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说一说圆明园流散文物之喜雨山房碑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48年),是康熙赐给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园林,用于打发空闲。1722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储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年间,圆明园进行了局部增建、改建,在东面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年间,绮春园进行了修缮和拓建,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年间,国力日衰,财力不足,道光皇帝宁愿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围猎,但仍对圆明三园有所改建。

勿忘国耻,说一说圆明园流散文物之喜雨山房碑

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再遭劫难。在抗战时期,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圆明园经过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烧后,又经历了百余年的人为破坏,遗物已较为少见,至今遗散京城各处及全国各地的圆明园碑碣、石雕、刻石、玉器、瓷器、秀石等,仍不少于数十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圆明园绮春园喜雨山房碑刻。国家图书馆存有《御制喜雨山房记》拓片。全文分为两片,均宽108厘米,高44厘米。该“记”系嘉庆十八年六月御制,由礼部尚书铁保书写。从拓片题注知其今为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石。但因铁保署职“礼部尚书管国子监”,因而该碑被误注为“国子监刻石之一”。此碑实属圆明园绮春园喜雨山房遗物无疑。清内务府档案中,亦有嘉庆二十三年六月进工匠至“喜雨山房刊刻”的记载。

勿忘国耻,说一说圆明园流散文物之喜雨山房碑

喜雨山房位于绮春园西路东北隅,由喜雨山房、知乐轩、烟雨楼三组建筑组成。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喜雨山房和知乐轩两组建筑在乾隆时期就已建成,而烟雨楼则是嘉庆十五年(1810)添建的。

勿忘国耻,说一说圆明园流散文物之喜雨山房碑

正殿喜雨山房坐北朝难,前后有廊,北接抱厦三间,外檐悬“喜雨山房”匾,此匾为嘉庆皇帝御书。喜雨山房在乾隆时称“乐水山房”,嘉庆对其大修后更名“喜雨山房”,并在殿旁卧碑一通,碑刻嘉庆皇帝御制《喜雨山房记》,礼部尚书铁保楷书。

勿忘国耻,说一说圆明园流散文物之喜雨山房碑

喜雨山房以北隔池相望建有二层楼阁一座。楼坐北朝南,前接抱厦三间,名“烟雨楼”,为嘉庆十五年(1810)仿浙江嘉兴烟雨楼建造。

在喜雨山房西南,还有一组院落,由五间穿堂殿及二十六间值房组成,此组建筑在乾隆时期就已建成,初名“知乐轩”,嘉、道时期对其建筑进行过修缮。这次修缮后,门殿匾额更改为“假表盘”。

勿忘国耻,说一说圆明园流散文物之喜雨山房碑

延寿寺在乾隆时期就已是绮春园范围内景点,原称“双寿寺”,嘉庆时改为“延寿寺”。延寿寺由山门、前殿及后殿三部分组成,山门为三开间南向,门前设有月台,东西建有随墙罩门。

山门后为前殿,三开间,外檐悬“吉祥云海”匾。前殿东西建有配殿,其中西配殿为穿堂殿,可通向西面的清夏斋。后殿五间,内檐悬挂“妙观察智”匾,殿内供奉观音。后殿以北开有一个小门,门外石匾曰“竹林院”,为嘉庆皇帝御书。

勿忘国耻,说一说圆明园流散文物之喜雨山房碑

喜雨山房景区西南有清夏斋,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

清夏斋原为乾隆十一子,成亲王永瑆的私人花园,名曰“西爽村”,并不属于绮春园。嘉庆四年(1799)乾隆皇帝驾崩,嘉庆皇帝以罪处死和珅,将和珅私人花园转赐给哥哥成亲王永瑆,将永瑆原有的西爽村并入绮春园并进行了大规模修缮与添建。

勿忘国耻,说一说圆明园流散文物之喜雨山房碑

清夏斋的正殿坐北朝南,为工字形大殿,前殿后殿皆为七间,中连穿堂殿三间。前殿外檐悬挂嘉庆皇帝御书“清夏斋”,为绮春园春、夏、秋、冬四季景观之夏景。清夏斋前殿设有宝座,而后殿则为寝宫。

贵州修文山野生猕猴桃绿心礼盒装当季新鲜水果奇异果12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