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肺:這個疫情防控終極武器,中國還造不了!我們還需努力!


人造肺:這個疫情防控終極武器,中國還造不了!我們還需努力!

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工信部一司副司長說,高端醫療裝備如人造肺ECMO等,國內企業尚無法生產。

人造肺:這個疫情防控終極武器,中國還造不了!我們還需努力!

2019年,中國醫療設備行業實現營收約3170億元,深圳邁瑞、山東新華、北京樂普等企業進入全球醫療器械行業50強。

但救命設備人造肺ECMO的所有“命門”,基本都在外企手中。

全球範圍內,能夠生產體外膜肺氧合設備ECMO的廠家只有10餘個,其中70%的市場被來自排名前三的瑞典的邁柯唯、美國的美敦力和英國的索林三家公司包攬。國產化研發技術難點難以攻克。

ECMO現在成了疫情防控的終極武器,但高昂費用令人咋舌。ECMO設備主機的進口價格為一百多萬元,且啟動的耗材費用就要4萬~6萬元,此外每日仍需1~2萬元的運行費用。

人造肺:這個疫情防控終極武器,中國還造不了!我們還需努力!

核心部件是動力泵和膜肺這兩大關鍵部件,中國目前均無企業能生產。ECMO血液泵,該離心泵要形成最小的血液損傷,較低的轉速產生足夠的流量以防止熱量產生,且經久耐用。常用離心泵產品主要有美敦力的Biomedicus,日本泰爾茂的Delpin、Terumo Capiox,聖猶達St Jude,邁柯唯的RotaFlow,索林的Stockert等。至於膜肺,那就更難了。膜肺的纖維膜孔徑要緻密微小,既能完成氣體交換,又能有效克服血漿滲漏的問題。當前只有3M攻佔了膜材料的技術制高點,它的膜材料優勢不僅體現在口罩生產,還壟斷供應了最先進的ECMO纖維膜材料聚甲基戊烯(PMP)。同樣是做口罩,3M其實在人工肺上同樣處於最關鍵的部位。動力泵、耗材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歐美基本包攬全球ECMO市場。

人造肺:這個疫情防控終極武器,中國還造不了!我們還需努力!

好消息是,國內也正在攻關ECMO技術,核心材料上,科百特公司於2013年率先啟動PMP氧合膜絲的研發項目,是國內唯一一家研發此類膜絲材料的企業。據科百特官網最新消息,科百特PMP中空纖維膜絲研發階段的樣品於2018年正式下線,產品各項指標和國外產品沒有明顯差異。但是實用化還需要一段時間。

小道消息:據說20年前,成都某科大就有教授研究聚丙烯中空纖維人工肺,可惜當時因為太“超前”,也沒有資金支持,在該教授退休之後,無人接手,就此停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