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生物鐘對健康很重要,如何調整自己的生物鐘

在日常生活中總有人覺得,每日1/3的時間都花費在睡眠上,實在有些可惜。歷史上曾有人努力想證明"睡眠只不過是人類的一種壞習慣”,但屢遭失敗。雖然現實生活裡,不會有人再認為睡眠無關緊要,但擺不正用腦與睡眠的關係,還是大有人在的。

人體生物鐘對健康很重要,如何調整自己的生物鐘

特別是考期臨近,不少學生都喜歡開夜車複習功課,效仿古人的"懸樑刺股”的辦法去學習,認為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而忽略必要的睡眠。殊不知,長時間的連續學習除大腦工作效率不高外,對人體也有較大的危害。眾所周知習時的主要負擔都落在第二信號系統上。研究表明,第二信號系統工作時,可使腦幹網狀結構中腎上腺素能和膽鹼能系統的興奮性增高,激發多種有關素進入血液,並使自主神經反射功能提高,心臟的負荷增加。長時間地連續學習,勢必會造成心臟功能不同程度的損害。另外,學習活動還伴隨大腦皮質的功能消耗。當學習活動進行到一定階段時,這種消耗過程會超過恢復過程,大腦皮質在超負荷的情況下工作,就會發出反饋指令,產生大腦皮質活動的保護性抑制,使學習工作能力降低,大腦皮質功能損耗滅少,恢復過程增加,這是人體自我調節和保護的重要生理功能。如果這時還拼命學習,勢必造成大腦皮質功能減退的進一步深入和損傷,具體表現為記憶力減弱,注意力不集中,邏輯思維能力下降,還伴有頭暈、頭痛失眠、食慾減退等現象。

人體生物鐘對健康很重要,如何調整自己的生物鐘

另一方面,人的生活方式經過長期的不斷重複之後,在大腦皮質某些區域的時間和空間的特點就確定下來,形成習慣。這樣大腦皮質“分管區域"到了一定的時間就會產生一定程度和範圍的興奮及抑制活動過程,這個規律稱之為動力定型。根據動力定型規律生活和學習,神經系統能以最經濟的消耗而收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如違反此規律,一味地'“開夜車",一是效率低,二是破壞了已經建立的動力定型,造成大腦皮質神經細胞的巨大負擔,久而久之,可能導致高級神經活動病理性變化。總之,開夜車學習對健康和複習質量有百弊而無一利所以希望廣大考生注意改變這種學習方式,提高效率,儘量避免“開夜車”。人們在享受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時,生物鐘受到空前的挑戰。電燈的發明有效地延長了人類的工作時間,噴氣式飛機的發明大大縮短了世界的距離,但這些新技術的非正確使用可以引起生物節律的紊亂,導致敏捷性、注意力等心理和神經肌肉反射、內分泌等生理功能明顯降低。如果瞭解了這一點,能合理調換工時,不僅可提高工作效率,還可防止因此造成的差錯或事故。

我國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了私人汽車,交通安全問題將非常突出。據美國交通部的統計,疲勞駕駛與酒後駕駛樣危險,多數嚴重的交通事故發生在駕駛員最瞌睡和疲勞的午夜到清晨6時。因此,根據生物鐘原理髮明出對駕駛員打瞌睡作出有效警示的裝置非常必要。我國已進入載人航天時代,在航天過程中,任何差錯均可能導致文難。宇航中心必須考慮宇航員的實際生物節律,個能只按照地球上的時間向宇航員發佈指令,讓他們在最睏倦的狀況下去執行最複雜的任務是有危險的。這是很多航天災難帶來的教訓。

人體生物鐘對健康很重要,如何調整自己的生物鐘

前蘇聯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有句名言:“在人類機體活動中,沒有任何東西比節奏更有力量。“節奏"即生物鐘的正常運轉,就是有張有弛,有勞有逸,適度勞逸才是健康之母。人體生物鐘正常運轉是健康保證,而生物鐘“錯點”就是亞健康的開始。

醫學研究表明:造成亞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過度疲勞造成精力、體力透支,使人體功能處於超負荷狀態;人體的自然衰老;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前期;恢復期和手術後康復期出現的種種不適;人體生物週期中的低潮時期等。其中疲勞是亞健康的種最常見的表現,也是導致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萬病之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