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拓,留存紫砂影像的黑科技

資料卡:

全形拓是產生於清代的一種立體式拓片,它將素描、繪畫、裱拓、剪紙等技法融入到拓印技藝中,拓出的成品富有立體感。因此,不僅被金石收藏家以“存古”為目的,用全形拓來保存古器物的器形、圖案、文字等真實信息,也被藝術家用於繪畫中古器物的“取象”,達到古意盎然、“清”而不俗的繪畫意境。


我們在品鑑紫砂壺,被它的精氣神韻所折服時,你可知道紫砂拓印這種影像留存的“黑科技”?


墨拓,留存紫砂影像的黑科技



拓印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隋唐時已經很發達了。就是把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圖畫印在紙上;或用紙緊覆在物體表面,將其紋理結構印拓在紙上。而紫砂拓印,則是把經典傳世作品在宣紙上留存、記錄的一種方式。



墨拓,留存紫砂影像的黑科技


▲大彬制漢方壺拓本跋文 冊頁

2008年春拍以49.28萬元成交



墨拓,留存紫砂影像的黑科技


▲曼生壺、折枝香 立軸 墨拓設色紙本

2013年秋拍以280萬元成交


紫砂拓印,包括全形拓、陶刻作品的平面拓,用拓印的傳統技藝,將整個紫砂器物、紫砂器上的銘文、圖案、印款等印拓出來,然後根據需求進行題跋、配書法、繪畫等,最後裝裱。名家的精品紫砂拓印之作,亦受藏家們的追捧。


去年2018保利春拍上,有一副翦淞閣藏的「東坡石銚提樑圖」拍出了60多萬的高價,驚豔全場。



墨拓,留存紫砂影像的黑科技


▲翦淞閣文房專場 東坡石銚圖

成交價:RMB 632,500

此畫的典故,乃是宋代周穜贈予蘇軾石銚壺,而後蘇公曾賦詩謝之。


墨拓,留存紫砂影像的黑科技


▲尤蔭作石銚提樑圖


此兩幅畫,一幅為清乾隆年間的畫家尤蔭所作,其家中藏有此款石銚壺,後將壺進貢內務府,為紀念此壺,故寫石銚壺圖以贈知交,並上題蘇詩並銘款。

銅腥鐵澀不宜泉,愛此蒼然深且寬;

蟹眼翻波湯已作,龍頭拒火柄猶寒;

薑新鹽少茶初熟,水漬雲熟蘚未乾;

自古函牛多折足,要知無腳是輕安。

另一幅則為玉成窯制壺名家王東石所作的石銚提樑的拓本圖,壺拓於1930年代,為撰寫《陽羨砂壺圖考》的二位學人

張虹、李景康收藏,並題跋其上。



墨拓,留存紫砂影像的黑科技


▲王東石提樑拓圖


二圖被同一人收藏,裝池成對,並於裱邊長題,而更為珍貴的是,

其上更有近當代紫砂泰斗顧景舟先生的題跋:「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五日江蘇宜興顧景舟拜觀於旅臺客次。」


墨拓,留存紫砂影像的黑科技




墨拓,留存紫砂影像的黑科技


▲陳鳴遠制 千載杯拓片



墨拓,留存紫砂影像的黑科技


顧景舟大石瓢拓片


紫砂拓印綜合了紫砂器形之美、陶刻金石之味、書畫文人氣息。紫砂拓印,尤其是名家名作的拓印,除了藝術價值,還在於其資料保存研究的價值。紫砂拓印清晰、完整、準確、生動、真實地再現了原作的神韻,其所記錄、表現出來的內容,都是極其寶貴的資料。


墨拓,留存紫砂影像的黑科技


▲ 道光 申錫制 蘭圃銘 泥繪花卉匏瓜壺拓片



墨拓,留存紫砂影像的黑科技


道光 申錫制 蘭圃銘 泥繪花卉匏瓜壺

2017年秋拍以126.5萬元成交



墨拓,留存紫砂影像的黑科技




墨拓,留存紫砂影像的黑科技




墨拓,留存紫砂影像的黑科技


▲ 顧景舟大石瓢壺拓片



墨拓,留存紫砂影像的黑科技


▲故宮博物院同款 行有恆堂平蓋蓮子壺拓片


紫砂與拓印的傳統技藝相遇,使立體的紫砂藝術,在平面上延展多樣的藝術魅力與價值。這一片砂墨壺影,在藝術家的手中開出別樣的藝術花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