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我忍了50年!

01

前段时间宋慧乔和宋仲基离婚,文章和马伊琍离婚掀起一阵热潮。

娱乐圈中离婚分手的新闻似乎本就很常见。但事实上除了明星,近年来普通人离婚率也在逐年攀升。

人民日报2018年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离婚率连续15年上涨。

今年七月,有这样一则新闻:

为了孩子,我忍了50年!

高考季后成离婚季,比录取通知书先到的是父母的离婚协议书。

父母为了孩子一再隐忍,这样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

微博下有这样几则评论:

为了孩子,我忍了50年!
为了孩子,我忍了50年!
为了孩子,我忍了50年!

诚然,家长为了孩子在婚姻中不断隐忍这无可厚非,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

但我们又不是孩子本人,我们又怎知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所以一味地牺牲自己未必就是最佳的办法。

的确,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他们都渴望完整和谐的家庭。

说离婚对孩子没有任何影响那都是假的。

关键是如何将离婚对孩子的伤害降低到最小。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是个好演员,能给孩子上完一出家庭和谐美满的好戏,这样就几乎对孩子没有伤害了。

但你又如何知道孩子不是一个敏锐的观众呢?

尤其是那些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而冲动,当他们猛然发现自己的幸福生活原来是父母营造的假象时,他们又将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02

我的高中室友小林就优类似的经历。

初次见她的时候,她活泼开朗,乐观单纯,胖乎乎的却有一股向上的冲劲。

开学第一节英语课,老师就夸她很聪明。

当时我还很奇怪,这么厉害的人,怎么会分到我们这样的普通班。

后来才知道,她一路走来都读的重点学校的火箭班,身边一群优秀的同学。

不过那年中考她发挥失常,所以没读到最好的班。

本以为潜力十足的她,肯定会是年级上的佼佼者,为学校争光。

可最后她的成绩并不理想,只能勉强去了一所二本院校。

和她当初那些同学相比,差得太远了。

她的发小,去了清华。

她初中同学,最差都是985。

甚至她在我们这样的普通班成绩都垫底了。

后来在QQ上闲谈时她告诉我:其实她父母在她小学毕业时就离婚了,但是他们不仅瞒着她,还装作感情很好的样子。

她高二的时候事情暴露,父母无奈之下才说了实话。

她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一方面对父母很愧疚,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被无比信任的人欺骗了,很气恼。

那段时间她心情十分郁闷,无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再也提不起来了。

听到这样的结果,作为局外人的我都觉得难受。

记得高一的时候,去参加她的生日party。

刚进她家时就看到:

厨房里她妈妈正在煮鱼汤,香气弥漫整间屋子;

她爸爸正在和她一起拆蛋糕包装,陪她插蜡烛;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让人羡慕不已。

但谁又知道,表面那样和谐的父母,竟然已经离婚好几年了呢?

03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总是很羡慕同学雯雯。

她容貌姣好,声音甜美,成绩优异,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最主要的是,她有两个爸爸两个妈妈。

她和一对父母开心地生活,又能经常收到另一对父母寄来的零食,衣服和书籍。

如果她愿意,放假的时候还能坐飞机去另一对父母那里住一段时间。

当时她借过一本书给我,《爱的教育》,令我印象十分深刻。那是她父亲从上海寄来的生日礼物,扉页上还亲自写了些鼓励慰勉的话语。

那样简单的几句话令我至今印象深刻,隔着书本我都能感受到一个父亲对女儿满满的爱意。

而反观当下很多家庭,

有多少父母,因为繁忙的工作而忘记为孩子精心挑选一个有意义的生日礼物?

又有多少父母虽然维持表面的和谐,却天天在孩子面前上演夫妻相互谩骂的苦情戏呢?

更有甚者把夫妻双方感情不和的锅推给孩子背,让孩子时时遭受冷暴力。

试问:这样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能没有影响吗?

雯雯的父母亲,虽然离异了,但她依然有着比大多数人还快乐的童年,因为她始终被爱包围着。

在她眼中,父母并没有因为分开而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关心与爱护,反而父母再婚让她觉得有更多的人爱她疼她。

04

其实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本着对自己负责的原则,确实没必要每天带着面具生活。

《少年派》编剧六六就认为:如果夫妻两人已经貌合神离,没必要仅仅为了孩子假装幸福,自己过得好,孩子才能过得好。

并不是说那些假装幸福的父母就做错了。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孩子,承受能力也不同。

有些孩子,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不能接收父母分开,但心智成熟些时,又能坦然接受。

可对有些孩子来说,对他伤害最大的根本就不是父母分开与否,而是父母的爱是否依旧。

很多人对离婚都有着很深的偏见:

TA们总认为:即使夫妻关系再怎么糟糕,都要忍,忍了就能给孩子一个健全的“家”,就是好好地当了父母。

TA们总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是有问题的,只要不离婚,孩子都是健康的。

可是,很多留守儿童的家庭,他们的父母并没有离婚,但他们之中的大多数真的幸福吗?

而像我们熟知的诸如著名作家严歌苓,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这样的成功人士,并没有因为在单亲家庭长大就成为犯罪少年。相反,他们比大多数人都优秀。

05

我高考后的一年,我的父母也离婚了。

彼时,我已成年,明白分开对于他们都是解脱。

也很庆幸他们终于可以去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

这么多年来他们为我付出了很多,也牺牲了很多。

他们吵吵闹闹分分合合,离婚也是我早就预料到的结果。

记得当时陪他们去民政局时,工作人员还说:孩子都这么大了,还离什么婚呀!

也许正是因为前半辈子过得不如意,才下定了决心想在后半生换一种活法。

本以为他们的分开对这个年纪的我来说是几乎没有影响了。

可即便我早就做好了准备,但结果也并不是想象中那样无所谓。

他们谁也不愿和对方多说一句话,又总是让我夹在中间当一个左右为难的传话筒。

我需要把将母亲愤怒的话传达给父亲,又要把父亲不屑的言语说给母亲。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情商高的人,没办法把话说得好听的同时,表达出他们的本意。

两边讨好的日子让我想多次要逃离。

我何尝不知道他们都是爱我的,但双方都不愿在经济上吃亏,为我的学费生活费争吵不已时,我时常觉得自己无助而又无能为力。

好长一段时间里,我时常心情郁闷,暴躁易怒,对父母说话总是夹杂着一股火药味。

后来我忽然想明白:

我并非不能接收父母分开,我只是难以面对自己生活上的那种落差。

知乎上有个问题:离婚对孩子影响大不大?

我想这因人而异。

但离婚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才是真正影响到孩子的因素。

06

身边有位长辈,多年前未婚先孕,即使父母对男方不怎么满意,但看在孩子的面子上还是选择了结婚。

随着夫妻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她发现双方的性格实在是不合。

至少,她觉得自己过得很累。

她想提出离婚却又觉着孩子太小,离了婚孩子就可怜了。

等到孩子上初中时,她又怕离婚影响孩子学习。于是决定熬过几年,她就离婚。到时候她就一个人好好生活,到处旅游,再不去伺候别人。

可当孩子成年时,她几经犹豫,决定还是再忍一忍:

孩子长大了,再过几年就到了结婚的年纪。万一她对象家里嫌弃她是单亲家庭可怎么办?

前怕狼后怕虎,这一晃半辈子都过去了。

前几天回老家,听她给我外婆说: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也不急这一时了。

如果人生能从来一次,她说她当初一定不会选择和她丈夫结婚。

我没有资格去评判她的选择正确与否,她有她的苦衷和理由。

但我想起哲学家周国平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 大至对国家和社会。

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