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絮中有病毒吗?飞絮治理相关技术产品涉及专利技术了!今年的杨柳飞絮话题有点多

杨柳岸晓风残月,说的是一种意境,而杨柳絮漫天飞舞,就比较恼人了。

马上就要步入杨柳飞絮的时节,如雪花般扑天盖地飘舞的飞絮危害不小,不仅容易引发火灾,而且会使易感人群出现鼻塞、皮肤红肿骚痒、呼吸不畅等过敏症状。而今年这个特殊的时期,飞絮上会不会沾染新冠病毒?

北京同仁医院鼻科副主任王成硕给出了答案:根据现有的研究,没有证据证明杨柳絮中存在新冠病毒

王成硕提醒,杨柳飞絮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无论是为了防止过敏还是为了防范病毒,人们出门都应佩戴口罩,做好防护。

外出后洗手,同时清洗鼻腔和面部,及时清扫外衣上的飞絮,也十分必要。

杨柳絮中有病毒吗?飞絮治理相关技术产品涉及专利技术了!今年的杨柳飞絮话题有点多

春季空中飘散的杨柳飞絮其实是杨柳雌树的种子和衍生物,杨柳树为了传播繁衍下一代,每逢春天,就“派出”这些白色絮状的绒毛,携带着种子,以风为媒,漫天飞散。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杨柳树普遍种植的北方十多个省市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有业内专家指出,飞絮是植物生理属性必然显露的自然现象,却暴露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科学性滞后的“苦果”。 园林有规划,绿地有设计,植物有配置,苗木有优劣。昔日可供绿化选择的树种相对较少,在规划设计、植物配置和选种育苗出了问题。

杨柳絮中有病毒吗?飞絮治理相关技术产品涉及专利技术了!今年的杨柳飞絮话题有点多

为了治理飞絮问题,各地园林和林业部门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试验和生产性治理工作, 有了“打针、注药、砍头(截冠)、变性,除花绝育,去雌留雄,换树更新”等手段措施。

北京的飞絮治理工作是结合绿化景观提升疏伐并更新优良乡土树种、注射花芽抑制剂和实施柳树雌株“高接换头”、适度修剪等技术措施,标本兼治。

杨柳絮中有病毒吗?飞絮治理相关技术产品涉及专利技术了!今年的杨柳飞絮话题有点多

今年,使用药剂注射树干治理飞絮的销售以及应用单位也要注意,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发布公告,称将对侵犯其杨柳飞絮治理专利产品与技术的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公告显示,“一种植物飞絮抑制剂及其用途(ZL200710177143.X)”与“一种杨柳飞絮污染的治理方法(ZL200710177142.5)”为北京园科院承担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管理中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杨柳飞絮控制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编号Y0606003040631)”的职务科技发明成果,并于2010年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技术发明专利。

(本报记者 尹玉撰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