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写给十年后的自己

日记,写给十年后的自己

这是我上过的一堂很糟糕的课,过去那么久,内心一直都很纠结。

不过,当时感觉还不错,课堂上一直都很活跃,学生发言也都踊跃,笑声连连。

这是一节日记写作指导课。

孩子们,学过日记吗?其实我是多问了。当然学过,三年级还写过呢。检查了一下日记格式的掌握情况。还行。于是表扬了一下:王老师的学生就是牛。

学生笑。他们喜欢听表扬,老王就投其所好。这学期就没少表扬他们,效果还算可以。起码,他们是喜欢上语文了。

不过,成绩未见明显提高。老王不急,反正也急不来。

开学初,孩子们并不怎么喜欢语文,让我焦虑了一阵子。为此,我还写过一篇文章:《孩子,你为什么不喜欢语文》【点击可阅读】。我给孩子们承诺过,一定让他们喜欢语文。如今,孩子们对我说,他们喜欢语文了。我很开心。一个容易满足的人,很容易收获一份好心情。

还是回到课堂上来吧。你们喜欢写日记吗?喜欢。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有点高兴。

我小学时不大喜欢写日记。中学以后,日记不再作为强制性的作业,我也就很少写日记了。读师范时只第一学期写过,那是因为高考之后,心情过于轻松,自己给自己加的一份作业,之后就厌倦了。再就是工作之初的几年里,也断断续续写过日记,但在一九九零年代,完全停止了写日记。二零零零年以后,也曾一度恢复过日记写作,也是时断时续,三分钟的热度过了,也就中断了。

真希望孩子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我甚至奢求他们能够终生写日记,而不要复制我的失败经历。

日记,写给十年后的自己

于是,我讲了一些名人写日记的故事,我告诉学生,托尔斯泰直到临终前都没有停下写日记,古今成大事的人大多有毕生写日记的习惯。我最厌恶也最憎恨的一个人,蒋介石,不得不说,他也有一个难能可贵的优点,终其一生,都在写日记。他留下的日记,成为中国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资料。

日记写些啥?一个个争着发言,头头是道,真不愧是写过日记的。很内行,比我更懂日记。

归纳了一下:可以写一次谈话,比如王老师这节课说了什么,你觉得有意思,你就记下来,是吗?王老师每节课都会说一些让你们感到有意思的话,这样,你们就不愁日记没啥可写的了。

很多人写日记,就是从记录谈话开始的。有一本很有名的书,《论语》,知道吧?当然知道,不知道这本书,你都不好意思称为中国人了。谁记得这本书上的句子?一句两句都行。有点遗憾,都不知道。嗯,这是王老师失职。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了几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人谋而不忠乎之类。我写出来,那帮小家伙居然说读过还背过。我有点哭笑不得。

别看这本书很有名,其实也可以当日记读。孔子的学生写的日记【知识性错误,不过我倒是觉得,有些错误不一定要避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好。】,流传了下来,成了经典。你们今天写日记,写像《论语》那样子曰子曰的,你们就王老师说,王老师说,搞不好两千年以后,也是一部经典,王老师跟着沾光了,成名人了,成王子了。

日记,写给十年后的自己

还可以写当日发生的一件事,只要你觉得有意思,比较重要,印象深刻。不必像写作文那样,有开头结尾,可以三言两语记个大概。像《春秋》那样子,它记录的是国家大事,可都只记一句话,像什么“郑伯克段于鄢”,啥意思,郑国的君主在京这个地方把他的弟弟段给揍了。就一句,起因经过结果啥都没有。这不也是日记吗【又胡说八道,其实是编年体史书。】?

当然,还可以写你的愿望,你的心情,写你去过的某个地方。总之,只要你想写的,你都可以写进日记里。

日记,写给十年后的自己

日记写给谁看?有回答说给老师看,也有回答说是给同学看,也有说给家长看……奇怪,为什么没人说给自己看?日记真正的读者其实就是写日记的本人。这是日记和别的文章最大的不同。

日记写完了,也许你当天不会读,一年以后也不会读。十年八年后呢,你二十了,会不经意间打开你小时候的日记本,你会不会惊讶:啊,我小时候真的这样想过问题。也许你还会笑话自己,原来小时候字写得那么丑,那么多错字,那么多语病。不论怎样,你是不是都会觉得这些很有趣?

我要求你们写日记,但不要把日记当成一个作业。我现在不会看的。什么时候看?我和你们约好,十年以后,你们想起来,小学时教过你们的王老师还不错,你们就给我打个电话,然后,把你们现在写的日记给我,行不行?

孩子们齐声答道:“行!”

下课了,心里有些发虚。日记布置下去了,不检查行吗?

课堂上只考虑到把日记当成强制性作业,可能会重走我的老路,学生对日记只是应付了事,并不能发挥日记的应有作用,更不必说什么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了。以往的教学经历也告诉我,强制学生写日记,效果并不是太好。

但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完全自觉上,现实吗,这是不是太过于理想化了?

为了弥补那堂课的漏洞,我时不时的会问一下学生,今天你写了日记吗?但仍然心里没底。

我该怎么办?否定那节课,把学生日记收上来,每一天都检查;还是坚持那节课的想法,完全相信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主动完成日记?可是,这跟放任学生有什么区别?这样真能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吗?

就是这么一节糟糕透顶的课,陷我于两难境地。

无疑,这是一堂失败的课,它使我陷于两难,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本意是另辟蹊径,避开一个错误,却没料到竟把自己带入了另一个误区。

根本原因还是自身的能力有欠缺。具体而言,对学情缺乏充分的了解,便匆忙做出决断,不出偏差才怪。

日记,写给十年后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