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喆:开放文化空间,新基建才更有意义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7日电 题:《万喆:开放文化空间,新基建才更有意义》

  作者 万喆(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全球疫情肆虐,经济前景晦暗。各国纷纷拿出经济纾困和刺激方案,以应对市场恐慌和经济衰退。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因此,最近关于新基建的讨论也不绝于耳。若总结而言,讨论的重点或主要在于,新基建对于中国经济、尤其是疫情时期的疲弱经济拉动足够吗?

  “旧基建”曾经作用很大

  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此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由此可见,“新基建”并非一时之兴,而是中长期战略中的一环,旨在更快适应全球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变化下的社会经济变革,同时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新需求。

  但是,在这全球防疫的特殊时刻,新基建作为重要政策和手段,是否能够有力拉动经济,即其实际效力究竟如何,确实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其实,“新基建”是相对于“老基建”而言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是个“基建大国”。其中原因,一是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过去底子比较薄,基建状况比较差,因此,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我们非常重要的改善民生项目;二是基础设施建设通常投资大,能够带动的行业、就业多,在过去经济运行中,起到了相当大的“拉动作用”。

  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开启了“四万亿”,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一段时间内都维持在20%左右,远高于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在民间投资持续疲软的情况下,以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成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的增长来源,投资占比从2012年的21%持续上升到2016年的25%,2017年开始有所回落,当年也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2.2%。

  但是,必须说,随着国家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基建项目的不断修葺、完善,“铁公基”对经济拉动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小,且其常因管理方式较为粗放、伴生相关寻租腐败问题等而饱受诟病。在中央提出发展要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的此时,不再单纯依靠“铁公基”提振经济成为社会共识。

  这是“新基建”政策的重要背景。

  基建的新旧之交

  只是,大家都比较容易忽略的一点是,“老基建”对于经济的拉动,仅仅只是在于庞大的投资吗?其后续产生的市场流通性提升,或才是更为关键的。中国人有句老话“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拉动是一时的,由此带来了交通便利,使人员流动、物资流通、资金融通,乃至知识文化技术交流等都变得更为便捷,从而带动市场活跃、促进经济发展,这才是基建的真正意义。

  其实,即使到现在,中国的传统的基础设施也仅相当于美国和日本基建投资高速增长的初期。具体来看,2019年中国城市化率刚刚超过60%,相当于日本上世纪中期和美国上世纪初的水平。虽然中国的高铁密度远高于美国,但是,2018年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484.65万公里,公路密度50.48公里/百平方公里,不及上世纪40年代美国和日本水平。

  诚如美国,其在上世纪30年代曾依靠大量基建投资拉动经济,但70年代后就逐渐投资下降,财政约束是重要原因。中国的基建投资在某种程度上也遇到了这种掣肘。

  我们却看到,近些年的商品和服务交易进入一个“新场景”。中国的数项新消费业务在世界排行榜上都赫赫有名,电子商务、电子支付、互联网交通等在全球名列前茅。其中,“新基建”已经崭露头角。

  作为幅员辽阔却地区发展差异甚大的中国市场来说,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远远未能达到“足够”,如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虽不断“发力”,其触角离许许多多“小镇青年”还很远。移动互联网改变了这种状况,弥补了传统基础建设的不足,将市场中千千万万亿亿的需求连入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此间,市场兴盛、品牌兴起、公司兴奋,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支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基建”早就介入,而且很有效,而且很高效。

  “新基建”是否需要,得看市场缺口是什么

  那我们确实很需要“新基建”了?可以这么说,又不能完全就这么说。

  《2019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发现,全球互联网用户达到了38亿人,渗透率超过了50%。电子商务在零售销售中所占比例现已达到15%,虽然其增长速度已经有所放缓,但当其季度增幅为12.4%,实体零售仅为2%。

  《2019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图鉴》则指出,全球已经有45.4亿人接入了互联网,占据全球总人口的近60%。

  新技术的力量是强大的,不顺势而为不断赶超是不行的。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想清楚另一个问题。修“旧基建”是为了人和物跑得更快,修“新基建”是“跑”什么的呢?

  从《2019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看,短视频在“崛起”。从2017年4月,到2019年4月,中国短视频App日均使用时长从不到1亿小时,增长到了6亿小时。

  《2019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图鉴》更清晰的显示,得益于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进步,视频和游戏类应用在2019年成为用户时间的“头号杀手”。全球用户平均每天花费16.52分钟用于购物,日均花费超过90分钟浏览视频,社交类应用成为用户黏性最强的产品,全球用户日均打开29.4频次,在社交软件上日均花费85.6分钟。这是需求的趋势。

  那“新基建”能够供给什么?

  比如,按照相关专业人士的说法,5G有更宽的带宽、更少的延时等。而大家更关心的是,究竟有什么用?究竟能怎么用?

  可以玩更炫的游戏,可以看更逼真的电影,可以智能家居,可以办公集成,可以万物互联等等。

  可以看到的是,供给和需求的趋势是一致的,但现实中的缺口仍然显而易见,商品和服务在哪儿呢?

  这才是讨论“新基建”能不能“拉动”经济的背后逻辑和现实要件。

  支持“新基建”,重要的是支持其服务内容

  当基本交通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新基建”会在知识、文化、技术的流通上予以更多的助力,这些“软流通”,正是当今经济转型升级所需要的。

  我们常常谈论“消费升级”,消费升级是从必需品到非必需品、从物质到精神消费的一种升级过程。经济升级则往往意味着,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有更多经济贡献。两种升级都指向,文化服务是未来“升级”的重点。

  而“新基建”中,无论是5G、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作为信息高速公路,都只是载体,是放大器。要想对经济起到大作用,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内容作为商品服务。也可以说,如果缺乏相应的文化产品、内容创新等,新基建就像是没有交通行走的高速路,难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人民消费的升级改善。

  简单地举例来说:

  人们对线上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多。现有的法规是不是鼓励线上教育及课外教育的丰富和发展呢?

  游戏和娱乐会是新基建的重要商品内容,我们对这些产业的支持和促进政策怎么样?

  疫情导致的全球生产链断裂、流动性消失之时,线上文化类产品必然是当下也会是未来的重要产品,且个人文化创业可能是解决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相关政策和管理是不是给了合适的空间?

  商品和服务的供给需求都到位了,畅通的渠道将之连接起来,就是繁荣的经济。而且,畅通的连接让供需双方更加卖力的想方设法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商品交易变得愈加繁荣,渠道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很经济。反之就不经济。对于“新基建”而言,也是同样。

  “新基建”很好。与此同时,更需要想清楚“新基建”背后的经济逻辑,明白其真正的发展动力。诚如“旧基建”,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政府带头的项目投资。

  “新基建”的目标,想必也不会仅囿于其本身。

  但未雨绸缪,何况政策已动。在加快新基建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开放文化产品空间、激励文化创新服务等,才是当务之急。(中新经纬APP)

万喆:开放文化空间,新基建才更有意义

 万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