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前不久,安徽銅陵一位11歲男孩跑到派出所“自首”,讓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原來,男孩平常喜歡玩卡片遊戲,用零花錢陸續買了四五百張遊戲卡片。媽媽發現後,擔心孩子玩遊戲上癮,就嚇唬他說他這麼做是違法的,命令他去派出所自首。

結果,男孩就揹著一書包遊戲卡片走進了派出所,只跟警察叔叔說了一句“我來自首”,就哭了起來。

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這事兒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很多網友的第一反應是:心疼!

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還有人說:媽媽透支了孩子的信任。

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前段時間,某短視頻平臺上,出現了一批“能讓孩子乖乖聽話”的走紅視頻。視頻中,一名穿著護士裝的女性,手裡拿著一個注射器,面前放著一大堆瓶藥。“護士”一邊推著注射器,一邊說:“今天沒有好好吃飯的孩子,都給我帶到醫院來。不吃飯就吃藥、打針!要不要好好吃飯?”

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這類“嚇唬孩子”的視頻還有很多,除了護士版,還流傳著警察版等。讓人沒想到的是,視頻下面竟然有不少家長好評……

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看到被嚇住的孩子立刻停止那些不“聽話”的行為,變得乖順起來,於是誤以為恐嚇很有效。殊不知,這種恐嚇式教育,對孩子長遠發展而言是非常不可取的!

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警察、醫生被妖魔化

被父母妖魔化的“醫生、護士和警察”,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

“你再不聽話,警察叔叔就把你抓起來了!”

“你要是再這麼不懂事,大夫就來給你打針了!”

父母可能覺得這只是嚇唬嚇唬孩子而已,但年幼無知的孩子可能真的會當真。

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此前,安徽省六安市的民警曾接到一起報警,一名兒童與父母走失。警察趕到後,上前詢問孩子的情況:“你叫什麼名字呀?在哪裡上幼兒園呀?”不料,孩子看到警察之後立刻開始嚎啕大哭,怎麼哄都沒用。警察叔叔只好無奈地解釋:“小朋友,我們是警察叔叔,我們是好人……”

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在醫院,這種現象就更普遍了。每座城市的兒童醫院和疫苗接種站都是一個個“大型嚎叫現場”。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的一位兒科護士坦言:“現在的小孩,看見穿白大褂的就害怕。”

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長此以往,這些職業在孩子們心中就會被妖魔化,潛意識裡會很討厭他們,很多孩子本該向醫生、警察求助,最後卻選擇了放棄。

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害怕“被拋棄”的恐懼

還有不少家長把“拋棄”掛在嘴邊,例如:

“你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

“你再鬧,我就把你送人了”

家長說出這句話可能只要幾秒鐘,但是孩子可能會記一輩子。

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拿愛作為要挾的籌碼,其實是在消耗親子間的信任。雖然這些都是父母氣頭上的話,但是卻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是不被愛的,只有好好聽話,才不會被拋棄。這種情緒會逐漸演化為習慣性焦慮,即使成年後也無法徹底擺脫這種不健康的心態。

父母最大的職責應該就是給予孩子愛和安全感,而不是拿這些當作要挾的籌碼,以期許孩子按照我們的方式來做事。

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簡·尼爾森

當孩子出現不聽話、無理取鬧的行為時,與其恫嚇、誘騙,不如正面管教,既能幫家長獲得預期目標,也能幫孩子培養起正確的行為。

下面的方法不如試一試~

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1

用啟發式提問 正向引導

用啟發式提問,讓孩子自己發現問題的答案。這種方法不但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還能激發孩子的自主性和責任心。

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害怕,而是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改正。循循善誘,耐心啟發,這才是正向引導的打開方式。

2

以結果為導向正向激勵

朋友的女兒喜歡看電視,一有空就窩在沙發上看動畫片,作業總是推到很晚。以前她的應對方式很粗暴,要麼直接關掉電視,要麼嚇唬她:“你再不做作業,你爸一會兒回來揍你!”收效甚微,還經常把孩子惹哭。

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後來孩子的班主任告訴這位朋友,不如用“正面承諾取代負面威脅”。

當女兒看電視時,朋友對女兒說:“你做完作業,我就獎你半小時看電視。”有時候也這樣說:“你先做作業再看電視,還是先幫我洗衣服再寫作業?”前者以獎代懲,後者給孩子更多的選擇機會,這樣以結果為導向,正向激勵,孩子就不再固執了。

3

放下條件愛孩子

瀋陽晚報曾報道過這樣一件事:申女士和丈夫工作不錯,家境殷實,她擔心優渥的環境會讓女兒失去進取心,於是就嚇唬剛上四年級的女兒:

“你媽已經死了,我不是你親媽。”

“我只供你讀書,供你上大學,以後別想指望我!”

後一句很熟悉吧?正在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裡,女主角蘇明玉的媽媽就這麼說過。

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電視劇《都挺好》劇照

申女士發現:類似的話說得多了,女兒也逐漸變得聽話。

但是,申女士沒有意識到:孩子的懂事是因為面臨著被“後媽”隨時掃地出門的危機,用恐嚇培養出來的,是一個表面聽話、內心恐懼焦慮的孩子。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放下條件。不因他聽話而愛他,不因他調皮而責罵,不因他取得成績才欣賞,不因他不遂我們的心而恫嚇。

成長路上,孩子需要的是愛、掌聲、正確的導向,唯獨不需要恐懼。

11歲男孩帶著“贓物”到派出所“自首”,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END——

更多教育心得、父母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