽雄前后干旱或降雨过多,田间湿度过大,雌雄蕊发育受阻或二者抽出间隔时间过长出现花期不协调现象时

果穗抽丝时遇高温干旱或雨日天气时间5天以上时。

玉米为何出现“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有效防治?

养分过多因素:玉米拔节后幼穗分化阶段,对玉米穗肥追施过多,田间肥水充足,植株体内因营养物质过多而无法消耗时,玉米就会通过“超生”和分蘖等形式来消耗转移过多养分,防止被撑死。

田间群体过大因素:田间植株过大,加之玉米杈比较多,植株叶片生长披散,相互重叠遮挡时,当授粉期间风力较小花粉不容易落到花丝上完成受精,条件适宜时,也会出现“超生”

病虫为害因素:主要是玉米抽穗后,田间病虫发生为害为主,其中以果穗花丝受害后出现最多。比如

玉米螟、棉铃虫甚至今年新发生的草地贪夜蛾当为害玉米果穗顶部花丝,使其不能受精生长时,植株养分会促使相邻腋芽发育形成果穗,若相邻果穗仍不能受精,又会继续促使相邻腋芽形成果穗,直至体内养分不足形成果穗时。同样对于蚜虫等为害玉米雄穗,散粉不足也会有所影响.

玉米为何出现“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有效防治?

玉米幼穗分化期间,植株遭受病毒侵入或增值,体内病毒会诱导打破玉米体内激素分配的正常机制,不仅造成节间缩短,植株矮化,而且能够解除对其他腋芽生长发育的抑制,进而形成很多小果穗,出现“超生”。同样圆斑病等病害影响果穗发育时,也会诱发多遇果穗长出,出现“超生”。

玉米为何出现“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有效防治?

三、玉米超生的防治措施。

针对玉米超生的因素和不良影响,我认为品种和天气固然重要,但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生长阶段田间管理没有跟上,或是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是玉米发生“超生”的主导因素,所以要在选用品种、适期播种和合理密植的基础上,要重点抓好关键生育期的几项田间管理措施以控制减少玉米“超生”。因此对玉米“超生”的防治个人提出以下建议:

1、选用密植抗病的小穗品种,替代、压缩高秆大穗种植面积,并合理密植,比如亩株数4000-4500株的先玉335,登海605等都不错

2.春玉米播种最晚不宜超过5月中旬,夏玉米不宜在5月下旬至6月初播种,尤其甜糯玉米一定尽量使抽穗开花期避开7中下旬-8月上中旬的持续高温不良天气。

玉米为何出现“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有效防治?

3、水分科学管理。玉米拔节以后,尤其在大喇叭口期至玉米受精灌浆初期,土壤含水量不能低于60%,否则一定要及时喷灌或浇跑马水,不宜漫灌,避免土壤湿度过大;当降雨过多时,一定要提早做好清沟沥水,田间不能出现积水,要做到雨停沟干,使土壤含水量不超过90%,增强根系活力和植株抗逆性,能有效防止幼穗分化及其生长发育不良时引起超生。

4、合理进行追肥。玉米拔节后,对高产田块提倡重视拔节肥,稳施穗肥,巧施攻粒肥。比如一般田块拔节肥可亩施尿素30-40斤,对底施钾肥不足的搭配氯化钾10-15斤左右一并追施;大喇叭口期穗肥亩施尿素15-20斤左右,拔节肥没有追施钾肥的加入5-10斤氯化钾深施玉米植株10厘米附近;玉米抽穗至灌浆初期,对叶片发黄的可亩追施攻粒肥尿素5-6斤,或亩用尿素1-2斤加100克磷酸二氢钾喷施2-3次,7天左右一次,对于叶片暗绿浓绿不施或少施,千万不宜将肥料一次性集中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即可避免肥害,同时也能防止穗肥用量过大,植株体内养分过多引起“超生”。

玉米为何出现“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有效防治?

5、防治好病虫害

玉米除大喇叭口期要及时选用毒死蜱或阿维菌素药剂喷雾或拌毒土丢心防治玉米螟害虫外,玉米抽雄至吐丝受精阶段,发现田间有棉铃虫、玉米螟或草地贪夜蛾为害,及时亩用康宽15-20毫升或30%甲维盐.虫螨腈50毫升或甲维盐茚虫威等药剂防治。玉米蚜虫及时亩用50%吡蚜酮18-20克喷施防治,同时药剂种加入1500-2000倍液的百泰或30%苯甲醚菌酯等具有防病和免疫诱导抗性的药剂,利于玉米生长健壮,生长发育正常。

玉米播种时要选用吡虫啉或噻虫嗪等杀虫剂包衣的种子;或玉米2-7叶期要选用噻虫胺或噻虫嗪或啶虫脒或吡虫啉等常规药剂轮换交替喷施防治2次左右,喷药时田间地头杂草一并喷施,能杀死田间灰飞虱蚜虫等带毒传毒害虫,田间发现粗缩病病株时,拔出田外销毁,并用1500倍液20%啶虫脒或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加500倍液阿泰灵或20%盐酸吗啉胍加500倍液美洲星叶面肥,5-7天一次,连喷2-3次,可有效钝化体内病毒,防止田间扩散传播加重发生为害。

玉米为何出现“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有效防治?

6、田间发现玉米“超生”防治措施。要及时在温度较高植株上无水时掰除掉生长的小果穗,保留中间一个生长正常,个体较大发育较好果穗,而对水肥充足,密度偏稀,光照充足,抽丝与散粉相遇的可以保留2个生长较好果穗,这样不仅能减少养分消耗,以利养分集中供应主穗,粒重增加,提高产量,而且能够减少株液伤流,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病虫为害,促进早熟和提高玉米品质;若花丝较长仍未授粉,可以适当剪掉花丝,并辅助人工授粉,若玉米苞叶过长花丝不能正常抽出时,可用竹签或刀片划破苞叶顶端,可促使玉米花丝抽出受精结实。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犯,请联系将给与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