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壩村:實現產業從低效到高效的轉變

“老伴,今天我把中午飯帶到山上去吃,中午就不回來,來回太費力了,耽誤時間。”思南縣香壩鎮沈家壩村一位大叔對老伴這樣說道。

沈家坝村:实现产业从低效到高效的转变

沈家壩村面朝六池河的暖水、背靠陡峭貧瘠的羊子嶺山坡,地勢複雜,土壤貧瘠,種植農作物產量低,經濟效益不好,群眾生活一直未得到顯著的改善。一些土地偏遠的地方,來回的路程就要花費一個多小時,種植農作物很是費力。

為了改變當前形式,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用心用情,在產業發展上“動腦筋、想辦法”,聚焦產業發展八要素,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發展產業,在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產業革命發展之間搭建“橋樑”。盤活農村土地、以產業發展促農民增收,從根本上實現從低效到高效的轉變,切實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和鄉村振興墊底堅實的保障基礎。

沈家坝村:实现产业从低效到高效的转变

當前,在鎮黨委政府的努力下,聯繫到思南縣興旺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到沈家壩村進行調研、規劃油桐產業,該村抓住這個機會,積極配合調研,與思南縣興旺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簽訂招商引資合作,堅決配合好、服務好公司,大力發展產業,用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用產業帶領群眾增收。

產業發展前期,通過群眾會、院壩會等形式,向群眾講解油桐產業在該村發展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群眾對於油桐產業發展非常支持和認同,共流轉出規劃區121.42畝土地,涉及農戶86戶,每戶按起步土地流轉金為150元/畝,撂荒土地和荒山為100元/畝,每5年為一個檔期,每檔期在前一檔期基礎上流轉金上調10%的流轉方式與公司簽訂轉包合同。

沈家坝村:实现产业从低效到高效的转变

群眾都希望龍頭企業在當地落地生根,做優做強做大,壯大規模以此帶動周邊區域及相關產業,實現“突出點、連成線、擴大面”的美好願景,該村負責人說道。目前油桐種植正如火如荼,帶動村中50餘人就業,給大家創收5萬餘元,現實產業從低效到高效的轉變。(李爽 王德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