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為什麼不要求你考100分

在家裡上網課,也逃不過考試的命運。一年級的小斑馬的老師要求這週四考試,要求家長嚴格按照在學校考試的方法,時間和要求,考好拍照交給老師。

得知這消息,我第一時間安排小斑馬複習,我說擔心你週四的考試。

他嘟起嘴巴說:“反正我也考不了100分。”

我說,我從來沒有要求過你考100分呀。考試只是一個考察的形式,你只要平時端正了學習態度,學習到了東西,考多少分並不重要。

當孩子第一次背起書包上學,他是多麼興奮,可是大多數孩子過不了多久就開始陷入痛苦。作業和考試像山一樣壓在身上,特別是當他看到自己跟別的同學的差距,看到老師總是表揚好的同學,而自己的表現總是那麼不如意,又或者他表現得還不錯,但還達不到家長的預期,他就會感到沮喪和不自信。

與此同時還有第一次把孩子送進學校的家長,他們大多數對學校和分數有著不怎麼愉快的回憶,但又對分數有著說不明道不明的執著;又或者他們當中在學校的時候就是個學霸,當面對不如當年的自己的孩子,心理更容易失衡。

其實小孩子天生就懂得爭強好勝,這是一種天性。他們天生就知道跟小夥伴作對比,即使家長不說什麼,他們也會產生對優秀的渴望和追求。他們每個人都希望把最好的自己表現 出來,但是小孩子畢竟是小孩,他們有犯錯的權利,他們有不夠優秀的權利,正因為如此,他才有更大的學習和成長空間。這個時候的家長,沒必要把分數把成績當成衡量他是否努力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家長對分數不斤斤計較,孩子就會懂得,學習不是為了跟別人做對比,學習是為了自己而學。

而100分其實是個成績的向上的極限,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孩子很難拿到。如果家長對100分有著太過執著的追求和熱愛,小孩子會更容易失落與不安。分數與成績不應該成為孩子的學習動機,他們的動機應該是面對知識本身,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到新的視野和能力,不斷地解決問題。這個需要家長的引導。

因此,對於低年級的小斑馬來說,我更在意的是他是否堅持每天獨立完成作業,是否在完成作業之後進行檢查,對於他的每一點滴的進步,我都會給予肯定和表揚。

他考65分與考90分,我對他的態度與表情都是一樣的。我更注意的是跟他分析失分的原因在哪裡,教他訂正錯題,看到他的不足和弱項在以後的學習中適當地加強。


孩子,我為什麼不要求你考100分

說得好像我要求你考100分你就能考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