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二维码在钢筋模板精细化管控上的应用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企业如何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材料的消耗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施工现场对材料的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而近年来随着BIM技术和二维码技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建筑企业利用BIM技术和二维码技术来协同施工现场管理。通过利用BIM技术+二维码技术对施工现场钢筋进行精细化管控,降低材料浪费,实现建筑企业利润率最大化。

施工企业对自己的建设项目都有着一个材料浪费的指标,传统的指标核算大多以一个月为周期,而且统计繁琐,需要现场对材料进行逐一清点,通过BIM技术+二维码技术可以时刻掌控钢筋模板在楼栋每层的实际使用情况,精细到控制楼栋每层钢筋的损耗率,进而对总体损耗率有一个更精准的控制。


BIM+二维码在钢筋模板精细化管控上的应用


1 精细化管控的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激烈市场竞争中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研究企业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益,增强竞争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随着中国近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业主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越来越严格,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如今的建筑企业利润率都很低,“包工头靠工人做工程”便取得丰富利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何去提高建筑企业的利润率便成为了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个项目施工中,材料费占工程总造价的50%~60%,而钢筋模板则占了材料费总造价的大部分,在人工费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要降低施工成本,增加建筑企业的营业率,只有从材料管理入手,在材料的计划、使用控制等各个环节中,加强材料精细化管理,才能实现项目利润最大化目标。


BIM+二维码在钢筋模板精细化管控上的应用

BIM+二维码在钢筋模板精细化管控上的应用


2 BIM技术+二维码技术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筑信息建模”的简称,该技术是Autodesk公司在2002年率先提出,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近几年在中国发展得更是如火如荼。这项技术的出现,为一个建筑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提供了有利帮助。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将BIM技术应用到项目建设中去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同时为建筑企业提高利润率。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一个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超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把图片、声音、文字、签字、指纹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所有信息就会显示出来,具有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的特点。

BIM和二维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两者有一个相同的特点——数据,他们之间进行数据分析比较,能够帮助管理者进行判断和决策,以便采取适当策略与行动。

3 管控步骤

3.1 BIM技术运用

1)利用专业的绘图软件(revit、广联达、斯维尔)构建建筑物的三维信息模型,同时要确保模型的精确性,模型的质量严重关系到最终算量的结果。

2)利用软件计算出楼栋每一层的模板面积和钢筋用量。

3.2 二维码技术运用

1)在二维码生成平台上生成若干二维码并打印;

2)在钢筋模板进场后,楼栋工长或者BIM工程师在钢筋加工棚采集数据信息,每件钢筋上面有铭牌号,详细记录了钢筋的型号、根数等信息;(模板信息的采集方法与之相同)

3)将打印好的二维码粘贴在每件钢筋的铭牌号上,管理人员将钢筋的直径、根数、用于什么部位和进场时间等信息输入二维码内;

4)工人将每天加工了多少根钢筋的情况通过扫描二维码填入数据信息。

4 数据分析

二维码平台记录工人上传的数据,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合利用BIM技术得出的数据,分析钢筋模板材料在每栋楼层的使用情况,得出钢筋模板在本层中的损耗率,与之预先设定的损耗率进行对比,便能体现出材料是否可控,若不可控,则在下一层施工中加强对工人的管理。

5 优势与难点

5.1 优势

对材料能够更精细化管理,将总的损耗率进行细化,精确到构筑物的每一层、每一个部位,及时发现材料在施工中是否存在浪费严重的情况。

5.2难点

1)具有局限性,比较适合施工现场集中堆放,集中加工的材料;

2)该应用的实行对于工人来说管理更严,他们具有抵触情绪,不愿意配合使用二维码数据的填写;

3)现在劳务工人大多是45岁左右,他们对二维码和智能手机的使用不是很熟练;

4)现场粘贴的二维码容易丢失或者遭到破坏。


BIM+二维码在钢筋模板精细化管控上的应用


6 结语

材料精细化管理和BIM技术应用是如今整个建筑市场的大趋势, 将BIM技术和二维码技术结合起来,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得出材料在施工现场每个阶段、每个时间点的使用情况,更有利于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