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种植技术介绍 大葱病虫害防治方法

大葱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不仅市场需求高,也深受各位农户们的喜爱。其实种植大葱也有很多的细节,比如种子的选择,种植的方法,如何合理的施肥等等,这些问题往往都决定最后的产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下常见大葱种植方法。



大葱种子品种

种子的选择是大葱种植的最重要环节,不同的季节种适合的种子不不仅能大大提高产量,而且还能减轻各位农友的劳动时间。

1、春种秋收:一般于3~4月育苗,5~6月定植,10~12月收获,品种要求生长速度快、耐热耐雨水、产量高,可选普威明星三号、四号、明慧及新冠军等,一般不选择小叶片品种。

2、春种冬收:一般于3~5月育苗,6~7月定植,12月至翌年1月收获,品种要求商品性好、商品率高、耐低温能力强、产量高,如宇都大葱、明星二号、名门、长丰大葱、丰羽一本等。

3、夏秋种春收:一般于5~9月育苗,9~11月定植,翌年5~7月收获,品种要求耐抽薹、抗病、产量高、可延迟采收,如普威长夏、春获晚抽、名将晚抽等。

4、冬种春夏收:一般于9~10月育苗,11~12月定植,翌年5~7月收获,品种要求耐低温、耐抽薹、抗病性强、可延迟采收,如普威长夏、春获晚抽、名将晚抽、明星二号、丰羽一本等。

大葱的种植时间

葱起源于半寒地带,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喜冷凉不耐炎热,长江流域葱一般是3~4月播种,6~7月收获;也可在9~10月播种,第二年4~5月收获。这期间以没有长成的幼秧供应市场,食嫩叶为主。

一、大葱秋季种植;

第一年秋季9月上旬播种,以幼苗越冬;第二年夏季5月上中旬定植,冬前收获,窖藏或露地越冬;

第三年春季抽签开花,复季采收种子。定植时的秧苗可于5月上旬至6月下旬作为小葱上市;也可在立夏前后采用平畦丛栽(撮撮葱)或缩小行株距栽成沟葱作为秋葱供应,或越冬后作为早春羊角葱供应。

二、大葱春季种植;

早春上壤解冻以后播种,炎夏来临前作为小葱供应,或定植后当年收获作为干葱或沟葱供应。亦可越冬作为羊角葱或作为留种的种株。

三、大葱夏季种植;

多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播种,故又称伏葱。当年越冬时植株较大。易完成春化过程,翌春萌发早而且很快抽薹开花。一般接羊角葱之后上市。

如果是移栽,移栽时间要求比较宽泛一些,整个春季都可以,夏季天太热,成活率就要打折扣。

如果是以种子播种育苗,就要到二十四节气的白露前后才行,早了葱苗春季容易出苔(葱出苔以后先前的苗就会死亡,从根盘上重新发芽生长,就等于前几个月白忙活了),晚了冬前的生长时间短,很难形成壮苗。



大葱施肥技巧

1、配比协调

大葱每667平方米产量3000~6000公斤就属高产,高产大葱对氮、磷、钾养分吸收的比例约为1∶0.4∶1.3。所以在施肥的比例上,要注意钾肥的平衡供应问题。

具体施钾肥量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

其一是土壤本身的供钾能力,例如沙质土壤供钾能力低,要适当增加钾肥使用量;

其二取决于大葱的目标产量多少,在高产水平下如每667平方米产量突破万斤以上,每季大葱产出从土壤带走的钾量就多,因此,钾肥就要相应增加;

其三,其他肥料施用量,例如秸秆还田数量、氮肥施用量,如果投入大量有机肥,就可以少施钾肥,尤其氮肥的用量要适当,并且要与相应的钾肥平衡施用,才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否则,盲目投入不仅对大葱的高产无益,还会造成大葱品质下降,如葱白比例小、叶多、葱味不浓,甚至有苦味等。

2、适量施用

一般大葱种植推荐氮肥用量大约为纯氮每667平方米20~26公斤,偏施氮肥太多,再加上浇水量大,不仅浪费氮肥,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产出的大葱不耐储藏、品质下降,还会因为氮素流失,对环境产生负面效应。所以氮肥施入量要适当,在氮肥品种选择上,最常见的是尿素,但是最适宜的氮肥品种是硫酸铵,因为大葱为喜硫作物。

