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舆情】“风电一哥”落幕 十年累亏106亿

【每日舆情概览】

☆突击交易?粉饰业绩? 扣非净利润大幅下滑的中青宝遭深交所问询

☆拟不超过16亿收购江西星星剩余股权 星星科技收深交所问询函  

☆首份券商3月报太焦虑,红塔证券业绩连续退坡!

☆营收净利近13年首降,同仁堂五大核心系列产品销量下滑

☆杭钢30亿资产重组背后 标的盈利堪忧 更有部分负债超90%

☆“风电一哥”落幕:十年累亏106亿 “自救失败”20万股东深套

【监管问询】

突击交易?粉饰业绩? 扣非净利润大幅下滑的中青宝遭深交所问询

  不久前,老牌游戏厂商中青宝发布了2019年年报。表面数据上看,中青宝表现颇为不错:2019年实现营收4.69亿元,同比增长40.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72万元,同比增长42.25%。但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190万元。

  但就是这份让投资者不甚满意的年报还是引起了深交所的注意,并于今日(4月7日)向中青宝下发了年报问询函,要求其说明是否存在突击交易、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投资收益粉饰公司业绩的情形。不过,这份问询函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公司股价,公司股价今日报收于12.56元/股,上涨3.97%。

  据中青宝日前发布的2019年年报,前三季度中青宝的各个季度的营收分别为8577万元、9529万元、6651万元,但是到了第四季度,中青宝的季度营收一下子达到了2.21亿元,差不多是前三季度营收之和,但是在公告中,中青宝并未详细解释这一情况。

  当然,中青宝业绩的蹊跷之处不仅仅只有这一点。2019年,中青宝净利润为5172万元,其中非经常性损益达到4982万元。在这4982万元当中,又有4219万元是中青宝出售成都卓杭股权取得。虽然这笔因股权产生的投资收益确认到了2019年,但是中青宝公司董事会于2020年3月26日才审议上述股权处置事项,并且该事项尚未经股东大会审议。  

  而且由于疫情的原因,中青宝的业绩到目前为止仍未有所好转。中青宝此前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中青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479.29万~838.76万元,比上年同期实现的1198.23万元减少30%~60%。

  究其原因,或许是公司根本业务——游戏业务出现了问题。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中青宝网络游戏业务营收增长36.32%,总营收占比为56.54%,但是毛利率却下降了8.4%。

  不仅公司毛利率在下降,中青宝研发人员也在不断减少。2017年还有246人,但是到了2019年,仅剩85人。研发人员减少或可解释为淘汰了部分人员,留下的全是精英,但是从研发费用来看,却不像这么回事儿:不仅研发费用在缩水,而且其所占营收比例也在减少,2017年这个比例还是20.75%,但是到了2019年,只有9.06%了。

  回顾过去,中青宝上市之后也不是没有努力过。年报数据显示,此前其曾经募投过多达19个项目,但是其中仅有两个达到预预期效益。此后,中青宝便打起了区块链的主意,此前曾发布过多个和区块链相关的消息,股价也因此暴涨。  

  进入2020年,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瑞杰以工作调整为由,辞去了总经理职务。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拟不超过16亿收购江西星星剩余股权 星星科技收深交所问询函  

  因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子公司江西星星48.75%股权,星星科技(300256)这单交易于昨日收到深交所问询函,要求说明本次交易是否构成重组上市,是否存在通过一揽子交易规避重组上市的情形等问题。

  3月28日,星星科技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汇盛工业所持江西星星48.75%股权;本次交易预估价不超过160,000.00万元,其中以发行237,659,963股股份方式支付交易对价130,000.00万元,剩余部分以现金方式支付。本次交易完成后,江西星星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同时,公司拟引入建投资本、莲花恒泰为战略投资者,并由其指定的主体萍乡星灿和恒泰星联认购本次募集配套资金,预计发行225,694,444股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130,000.00万元,募集配套资金在扣除中介机构费用和相关税费后,将用于江西星星的配套项目建设。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对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2019年汇丰投资以货币形式向江西星星大额增资后,短期内公司发行股份购买汇丰投资所持江西星星股权的具体原因和必要性,本次交易的实质是否属于非公开发行再融资行为,是否存在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方式规避非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得超过发行前总股本30%等相关限制的情形。

  就此情况,深交所要求公司结合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之日36个月内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及其关联方已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的情况和注入计划说明本次交易是否构成重组上市,是否存在通过一揽子交易规避重组上市的情形。

  对于星星科技拟引入建投资本、莲花恒泰为战略投资者,由其指定的主体萍乡星灿和恒泰星联认购配套融资。深交所对萍乡星灿、恒泰星联的财务状况、筹资能力以及其认购配套融资股份的资金来源等情况进行问询。

  截至目前,星星科技针对深交所相关问询未做公开回应。【来源:全景网】

【业绩债务】

首份券商3月报太焦虑,红塔证券业绩连续退坡!   

