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型“千万级”诈骗案出现,一个月内七万人被骗……

打折让利是商家吸引消费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不过低价的背后,很可能隐藏着陷阱。近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警方打掉一个电信诈骗团伙,涉案金额达1400余万元。

这一幕,发生在哈尔滨市巴彦县,被警方抓获的人叫张某。张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警方如此兴师动众,这还要从一条微信朋友圈讲起。

警惕!新型“千万级”诈骗案出现,一个月内七万人被骗……

黑龙江哈尔滨市居民李涛在朋友圈看到了一条信息,上面二维码显示扫微信,可以免费领取电饭煲。看到这样的信息,李涛赶紧添加了客服的微信号,按照对方的要求转发了朋友圈。很快,客服人员就给李涛发来了电饭煲的快递单号,同时还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公司正在举办非常划算的限时活动。

警惕!新型“千万级”诈骗案出现,一个月内七万人被骗……

黑龙江哈尔滨市居民 李涛:

1折购买耐克的品牌鞋,她告诉我原价是499,现在打1折是49.9元,限时抢购,抢购完就可以给我安排发货了。

点开客服发来的链接,页面上写着正品保证、支持验货等字样,同时还有很多顾客的好评,李涛觉得十分划算,便下单支付了49.9元的购物款。过了四、五天,李涛询问有没有发货,发现自己微信被拉黑了。直到这时,他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于是他赶紧打电话报了警。

团伙多为家庭成员,涉案1400余万元

警方经过梳理发现,在全国各地和李涛有着同样遭遇的受害者非常多,不到一半的人收到了价值几块钱的鞋,更多的人是付了款,却什么也没收到。于是,警方成立了专案组展开调查。

在侦查中民警发现,被害人的邮包上显示发货地是河南的一个小村庄,然而犯罪嫌疑人真正实施诈骗的窝点在哈尔滨市的巴彦县。

警惕!新型“千万级”诈骗案出现,一个月内七万人被骗……

哈尔滨市公安局香坊分局反诈中心民警 尚伯乐:

这个团伙在巴彦县,骗全国各地的被害人,其中南方的一些公司提供技术帮助,然后河南省发送鞋,哈尔滨周围提供一些账户、商户号进行电信诈骗。

警惕!新型“千万级”诈骗案出现,一个月内七万人被骗……

经过缜密侦查,警方掌握了这个以虚假购物为手段的电信诈骗团伙的基本脉络。他们先以免费领取赠品吸引消费者上钩,再以极低的价格销售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名牌鞋,虽然每双鞋只卖49.9元,但仅2019年全年,涉案金额就达1400多万元。在掌握了大量线索后,2020年1月12日,专案组出动300多名警力,对这个犯罪团伙展开抓捕。

该团伙十一名犯罪嫌疑人被当场抓获。据犯罪嫌疑人供述,主犯李某庆在一个虚假购物群里,学到了诈骗的伎俩。之后就找来自家亲戚合伙实施诈骗。警方调查显示,仅去年12月份一个月,这个团伙就诈骗七万人,诈骗金额是350万元,直接获利280万元左右。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延伸阅读:

新型电诈披上疾控“外衣”,听到这5句话,挂电话!

疫情之下,老套的冒充“公检法”诈骗也升级到了冒充“疾控中心”的新版本。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查支队了解到,这类诈骗因傍上疫情,迷惑性较强。但群众只要听到“我把电话转接到公安机关”等5句话时,就可以确定对方是骗子,应赶紧挂断电话。

最近,袁女士就接到了这样的诈骗电话。虽然她人在老家待了40天,却接到骗子打来的“北京疾控中心”电话,称袁女士在网上违法贩卖口罩,表示可以帮忙转接上海的公安部门做进一步处理。眼看就要上当受骗,袁女士接到了北京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96110反诈骗专线打来的电话。原来,反诈中心根据举报线索,发现某电诈号码跟袁女士进行了长时间通话,所以打来电话提醒。经过民警的反复劝说,冷静下来的袁女士幡然醒悟。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查支队苏兴博中队长介绍,冒充“疾控中心”不过是骗子蒙骗事主的幌子,最终还是要回到冒充“公检法”诈骗的老套路。只要听到类似下面5句话的任何一句,就可以确定对方是骗子,应赶紧挂断电话,不要被对方洗脑。

■典型骗术

1.“我帮你把电话转接到公安机关”;

2.“你可以拨打114,核实一下我的电话号码”;

3.“这个案件是保密的,绝不能跟任何人提起”;

4.“把全部财产转移到公安机关安全账户”;

5.“你登录一个网址,就能看到自己通缉令”。

据悉,北京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已经开通96110反诈骗专线,用于对正在被骗的事主进行提示提醒,以及回访使用。市民发现诈骗线索可通过“北京反诈”微信公众号、96110向警方提供。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央视财经 新华网 北京晚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