3、讲究方法

在大葱施肥方法上也有讲究。全程施肥要分基肥与追肥两部分。

基肥施用方法

方法一:用有机肥最好,每667平方米施4000~5000公斤腐熟优质有机肥,在整地时撒施地面,耕翻入土中。

方法二:用化肥,应施入全部磷肥,40%氮肥和60%的硫酸钾肥,品种可选复合肥或单质肥。在选复合肥时,可以选用祥云硫基通用型或专用型,不适宜高氮型复合肥。底肥的施肥深度一定要在15厘米左右。

追肥施用方法

大葱的追肥可以分2~3次进行,将基肥剩下的60%氮肥和40%钾肥,分别在盛叶期和葱白形成期的前中期作追肥施用。追肥的方法以水肥相融效果最好,切忌大水大氮冲施,否则不仅会造成肥料利用率低,而且夏天将尿素撒在地表,氮素挥发易造成熏叶烧苗。

大葱病虫害防治

大葱褐斑病发病特征大葱褐斑病又称叶尖黄萎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易从上部开始,初为水浸状黄褐斑点,继而生成梭形病斑,一般长10~30毫米,宽3~6毫米,斑中部灰褐色,边缘褐色,斑面上易产生黑色小点,即子囊壳,严重时,几大病斑融合,导致叶片局部干枯。

农业防治

①选用高脚白、三叶齐、鸡腿葱、章丘大葱等耐热品种。

②加强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防止葱田过湿,提高根系活致力,增强抗病力。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或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大葱软腐病

发病特征大葱细菌性软腐病有逐年上升趋势。一般先从茎基由下向上扩展,初侵染呈水渍状长形斑点,后产生半透明状灰白色病斑,接着叶鞘基部软化腐烂,致叶片折倒,病斑向下扩展,假茎部染病初呈水浸状,后内部开始腐烂,散发出细菌病害所特有的恶臭味。

农业防治

①增施有机肥,培育壮苗。适期卢栽,勤中耕,浅浇水,增施磷钾肥,防止氮肥过多。

②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地上害虫,减少人为伤口。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选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倍,1000万单位新植霉素3000倍或14%络胺铜水剂250倍液,视病情隔7~10天1次,连防2~3次。

大葱黄矮病发病特征大葱黄矮病又称大葱病毒病,大葱从苗期到成株均可得此病,得病株生长受阻,病叶生长停滞,叶片凸凹不平,皱缩扭曲,叶变细,叶尖逐渐黄化,叶片上有时产生长短不一的黄白色条斑或黄绿色斑驳。重病株严重矮化,叶扭曲变小、扁平,生长停止,蜡质减少,叶下垂变黄,严重者则全株萎缩枯死。

农业防治

①栽葱前除去田间杂草,剔除病苗,适时追肥浇水并注意不和其他葱类作物邻作。

②及时防除蚜虫和蓟马,选用10%百虫畏800倍,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甲胺磷1000倍混合液喷用。

③增施有机肥,适时追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抗病力。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8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或用小叶敌乳剂300倍液加绿风九五500倍喷施,隔5~7天1次,防治2~3次。

大葱炭疽病发病特征危害叶、花茎和假茎。叶初侵染呈近纺锤形、梭形至不规则斑点,淡灰褐色至褐色,斑上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严重时引起上部叶片枯死。病原属半知菌亚门毛盘孢属真菌葱刺盘孢菌,以子座或分生孢子盘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染病的假茎上越冬,靠雨水飞溅传播。

防治方法多雨年份长期遇阴雨连绵,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发病较重,一般采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0%大生600倍液在发病在发病初期喷治。



大葱的收获和贮藏技术

供越冬贮藏上市的大葱,要尽量延迟采收时间。收获过早,气温尚高,不易贮藏;而且心叶还在生长,葱白未充分长成,产量低。收获过晚,葱白易失水而松软,影响产量和品质;特别是土壤结冻,不但不便于收刨,收刨后还会因冻而腐烂。适宜的采收期为土地即将封冻前,气温下降至8~12℃,植株地上部生长明显停滞,产品已长足,管状叶内水分减少,叶肉变薄下垂时,应及时抢收。

大葱收获一般用窄深刨。收获时注意勿损伤假茎、拉断茎盘或断根面降低商品质量。收获后,抖净泥土,摊放在地内,2~3行铺成一排,原地晾半天,后把根部放齐,每5~10千克一捆,用稻草在大葱中部捆2~3道,贮藏或运输。收获时避开早晨霜冻或低温上冻时间,应在解冻后再收获,以减少叶片硬脆时收获的损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