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抵御孩子的“低头症”,手机中毒解析

在现代社会,手机已经是人不可或缺的东西了。而很多的小孩在大人的影响下,对手机是沉入一种沉迷的状态。不少的家长就经常抱怨着:这不给孩子玩,孩子就大吵大闹的,一给孩子玩,孩子又玩得没日没夜的。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怎么抵御孩子的“低头症”,手机中毒解析

其实,防你是防不住的。

信息时代,每天每时每刻都有各种信息在空气中飘荡,直接或间接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信息的传播是没有选择性的,不会单独传播给成年人,而避开未成年人。这个时代的生活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两块:线上生活和线下生活。手机和电脑承载着你的线上生活,其余可触及的现实事物就是你的线下生活。我们不可能控制孩子的眼睛和耳朵不让他们接收信息,所以与其“防止”不如“疏导”。

人都有叛逆心理,你越限制我的自由,我就越向往自由;你越不让我做什么,我偏偏就要做。所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就是这个意思。很多家长在处理“孩子迷恋手机游戏”这种事的时候都走进了误区,要么简单粗暴不许玩,要么姑息纵容懒得管,最终发现孩子视力也不健康了,成绩也不好看了,开始着急了。

怎么抵御孩子的“低头症”,手机中毒解析

其实,在孩子沉迷之前都是有诱因的,也是有征兆的。而这些诱因和征兆,几乎都来源于家长。这个时候你跟我说“都是这熊孩子不争气,没正经事,枉费我一片苦心”,那我可就要好好批评你一下了。

在孩子的成长期,其行为举止方面,基本都是家长教育孩子,很少有孩子教育家长的。完全可以确定的说,你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映他的眼睛里,写入他的思想里。

很多家长,自己整天抱着手机不离手,吃饭看,睡前玩,却要求孩子少看手机别玩游戏,这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这么没道理的事,你都好意思不在意,那孩子为什么要在意你的良苦用心呢?

怎么抵御孩子的“低头症”,手机中毒解析

所以第一点,家长应该做一个好的榜样。

低头一族的父母,一定记得不要在孩子面前拼命地玩弄手机。如果可能的话请放下手机,多看看书,和爱人谈谈心,和孩子下下棋聊聊天,或是一家人出门散散步,这些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促进家庭幸福。

怎么抵御孩子的“低头症”,手机中毒解析

第二,别再为了省心,让孩子自己玩手机。

有的父母在忙手上的活儿,没空搭理孩子,就把手机塞给孩子,让他自己玩,父母自己就可以安心做自己要做的事。这样的做法不但助长了孩子玩手机成瘾,还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因为要忙所以才给我手机玩,那下次他们再忙我就有理由要手机玩了。

父母如果要做事,没有时间陪孩子,在孩子央求陪伴的时候,就应该和他说明情况,并告诉他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亦或者来做小帮手,从而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体贴他人。这也是一种相互陪伴的需求。

怎么抵御孩子的“低头症”,手机中毒解析

第三,和孩子“约法三章”

今天,在这里呢,就给大家提供一位妈妈针对孩子沉迷手机,想到的好办法,那就是和孩子“约法三章”——玩游戏可以,但要约定时间和规则,一旦违反,要承担违约责任。

那么,跟孩子“约法三章”的好处是什么呢?它会让孩子更有参与感,孩子在完成约定时会更有积极性,成功率也更高。与父母强加给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会觉得约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那么对他自己参与制定的方案也就有更强的执行动力。

在和孩子“约法三章”时,家长们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表述要明确。比如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如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1个小时,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目标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这样约定才具有束缚力。

第二,惩罚要执行。如果约定了违规后的惩罚,家长不要不忍心,说到做到,才能让整个约定有效。

第三呢,就是要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增加对孩子的陪伴。其实,孩子沉迷网游,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缺少家人的陪伴。

怎么抵御孩子的“低头症”,手机中毒解析

所以,面对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家长们不必太过焦虑。先去约束你自己,然后再去和孩子坦诚沟通,平视相待,共同改变。当孩子成为你的朋友时,其实他们有时比你够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