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工务段高碑店线路车间传承“长板凳”精神过“紧日子”

“勤俭传家久 家风继世长”,在生产过程中树立“居家过日子”的经营意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保定工务段高碑店线路车间数十年始终坚持的优良“家风”。

保定工务段高碑店线路车间传承“长板凳”精神过“紧日子”

3月初,疫情未散,春寒料峭,保定工务段高碑店线路车间院内,职工们戴着口罩正在分拣线路用的配件。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算细账、搞创新,运用各种方法来减少成本支出,这是新形势下铁路作为企业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必然要求。

说到这个“勤俭持家”的好传统,就不得不提发源于这个车间检查工区的“长板凳”精神,在他们的会议室里有4条长板凳,被职工当作传家宝。这4条凳子是1964年8月之前,由职工们利用废旧枕木亲手做成的。长期积淀形成的“长板凳精神”成为车间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长板凳陪伴着几代养路人坚守在京广干线铁路线旁,长板凳激励着工区职工秉持良好“家风” 坚持“过紧日子”。

高碑店车间充分挖掘“长板凳”精神的内涵,从旧料堆、老仓库、工区角落等地方,寻找出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老物件50多件,还收集了一大批老照片和资料建立了“摇篮”传统文化教育展室。

走进工区后院的材料房, 可以看见门上书写着“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捆扎绑好的弹条、扣件、胶垫分类整理、堆码整齐。这些都是工区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将回收的各种材料进行整理的。在平时工作中自觉传承“家风”,已经成为每一名职工的自发行为。

2019年4月,车间管内钢轨大修期间,组织对大修换下的配件进行回收并堆码入库,共计回收了能使用的扣件500块、胶垫2300块、竹垫板3250块,后期都利用到既有线路维修当中。

保定工务段高碑店线路车间传承“长板凳”精神过“紧日子”

今年2月,车间检查发现北河店1号道岔限位器部位1块垫板折断已无法线上焊修。老党员王增福通过查找台账,确定2018年换下的旧垫板能够重复使用。进行尺寸核对后发现严丝合缝正合适,车间便立即申请天窗进行了更换,不仅保证了设备及时整修及行车安全,还节约了时间和物力,减少了成本支出。

2019年下半年,车间整组更换了部分道岔滑床板,对换下的滑床板分类标号堆码。高碑店维修工区劳务工王朋自告奋勇,及时对这25块滑床板进行了焊补,焊补好的滑床板,又被重新使用于作业现场,通过修旧利废,节约新滑床板的支出费大约2万余元。

车间招待所宿舍门锁年久失修,职工朱辉看到后,利用空闲时间将门锁拆开,成功解决了问题。车间类似这样的生活难题,都被像朱辉这样的职工们,用自己的巧手解决了,为车间节省了资金,为群众解决了难题。

2019年9月,高碑店线路车间荣获“全国铁路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车间成立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对历代高碑店人艰苦奋斗的高度肯定。

在“长板凳”精神引领下,精打细算地过紧日子,成为保定工务段每名职工践行的经营理念。

(燕都融媒体记者 呼延世聪 通讯员 胡春雷、史学佳、王建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