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房價降了,我還是鼓勵你做房奴?

為什麼房價降了,我還是鼓勵你做房奴?

其實對於房子及房價一直有很多想說的,也是常年遊走於鳳凰新聞,時時關注房地產行業的動向,基於現在大眾對房地產行業的普遍不看好,一直不敢發聲,直到前幾天看到某作者的一篇《終於成了房奴》,決定在頭條上寫寫自己的看法,畢竟簡友還是相對理性且友好的。

如果有人問我在現在的市場情況下,剛需要不要出手,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就好像我一個朋友,在我的不斷慫恿下,前些日子終於成了房奴(當然,我只是建議,主要還是他自己下定決心要買),為什麼房價一直在降,我還鼓勵你去做房奴?

01

指望樓市破產,房子白菜價,絕對是腦子有泡!

近年,在國家各種政策的調控下,樓市一直在被壓抑,房價一路下跌,炒房客紛紛退市,在我看來,這絕對是一個好消息,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抓住“青春的尾巴”。

現在無論是剛需還是炒房客普遍存在著觀望的態度,甚至很多人認為照著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房價很可能迴歸到十年前的價格,也有可能和當年的日本一樣,地產行業紛紛崩盤。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不存在的”。

首先,商品房的屬性是“商品”。

商品的價格本應由市場來調控,就好像黃金、股票、基金一類投資產品是一樣的,但是因為房子涉及一個國家的民生,所以國家才會伸出這隻“有形的手”進行強制調控,就好像古代鹽鐵生意全部由國家壟斷,賣私鹽要被殺頭是一個道理,但是若把全國的房地產讓國家壟斷來做,如何定價,如何對待地區差異,處理不好就會引起民眾與政府的更大矛盾。

就房子作為商品的屬性來說,本就應該是漲價的。隨著全國經濟的通貨膨脹,其實每過幾年回頭一看,所有的商品都在漲價,房子也不例外。現在有很多人質疑房子的真正“價值”,說實話房子的成本價一般是控制在1-3千/平米的,這些人喜歡以房子的成本價來論述房價的不合理。

我這裡舉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一雙運動鞋的成本價大概也是就幾十塊錢,但是生產出來就會因為品牌的不同,價格差異巨大,只是因為鞋子不是影響你生活的主要因素,你買不起幾千塊阿迪,買不起幾千塊耐克,你可以買便宜的阿迪和耐克,實在不行你還可以買幾十塊的鞋,而房子的區域性就好像鞋子的品牌是一個道理,你在大城市買不起,你可以去小城市,小城市買不起,你可以去小縣城買,

但是,房子是影響你生活的主要因素,你生活在大城市,你絕對不會隨便去小縣城去買房!而這,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其次,我們來談一談,地產行業會不會全線崩盤,房子突然變成白菜價。

這個社會,有一個行業叫做“農名工”,農民工大多是從事建築行業的,建築行業崩盤,必然帶動無數行業的崩盤,比如:鋼鐵行業、混凝土行業、施工行業以及波動整個農民工行業,樓價瞬間跳水的結果就是無數人失業,而已中國現在的發展情況來看,短時間解決這麼多人就業問題還是存在困難的,只要吃不上飯的人數達到一定規模,就要鬧事,時刻謹記,在我國,穩定壓倒一切。所以不管是調控也好,抑制房價上升也罷,國家的力度一定都會控制在一個讓你疼,但是你還是可以接受的限度內。就算是去泡沫,也是一個溫水煮青蛙的過程,這個過程也不是三五年可以完成的。

我們都提倡,房子向價值型迴歸,而一個房子的價值究竟是多少,大概就是開發商覺得有利可圖,還值得一幹,具體是多少,每個人心裡可能都有不同的猜測。在完成去泡沫的這個過程後,房價總體應該是穩定的,穩中有升,升值的速度應該略大於通貨膨脹的速度,也就是說房子在去泡沫後應該是一種保值商品。但是真正的完全去泡沫本身就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所以一有風吹草動,房子觸底反彈將會成為很正常的反應。

02

樓市到底有沒有飽和?你當地產開發商都是傻子?

最近在鳳凰看到一種新興的觀點,房地產市場飽和,過幾年每家有好幾套房子,房子將一文不值。其實我覺得這種觀點是有道理的,在若干年後,房子確實會飽和,但是我知道,我這一輩子是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現在我們早就進入了大數據時代,我的朋友在國內某家大型房地產公司工作,他們公司內部早就進行過市場分析的,若果不是國家調控,其實現在的房子缺口其實很大,不要講現在哪些城市有多少多少空置房什麼的,跟市場的缺口相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當樓市真的發生飽和時,根本就不需要政府出手調控,市場這隻無形的手就會自行調控,便會出現小地產紛紛倒閉的狀況,其實這幾年的房地產行業確實不如以前了,從幾個大亨紛紛開始出手土地,發展其他行業就可以看得出來,但這只是企業家們的長遠打算,未雨綢繆,提前開始逐步轉型,現在房地產仍然是幾大巨頭公司的主要盈利手段。

說句難聽的,了不起的企業家,除了擁有我們沒有的資源和關係外,還擁有我們沒有的魄力和遠見,你能想到的他們基本都可以預測到,作為一名剛需與其糾結要不要入手,不如抓住現在“青春的尾巴”,風吹草動之後,下降了幾個月的房價可能一夜之間就回來了,房價下降的時候你有思考的時間,但房價一旦上漲,就容不得你思考了。而且在筆者看來,房產飽和不是我這一代人應該考慮的問題了。

03

我願用十年的艱辛換一個溫暖的家

2017年7月,我正式擁有了自己的一套房子,87平米,實際面積只有六十幾平,兩梯四戶,全明戶型,南北通透,除了12層的樓層有點低之外,其他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家裡給了首付90萬,貸款103萬,30年月供5800,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沒有太大的壓力,但是馬上要辭職的我,對於找到一家和現在單位待遇相同的公司很沒有把握,買了房子之後更加堅定了我辭職回家,結束漂泊生活的決心,我知道這個決定會讓我接下來至少十年的生活變得比較的艱苦。

但是十年以後,隨著通貨膨脹,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5800的月供真的還叫事嗎?十年之前還兩千的房貸都還困難,現在回頭看看,我還真羨慕那些每個月還兩千房貸的人。

你打算十年之後再買房嗎?如果十年之後你還是仍然只能付得起一個首付,那時候你會不會想為什麼十年之前不買?

其實還有很多想說,但是基於文字功底有限未能完全表述出來,總而言之,對於房市,筆者的建議就是“投資需謹慎,剛需莫猶豫”。

為什麼房價降了,我還是鼓勵你做房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