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柴烧建窑建盏?龙窑与倒焰窑柴烧又有何不同?怎么区分两者?

柴烧历史较为悠久,建盏的烧制一开始就是采用柴烧法,用最传统的木材进行升温,而柴烧又分为传统龙窑柴烧与倒焰窑柴烧。有不少盏友刚看到看到这个两个词,不知道如何区分两者,所以我们就来谈一谈龙窑柴烧与倒焰窑柴烧。

传统龙窑柴烧

龙窑通常是在靠山的斜坡而建造,就像一条巨龙趴在山上,故名为龙窑。传统龙窑一般有两种格局,通天一体式和隔舱式。前者就像是隧道一样中空直达,有着升温快,内部空间大的优点。缺点也比较明显,温度流失过快,窑内气氛过于大,没有办法真正做到更加精准的还原焰。

何为柴烧建窑建盏?龙窑与倒焰窑柴烧又有何不同?怎么区分两者?


相比较而言,隔舱式在通天一体式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三五个投柴口的接替处,砌上一堵墙,墙的底部会通上几个小孔,目的主要是为了保留温度。这样有效的做到了小部分还原,此外,对于一些比较小的馒头窑和土窑,原理也差不多,只是窑炉的体积不一样。体积变化越大,则越难控制,成本必然也会增高。因此每个建盏师傅都是尽自己所能烧盏。

如今柴窑龙窑也蒸蒸日上,像许家有师傅的三十六米龙窑、熊忠贵师傅的老窑、詹贵溪师傅的百米龙窑等等,整个建阳地区的龙窑已经有好几十条了。

倒焰窑柴烧

据相关史料记载,倒焰窑柴烧创立于明代时期。德化、景德镇和宜兴,这些传统陶瓷文化重镇采用的都是这一种柴烧方式,这种形式的柴烧窑炉,在地方上也比较受到支持,因此现在不少建盏匠人都跃跃欲试,慢慢加入倒焰窑柴烧的行列之中。

何为柴烧建窑建盏?龙窑与倒焰窑柴烧又有何不同?怎么区分两者?


何为倒焰窑柴烧?所谓倒焰窑就是一种间歇式窑炉,因为火焰流动获得的名称。燃烧产生的火焰从燃烧的喷嘴上升到窑顶,因为窑顶是密封的,火焰上升不动。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它被烟囱的排气力拉下。经过匣钵柱间隙,从窑底吸火孔进支烟道和主烟道,最后由烟囱排出。大家习惯性的会把这种火焰的从下到上,称为“顺”,由上向下流动则称为“倒”,而这也是“倒焰窑”这个名称的起源。

何为柴烧建窑建盏?龙窑与倒焰窑柴烧又有何不同?怎么区分两者?

相对龙窑来说,倒焰窑的成本要低得多,体积比较小,炉容放置9口径的盏,能有个八百只左右。此外时间成本也比较少,龙窑烧制需要三天两晚,倒焰窑只需要二十四至三十个小时。而且木材用量比较少,有效地降低了劳动时间。

那如何区分龙窑和倒焰窑呢?有一个观点是看坯底。龙窑柴烧的升温较为缓慢,升温之时难免会有浓烟弥漫,当浓烟无法及时有效排出之时,它就会串涌到匣钵内部,使得坯底无釉部分发黑,这个现象也别称为“火痕”。

何为柴烧建窑建盏?龙窑与倒焰窑柴烧又有何不同?怎么区分两者?


倒焰窑则是通过火焰倒串方式,比较快速的通过匣钵,经过鼓风机的快速抽拉,让火焰快速流失,因此建盏底部很难发黑或有烟熏过的痕迹。至于其他方法则有待研究。

宋韵建盏,专注建窑建盏文化传承,想了解更多精品建盏或更多建盏相关的知识,欢迎评论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