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不會"傾聽"的父母,難養成聽話的孩子

若父母都不知道去傾聽,怎麼給孩子做出好的示範,怎麼能讓孩子去聽話呢。大多數父母都只是會要求孩子要怎樣做,從不會認真的聽取孩子的想法,孩子們心中的意願。

其實孩子與父母都是平等的兩個個體,而且在孩子的成長中孩子是主主體,孩子也是希望能夠受到尊重與平等對待。

只有家長願意坐下來傾聽孩子,讓孩子感知到父母充當的"朋友、聆聽者"的角色,那孩子也自然願意聽父母的話。所以說學不會"傾聽"的父母,難養成聽話的孩子。

學不會

洋洋今年14歲了,上初二的男孩子,這天洋洋的媽媽被老師叫到學校,老師說洋洋在學校裡好像談戀愛了,老是和同一個女生進進出出的。

洋洋的媽媽聽完有驚奇又是火大,回到家就準備著一場對洋洋的說教,洋洋回到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媽媽對洋洋說:"你這孩子是不是偷偷談戀愛了,你才多大你就談戀愛,你整天懂什麼!"洋洋立馬說:"我沒有啊。"媽媽說:"沒有什麼沒有,今天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都說了。"

學不會

洋洋說:"媽,你聽我給你說,真沒有。"媽媽立馬打斷洋洋的話說:"別給我解釋那麼多,自己反思去,若不想上學,早點說,回家種地去。"

洋洋一臉委屈的回到自己的房間,後來洋洋也不想聽媽媽的了,媽媽說做什麼,他就非不做什麼,十分叛逆。

其實洋洋並沒有談戀愛,那只是和他玩的好的一個女同學,女同學學習比他好,她會幫助他並且他們有相同的愛好,當時洋洋想給媽媽解釋明白,但媽媽並沒有選擇傾聽,而致使後來洋洋的叛逆與不聽話。

每次孩子不管是真的犯錯還是假的犯錯,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會是批評孩子,指責孩子,對於孩子而言過多的指責與批評,只會讓他們更反感,更叛逆。

若父母選擇"傾聽",那是不是結果就不一樣了呢?

學不會

中國父母傾聽那麼難的原因

1、父母說的太多。

因為父母把自己擺在一個比孩子高的一個地位,認為孩子就要聽我說,而父母往往說的很多卻又從不聽,我們時常稱父母這種行為為"嘮叨"。總是告訴孩子你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你為什麼這樣做等等,卻從來沒有想過聽一聽孩子的內心。父母太想作為一個家長,而忘了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個體,孩子跟我們一樣也是有思想的。

學不會

2、總是堵住孩子一開口的話。

當孩子想與父母說點什麼的時候,父母總會針對一些錯誤,一些內容來堵住孩子一開口想要說的話。在上面講的事例中,洋洋本來是要給媽媽解釋原因的,卻被媽媽的斥責堵住了嘴,沒有讓孩子把事實的真相說出來。

有時候孩子開口說的每一句話,都會被父母的各種原因,各種教育的話給堵回去,父母從來都瞭解不到孩子的真實想法與感受。

學不會

為什麼父母就這麼難傾聽,父母的觀念,行為都大過於孩子,不把孩子當成人,做不到的傾聽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影響。

<code>不會"傾聽"的父母給孩子帶來的影響。/<code>

1、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父母不聽孩子的,孩子自然也不想聽父母的話。面對父母的指責與批評,孩子會變的更加叛逆,因為父母每次都在說他們不喜歡聽的話,父母也不知道孩子內心是怎麼想的,從而說出的話總會違背孩子的意願,孩子自然就想反抗,不聽。

2、孩子會自我壓抑。

自己的想法得不到聆聽,還會被父母強加著做某些不喜歡做的事情,即便是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面對強勢的父母還是會有一樣的結果。

孩子會一直的壓抑在心裡,不說出來,變得越來越敏感、焦躁,日積月累下來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

學不會

3、孩子變得自我否定。

孩子認為自己的想法從來沒有被父母聆聽與認可,而且還會整天被責怪,長期下來,孩子就會產生自我懷疑,孩子會認為自己的想法並不對、不合理,常常會在自己的世界中打擊自己,從而最終會形成自卑的心理。

學不會

父母的不會傾聽,卻給孩子能帶來這些危害,父母應該反思一下自己,自己的過錯到頭來會影響到孩子的身上。

總說孩子叛逆,家長應該好好想想自己的原因。

<code>父母學會"傾聽"的策略。/<code>

1、家長首先要轉變觀念。

家長的理念首先要擺正,不能總自認為地位比孩子高,孩子就應該聽我的,我說什麼就是什麼,要孩子當做成人,平等的對待,就像一個朋友一樣。孩子說什麼,我們就認真的聽,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引導孩子向好的方向發展,父母也能從聆聽中發現自身的不足,及時的改正,成為孩子眼中的模範父母。

學不會

2、面對孩子的錯誤時,先聽一聽孩子怎麼說。

不要每次孩子一犯錯誤,就是打罵,批評指責。我想每個孩子犯錯誤並不是孩子想犯的,背後肯定會有一定的原因,那麼父母要坐下問一問孩子事情的緣由,找出重要的點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既能讓孩子在融洽的氛圍中感到舒心,又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及時的改正,還能增進親子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學不會

3、少說多聽,每天睡前與孩子來一場心靈溝通。

父母要學會少說自己的話,少以自我為中心,多去聽一聽孩子的內心。父母可以把每次開口說話的機會給自己的孩子,向孩子表示出"我想聽你說"的意願。每天晚上睡覺前可以與孩子聊一聊,在聊的過程中,注意要營造一個愉快的氛圍,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說話的態度與方式,讓孩子放鬆,他才能說出內心深處的話。當然父母不能只傾聽,要在傾聽後做出一定的改變。

學不會

父母的傾聽還是尤為重要的,父母在孩子的人生中扮演著很多角色,其中朋友、聆聽者的這個角色對孩子和父母來說是增進親子交流與親子關係的最好途徑。

所以還沒有學會傾聽的父母要注意了,父母自身具有模範作用,自己都不懂得傾聽孩子,那孩子肯定也不會聽你的話。

今日話題:家長一旦發現孩子談戀愛了怎麼辦呢,是阻止?是勸說?是不管讓其繼續?還是與孩子溝通完繼續阻止孩子?對此你有怎樣的想法,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