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不容许成为个别人的攻击对象

4月8日,封城76天之后的武汉解封,重新“拥抱世界”。这个标志性事件,为中国战疫之战节节凯旋,再添实锤。正处于疫情高峰的欧美国家的主流媒体,集体聚焦这一历史性节点。与此同时,不断有消息爆出,在中国反哺世界的抗疫物资中,存在“假冒伪劣”。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从对个别企业、产品的讨伐,到整体质疑中国抗疫物资质量,值得引起中国各级政府与企业以及与世界团结抗疫的海外华侨华人的重视。

3月末,一条西班牙卫生部向中国深圳一家公司购买的5万份测试剂准确率只有30%的报道,被广泛转载。引起被疫情困扰欧洲国家对“中国制造"的愤怒。随即,中国驻西班牙使馆给出的"中国政府捐赠给西班牙的物资中不包含此公司的产品”、"此公司不在中国商务部提供符合资格认证的供应商名单、此公司未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销售许可"等几条颇具说服力的解释,问题性质指向西班牙政府仓促中“错买”,而非中国监管不力“错卖”。但是,此事件仍然给中国抗疫物资质量的整体形象,造成伤害。

西班牙类似负面反馈,目前在欧洲呈多发趋势。中国生产的口罩、新冠病毒测试试剂等产品,先后在荷兰、 意大利、土耳其等国家遭到质疑,乃至召回。

3月28日,荷兰卫生部发表声明指,3月21日收到130万片中国制口罩,无法正常贴合,质量未达标。首批60万片口罩全数召回。并指日后将更严格检测从中国订购的口罩。

荷兰媒体称,该批口罩品质差劣,不但未达欧盟认证过滤95%颗粒物的规格FFP2,连较低标准FFP1都未达标。荷兰医院方面发言人指,这批劣质口罩并非单一个案,“市面上还有有很多‘垃圾’,有人利用目前的危机获利”。

尽管上述声明中未提这批口罩来自中国哪家企业,恐怕制造这些劣质产品的国内企业,完全可以对号入座,心知肚明。而未出现质量问题的出口企业,也应引以为戒。

日前,奥地利经济部长也向媒体表示,转运到意大利南蒂罗尔的“中国口罩”,无法紧贴下巴及两颊、颗粒物过滤能力也未达到欧盟认证的FFP标准,因为不合格而无法使用。

上述事件表明,在欧洲口罩奇缺、收货心切的情况下,国内确有些企业未能守住道德底线,粗制滥造,发“灾难财”,在中国与世界同舟共济、团结抗疫的主旋律中,爆出不应有的杂音。也严重损害了“中国制造”在特殊时期的整体国际形象。

诚然,在平常时期,中国作为出口大国,其每日输往世界各地的海量物资中,存在质量问题,本属不可避免。商业纠纷,自有市场与法规去调解。但在以输出抗疫物资为大潮的当下,接收国形势严峻,进口医疗物资的好坏,关乎生命,任何商业行为更需伴随自念的道德与敬畏的“紧箍咒”,时刻警惕在全球抗疫之际给“中国制造”打上污点。须知,在“悲惨世界”中的污点,要比太平世界污点对中国制造信誉的破坏性更大、更深。

为此,我们也期待中国各级政府,加强类似抗疫物资出口质量的监管力度,遏制类似事件的多发势头。中国质监局和海关在全世界抗疫的紧急关头,更要采取比平时更严格更苛刻的出口监管措施。一旦发现申报出口的抗疫物资存在质量问题,要坚决卡住。如调查发现是生产厂家有意而为之,以便图谋发疫情财的要坚决严肃处理,才能在这特殊时段,体现中国政府对所有生命的重视,也可维护中国制造的声誉。

众所周知,旅欧华侨华人在与祖籍国同心抗疫的上半场中,表现出极大的爱心、勇气与智慧。当前,他们正在全力以赴,助力住在国打赢抗疫下半场。每天,我们都能听到欧洲华社、华商、中资企业向当地医疗机构捐赠抗疫物资的消息。我们期望他们以上述负面事件发生为鉴,多渠道认真甄别国内生产企业的“真假李逵”,避免“好心办坏事”,把住捐赠口罩等医疗物资的质量关,不要在本来敏感的生存环境中,授人以新的“排华”口实。

同时,我们仍然愿意相信,大部分欧洲媒体与政府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会借题发挥,以偏概全。毕竟每天运往世界各地数以亿计的口罩与测试盒,绝大多数正在发挥其治病救人的德行,正在为诠释中国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制造在经历了四十年改革开放以及各种危机的淬火考验之后,完全具有既与世界共安乐,也能与世界共忧患的信心与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