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二維碼在鋼筋模板精細化管控上的應用


當前,我國建築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建築企業如何加強成本管理,降低材料的消耗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施工現場對材料的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而近年來隨著BIM技術和二維碼技術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建築企業利用BIM技術和二維碼技術來協同施工現場管理。通過利用BIM技術+二維碼技術對施工現場鋼筋進行精細化管控,降低材料浪費,實現建築企業利潤率最大化。

施工企業對自己的建設項目都有著一個材料浪費的指標,傳統的指標核算大多以一個月為週期,而且統計繁瑣,需要現場對材料進行逐一清點,通過BIM技術+二維碼技術可以時刻掌控鋼筋模板在樓棟每層的實際使用情況,精細到控制樓棟每層鋼筋的損耗率,進而對總體損耗率有一個更精準的控制。


BIM+二維碼在鋼筋模板精細化管控上的應用


1 精細化管控的必要性

精細化管理已經成為激烈市場競爭中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深入研究企業精細化管理,有利於企業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企業效益,增強競爭能力,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

隨著中國近幾年經濟的飛速發展,建築行業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業主對工程項目的投資控制越來越嚴格,對工程質量、安全、進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導致如今的建築企業利潤率都很低,“包工頭靠工人做工程”便取得豐富利潤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如何去提高建築企業的利潤率便成為了大家共同關注的話題。

一個項目施工中,材料費佔工程總造價的50%~60%,而鋼筋模板則佔了材料費總造價的大部分,在人工費不斷上漲的情況下,要降低施工成本,增加建築企業的營業率,只有從材料管理入手,在材料的計劃、使用控制等各個環節中,加強材料精細化管理,才能實現項目利潤最大化目標。


BIM+二維碼在鋼筋模板精細化管控上的應用

BIM+二維碼在鋼筋模板精細化管控上的應用


2 BIM技術+二維碼技術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築信息建模”的簡稱,該技術是Autodesk公司在2002年率先提出,目前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近幾年在中國發展得更是如火如荼。這項技術的出現,為一個建築的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運營階段提供了有利幫助。越來越多的建築企業將BIM技術應用到項目建設中去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困難,同時為建築企業提高利潤率。

二維碼又稱二維條碼,是一個近幾年來移動設備上超流行的一種編碼方式,,把圖片、聲音、文字、簽字、指紋等“編碼”成一個圖像,當用特定軟件拍攝這些圖像時,所有信息就會顯示出來,具有高密度編碼,信息容量大的特點。

BIM和二維碼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兩者有一個相同的特點——數據,他們之間進行數據分析比較,能夠幫助管理者進行判斷和決策,以便採取適當策略與行動。

3 管控步驟

3.1 BIM技術運用

1)利用專業的繪圖軟件(revit、廣聯達、斯維爾)構建建築物的三維信息模型,同時要確保模型的精確性,模型的質量嚴重關係到最終算量的結果。

2)利用軟件計算出樓棟每一層的模板面積和鋼筋用量。

3.2 二維碼技術運用

1)在二維碼生成平臺上生成若干二維碼並打印;

2)在鋼筋模板進場後,樓棟工長或者BIM工程師在鋼筋加工棚採集數據信息,每件鋼筋上面有銘牌號,詳細記錄了鋼筋的型號、根數等信息;(模板信息的採集方法與之相同)

3)將打印好的二維碼粘貼在每件鋼筋的銘牌號上,管理人員將鋼筋的直徑、根數、用於什麼部位和進場時間等信息輸入二維碼內;

4)工人將每天加工了多少根鋼筋的情況通過掃描二維碼填入數據信息。

4 數據分析

二維碼平臺記錄工人上傳的數據,將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結合利用BIM技術得出的數據,分析鋼筋模板材料在每棟樓層的使用情況,得出鋼筋模板在本層中的損耗率,與之預先設定的損耗率進行對比,便能體現出材料是否可控,若不可控,則在下一層施工中加強對工人的管理。

5 優勢與難點

5.1 優勢

對材料能夠更精細化管理,將總的損耗率進行細化,精確到構築物的每一層、每一個部位,及時發現材料在施工中是否存在浪費嚴重的情況。

5.2難點

1)具有侷限性,比較適合施工現場集中堆放,集中加工的材料;

2)該應用的實行對於工人來說管理更嚴,他們具有牴觸情緒,不願意配合使用二維碼數據的填寫;

3)現在勞務工人大多是45歲左右,他們對二維碼和智能手機的使用不是很熟練;

4)現場粘貼的二維碼容易丟失或者遭到破壞。


BIM+二維碼在鋼筋模板精細化管控上的應用


6 結語

材料精細化管理和BIM技術應用是如今整個建築市場的大趨勢, 將BIM技術和二維碼技術結合起來,對收集來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彙總,得出材料在施工現場每個階段、每個時間點的使用情況,更有利於材料的精細化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