  4月7日晚间,上市券商首份3月份财务简报发布。红塔证券当月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负值,营业收入为-2571.61万元,当月亏损4348.53万元。

  记者梳理2020年1月2月红塔证券月度财务数据简报发现,本月并不是红塔证券第一次出现月度业绩下滑。

  公告显示,红塔证券1月营业收入5.35亿元,环比上涨50.4%;净利润3.19亿元,环比上涨65.3%。2月营业收入3.45亿元,环比下滑36%,净利润1.94亿元,环比下滑39%。

  3月29日晚间,红塔证券披露了2019年年度报告。

  年报显示,在报告期内红塔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0.66亿元,同比增长71.9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8亿元,同比增长116.7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37亿元,同比增长136.9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0.63亿元,上年同期为-78.10亿元。

  同时,投行业务和资管业务方面则表现乏力。虽然资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了236.38%,但仅实现了2791万元的营收,投行业务也仅有4359万的收入,同比减少17.94%。公司在年报长称主要系新三板二级市场持续低迷,拖累了做市业务。

  在此基础上,2019年红塔证券信用减值损失为3513.91万元。其中,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信用减值损失2139.69万元,债权投资信用减值损失2.21万元,应收款项信用减值损失985.65万元,其他资产信用减值损失500.00万元。【来源:财联社】

营收净利近13年首降,同仁堂五大核心系列产品销量下滑

  除妇科类产品毛利率上升以外,同仁堂其余心脑血管类、补益类和清热类产品毛利率全线下滑。此外,包括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和六味地黄系列在内的前五大贡献营收产品,2019年销售量也有所下滑

  作为久负盛名的百年老字号企业,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仁堂,600085.SH)业绩在挣扎数年之后,终究还是陷入了下滑境地。

年报显示,2019年同仁堂实现营业收入132.77亿元,同比下滑6.56%;实现归母净利润9.85亿元,同比下滑13.1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24亿元,同比下滑7.74%。

这是同仁堂上市以后,继2006年首次下滑之后的第二次业绩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其心脑血管类产品——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络系列和补益类产品——六味地黄系列、金匮肾气系列,同期销售都有所下滑。而上述五大系列产品皆为同仁堂旗下贡献营收前五名的品种,且这五大系列品种均无专利,均不是保护品种。【来源: 投资时报 】

【企业危机】

杭钢30亿资产重组背后 标的盈利堪忧 更有部分负债超90%

  自去年6月开启的杭钢股份资产重组事项有了新进展。 4月6日晚间,杭钢股份发布第二次修订预案,预估本次购买资产估值区间为30亿元至32亿元。但最新财务数据也显示,标的整体盈利堪忧,且负债高企。

  据悉,本次交易直接目的为扩大上市公司商品贸易业务规模。预案中,杭钢股份表示:“行业中只有贸易量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才具有足够空间。”

  对于本次重组完成后,公司是否会介入标的日常管理经营等问题,4月7日,杭钢股份相关负责人称,标的还将维持现有管理经营状况,规模效应体现在重组完成后公司对外谈判时能手握更多资源,获得相对优势。  

  虽然并购重组理论上能增强公司商贸业务实力,但交易标的盈利能力并不乐观。以本次营收规模最大标的——富春公司下属商贸业务板块为例,其2018-2019年度营业分别为54.7亿元、44.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448万元和3326万元,即其近两年平均净利润率仅为1%左右,剩余标的净利润率水平处于相近区间。对比2018年上市公司净利润率为7.4%,可知本次交易标的盈利能力均明显低于上市公司。

  此外,本次收购标的还存明显负债问题。其中,浙江东菱商贸有限公司2019年度资产负债率达到惊人的91.75%。同期,富春公司下属商贸业务板块、浙江杭钢国贸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冶金物资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0.5%、85.6%、和74.9%。相比之下,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已连续多年下降,2018年仅为27.54%。【来源:财联社】

“风电一哥”落幕:十年累亏106亿 “自救失败”20万股东深套

  今日,ST锐电再度一字跌停,股价收报0.8元,已经连续16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面值。

  距离20个交易日面值退市时间线仅剩4日,但就算4天连续涨停,ST锐电股价也无法回到1元上方。退市局面已提前锁定。

  此前,在连跌13天、连收4个跌停板之后,ST锐电连同20万股东曾展开一场“自救行动”。

  3月31日晚间,ST锐电公告表示,公司三大股东将表决权委托给投资公司中俄丝路和中俄发展,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王峰。后续若公司退市,则协议自动解除。自此,公司迎来“白衣骑士”,终于结束了此前长期“无实控人”的状态。

  不过,上述交易还有一个大前提,即ST锐电保持上市地位,如ST锐电未能成功保持在上交所的上市地位,则上述交易自动解除。

  在此背景下,4月1日-3日,ST锐电收获3个涨停,股价回到0.84元/股。但ST锐电至少也要在第19个交易日才能摆脱面值退市风险,这意味着此后每个交易日都至关重要。

  不过世事不尽如人意,尽管ST锐电经历实控人拟变更的重大事项,股价一度连续涨停也让其暂免退市生出一丝希望,却突然遭到监管紧急叫停。

  4月3日, ST锐电称,收到北京证监局《责令暂停收购事先告知书》。《告知书》显示,北京证监局拟对中俄丝路和中俄发展采取责令暂停收购的监管措施。

  经查,北京证监局发现两公司(股权受托方)未能在上述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编制权益变动报告书,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通知华锐风电,并予公告。北京证监局拟责令两公司暂停收购,在改正前不得对实际支配的股份行使表决权。

  监管措施一出,ST锐电“东山再起”无望。不仅今日冲入的5515万元资金或要被埋,20万持股投资者也将是直接利益受伤者。有投资者已提前按0.5元/股计提损失。【来源:财联社】


【每日舆情】“风电一哥”落幕  十年累亏106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