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陈寅恪及任正非、俞敏洪、许家印等名人谈大学应该怎样度过


大学,对高中生来说,那是梦幻般的美好。正因如此,大学校园、大学生活备受高中生的关注。

在高三学生的眼里,大学是这样的。

电视节目制作人,光线影业副总裁的刘同,上高三时曾经到湖南大学城参观,他说大学就好像幸福自在的天堂:

大师陈寅恪及任正非、俞敏洪、许家印等名人谈大学应该怎样度过

清华大学


我看到那些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们,结伴成群,一起弹吉他,一起唱歌,一起表演话剧,一起喝酒,一起去看电影,在英语角用英文随意聊天。在大学里,一个人可以参加很多社团,可以拥有很多朋友,拥有无限多的选择,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

大师陈寅恪及任正非、俞敏洪、许家印等名人谈大学应该怎样度过

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精神,都令刘同眼花缭乱、心驰神往;所以,刚上高三时厌学的他,备受激励,终于从一个差生一跃通过高考,跨入大学的校园。

大学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那么,大学的生活应该如何度过,才能更充实更有意义呢?

第一、读大学就要有主动追求、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拜金主义盛行,读书无用论有时甚嚣尘上。读书真的无用吗?让我们听听2009年9月从谷歌离职后创办创新工场、并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李开复是怎么回击的。

大师陈寅恪及任正非、俞敏洪、许家印等名人谈大学应该怎样度过

李开复

李开复说:读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在大学里,最重要的事情是打好基础、学习如何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学习、离开家庭独立的机会、练习与人相处的技巧,这也是人生一次专注学习的机会。所以“让大学对自己有用”是自己的责任。如果一个人感觉大学学的"没用",很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把握自己需要的、并且主动去追求。

第二、上大学的首要目的就是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所以大学生的第一要事就是学习。

课堂上的所学的知识或许不是最新的甚至有点过时,但是学习方法从不会过时。大学期间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大师陈寅恪及任正非、俞敏洪、许家印等名人谈大学应该怎样度过

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在北大上大学时,曾经因为生病休学一年。这一年他读了整整200本书,写了200多首诗歌,背了上万个英语单词,这直接奠定了他在中国成为一流英语词汇老师的基础,也是他有信心创办新东方的内心底蕴。

第三、端正态度,公共课英语、马哲可以学好、也必须学好。

大师陈寅恪及任正非、俞敏洪、许家印等名人谈大学应该怎样度过


有人对公共课抱着无所谓甚至厌恶的态度,难道不是自己太功利化了?贺利坚教授说,其实大学生完全可以将马哲作为哲学入门,只是抱怨有什么用。说英语没有用是不对的。大学生用英语的机会很多,但需要自己创造:看英文的文献,直接用英文的软件,上麻省、斯坦福的网站学习比我们更新更深的技术。如果把自己的英语仅绑在英语课过六级上,只能说你是一个被考试彻底驯服的窝囊废。思路对了,能投入进去了,实际四级、六级证书只是个附属的战利品。

大师陈寅恪及任正非、俞敏洪、许家印等名人谈大学应该怎样度过

这一观点可谓分析透彻,入木三分。不想大学浑浑噩噩,或者想着进一步考研深造的同学,更应该以之为诫。

第四、结交知心朋友

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有几 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和善良的朋友。

大学里,能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人生很快乐的事情;大学的朋友也有可能在今后你的事业上互相帮助。

俞敏洪认为交友给自己带来了最重要的事业合作伙伴,在他看来,上大学第二件重要的事是交友。他曾经告诫大学生说“大学交友的核心内容是要跟人学会相处,中国的大学宿舍里住六个人,这对学生是极其有益的。如果一个人大学四年能和宿舍里的同学相处得非常好,就培养了一辈子与人相处的能力,也培养了做生意的能力。因为做生意就是与人相处。”

正因为俞敏洪与舍友的亲如兄弟的无私相处,所以在当初创办东方时,俞敏洪的舍友徐小平和王强能放弃丰厚的年薪,与他一起并肩战斗。

大师陈寅恪及任正非、俞敏洪、许家印等名人谈大学应该怎样度过


第五、积极参加班委及社团活动

大学生活五颜六色,初入大学,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社团;如果业余时间充足,建议你参加一个社团,这样既可以丰富你们的大学生活,又可以锻炼你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武汉钢铁学院(现今武汉科技大学)上的大学,当了4年的卫生委员,这也锻炼了许家印的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

大师陈寅恪及任正非、俞敏洪、许家印等名人谈大学应该怎样度过

卫生委员实际上是个“求人”的活儿,到了大扫除的时候,许家印总扛着个大扫帚,对着宿舍楼大喊:“打扫卫生啦!都快下来啦!”有时候,许家印还要一个宿舍一个宿舍去找。他的大学老师孟宪昆说:“许家印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从那时候就开始成长,这也让他人情更练达。”

大师陈寅恪及任正非、俞敏洪、许家印等名人谈大学应该怎样度过

平凡生活孕育了不凡人生

第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大学生来说,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未来的工作也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独立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但长期以来,应试弱化了我们独立思考能力。考上大学后,从中学的依赖型转变成大学的独立型,是每位大学生都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转变,无论在生活方面还是在学习等等方面。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不仅是北大学子,也是所有的大学生应该追求、应该具有的人格。因为人一生都在思考或者都将思考的人生的意义就在这里面才能找到答案。

大师陈寅恪及任正非、俞敏洪、许家印等名人谈大学应该怎样度过

第七、勤奋是一切的基础

大学生要具有以上优秀的品质不容易,但也不难,这需要我们首先要具有勤奋这一品质。

先来看几个触目惊心的高校学子被退学的反面的例子。

去年,华中科技大学18名本科生学业表现太差,被降为专科生。

2019年年初,广州大学研究生院发公告,表示有72名研究生在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因此做出退学处理。

2019年7月27日,清华大学发布公告,对马克思主义学院两位博士生做出劝退处理。

大师陈寅恪及任正非、俞敏洪、许家印等名人谈大学应该怎样度过

说到底,这世上最愚蠢的事,莫过于“在最该努力的年纪,选择了享受”。

要取得骄人的成绩,就要付出超人的努力。因为勤奋才能造就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重庆上大学时,将樊映川的高等数学习题集从头到尾做了两遍,还学习了许多逻辑、哲学。同时还自学了三门外语,当时已到可以阅读大学课本的程度。因为他深深记得父亲说过的几句话:“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

大师陈寅恪及任正非、俞敏洪、许家印等名人谈大学应该怎样度过

任正非

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雷军也可以是我们大学生的楷模。1987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武汉大学的雷军。看到同学们不午睡而是看书,雷军害怕别人超过自己,于是下定决心把午睡的习惯戒掉,自己也看书学习。大学时期的雷军刻苦学习的精神让同学记忆尤深,他每天七点就到教室占位子听课。对此,雷军谦虚地说:“我不是一个擅长在逆境中前行的人,我更愿意把事情研究透了再前行。”这“把事情研究透了”里面有雷军多少超人的付出啊。

大师陈寅恪及任正非、俞敏洪、许家印等名人谈大学应该怎样度过

雷军


总是,大学,就是给你提供这么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有足够的资源和环境,把自己变成一个理性的人,成熟的人,能干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