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驱车、丢沙包、跳木马、摔胶泥,能看懂这些的,你还好吗?

我是一芳菲,谈感情,聊情感。如果你有故事,我愿意洗耳恭听。

我,八零后,确切地说踩在八十年代的尾巴上,所以九十年代是我的童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同样对其也有只属于自己的记忆。但无论你在哪里出生,无论你是男是女,只要经历过九十年代的人,都会对童年有同一种感觉——穷,但很快乐。

印象里的第一个镜头,是在春日里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独自一人走在胡同里,太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四处弥漫着春天的味道,安静、祥和,我拿着一个塑料袋,袋子里装着刚刚从小河里捞上来的鱼,就这样往家的方向走着……

上学之前的时光,大都在家里,没有小伙伴,没有可去的地方,只记得经常和爷爷一起出去,大堤上乘凉、火车站转悠,但这些记忆实在太遥远了,唯一剩下的,也只是些许的碎片。

上学之后就截然不同了,有了同学、有了伙伴、最珍贵的是有了发小。

四驱车、丢沙包、跳木马、摔胶泥,能看懂这些的,你还好吗?

01

童年的一片小树林,我们玩了整整十年

九十年代,在我的印象里人们的生活刚有起色,偶尔会看见谁家买了摩托车,谁家要了新彩电(彩色电视机),但总起来那时候还是没钱的多。小孩子能玩的,除了大人时不时给买的玩具外,也没有什么了,所以自己寻找可玩的东西或者地方,就成了我们的喜好。

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片小树林,因为靠近大堤(我们这的老城周围有一圈用土堆成的堤,当时应该是用作护城的),绿化用的,很大一片都种着杨树,夏天走进去很凉快,不过因为风水好,所以坟头处处可见。

一到周末或者放假,没有可去之处,就三五成群的前往此地。干嘛呢?挖胶泥成了首选。

胶泥,是土层表面以下几十公分地方的一种特殊泥土。含水分,可塑性强,可以用来做泥塑。当然那时候我们用它可不是做艺术品的,而是用来比赛的。

四驱车、丢沙包、跳木马、摔胶泥,能看懂这些的,你还好吗?

首先挖出来不同大小的胶泥,拿回去反复摔打,直到摸上去软硬合适,可以摔成某种形状为止,这时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把各自的胶泥捏成正方体,然后将中间的部分捏进去,形成碗的形状,举起这只“碗”,口朝下,用力摔向地面,因为空气被挤压的原因,在它接触地面的一瞬间,会被向上的空气顶出一个洞,伴随着“啪”的一声,“碗”底被撕开,犹如一颗炸弹在怪兽体内爆炸一样,这时根据洞的大小,对方需要补上相应的胶泥。有时候补的是“片”,有时候补的是“泥蛋子”。

四驱车、丢沙包、跳木马、摔胶泥,能看懂这些的,你还好吗?

虽然不是值钱的东西,但那一刻,手中的胶泥就是无价之宝,谁也不想输给对方,于是拼尽全力将手中的“泥碗”摔向地面,要的就是多赢你点。

除了挖胶泥,那片树林留给我们的还有很多乐趣。爬树、烤地瓜、小河边游泳,总之没有我们不玩的。说到爬树,那真是一项既健身,又考验能力的“运动”。

我想所有的八零后,小时候都爬过树。爬树不是为了掏鸟窝,而是享受那种站在高处的感觉。

四驱车、丢沙包、跳木马、摔胶泥,能看懂这些的,你还好吗?

记得那时候经常三四个人爬一棵树,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有的坐在底下,有的坐在高处,聊着天,看着远方,树叶摇动,微风拂面,十分惬意。

那时什么树都敢爬,大柳树、杨树、松树,不知名的枯树,只要上面有树干,就能上的去,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佩服自己。

02

童年的各种游戏,不仅接地气而且还好玩

先来说一种游戏,叫“跳木马”。

可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就是一个人弯腰,双手开始时扶住脚脖子,其他人依次从他身上跳过去,随着这个人不断的抬升,最终没有跳过去的人,就成了下一个“木马”。

这个游戏的特点在于考验你的弹跳力和胆量,一开始很低,双手稍微一撑就过去了,但最后基本是站立的姿势,如果没有惊人的弹跳,是根本过不去的。

四驱车、丢沙包、跳木马、摔胶泥,能看懂这些的,你还好吗?

接下来要说的这个游戏,就不需要考验胆量了,唯一考验的是你的灵活性——抓石子。

首先准备五颗石子,大小均等,尽量不要带棱角,以免伤人。接下来开始游戏,一方将五颗石子随即撒到桌面上,捡起第一颗,接着将手中的石子抛上空中,同时捡起第二颗,最后第一颗石子落到手中,保证和刚才的第二颗石子在一起即可。这样直到将五颗石子全部归入手中,算过一关。每升一级难度加大,这十分考验玩家的灵活性,一般玩到第三关就很不容易了。

那时在学校,有的女生专门缝制了小沙包,用来代替石子,玩上去很文雅。

四驱车、丢沙包、跳木马、摔胶泥,能看懂这些的,你还好吗?

最后我们来说一种现在看来积极无聊,但当时视如尊严的游戏——砸剋(ke)子。

剋子,是一种用纸叠起来的东西。成方形,向上的一面叠成“X”形状,两个人各砸向对方的剋子,如果能将其砸反过来,就算赢,那么被砸翻的就归赢家所有。因此谁手里有大把的剋子,那就是财富的象征。现在想想,真是无聊。

四驱车、丢沙包、跳木马、摔胶泥,能看懂这些的,你还好吗?

记得几年前搬家,从一个老旧抽屉里翻出来一大堆这东西,应该有十几年的历史了,真是满满的回忆啊!

03

八零后的童年,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快乐

玩具,是孩子的最爱,但作为那个年代的孩子,其实有玩具的时候还是很少的。

在我的记忆里,玩具这种东西只能是自己玩,自己享受那种乐趣,没办法分享。和小伙伴一起玩,就完全不一样了,都说小孩跟小孩一起,别管认不认识,很快就能玩到一起,这是真的。

结伴出去玩,可以发现很多值得玩的地方。虽然大家都没什么钱,但只要有,就会无私的贡献出来,分享给大家。记忆犹新的一件事,让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那是夏天的某个下午,我和发小一起在大堤上玩,小孩容易渴,又不愿意跑回家喝水,就像怎么能找点解渴的东西,正好有个卖冰棍的路过,发小有一块钱,于是就跟卖冰棍的说,多少钱一个,人家说四毛一根,当时我们仨,就问三毛一个卖不卖?对方看了看,说可以,于是给了一块钱,拿了三冰棍,等着找钱,半天不见对方给,就问咋不找钱,人家的回复让我们竟无言以对“我这冰棍本来四毛一根,给你们按三毛,里外里我还赔了两毛,怎么还找你们钱?”说完扬长而去。

四驱车、丢沙包、跳木马、摔胶泥,能看懂这些的,你还好吗?

童年的乐趣永远说不完,那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挥之不去的记忆。

我很想回到过去,再见一面当年的我,再爬一次那时的树……

童年时总想着快点长大,到那时就没人管了。真正长大了才知道,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只存在童年,无忧无虑的状态一去不复返,再也回不来。

如今的八零后,你还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