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990年國慶節,《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開始正式實施。各方媒體都高度評價這部法律,說它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民告官”的先例。然而,現在絕大部分國人卻不知道,早在一百多年前,晚清政府就已經在上海租界內與自己治下的子民對簿公堂。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鴉片戰爭後,強盜們的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封閉已久的國門,《南京條約》讓整個中國沿海數個城市成為了通商口岸。上海城內也出現了國中之國的“租界”。租界裡的外國人帶來了一系列國人從未見過的商品,科技以及新思潮,更是帶來了中國從未有過的媒體——報紙。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這個時候,一個叫胡璋的人開辦了一份名叫《蘇報》的報紙。起初並沒有什麼特別,更因為內容不雅而被法租界處理過。後來幾經轉手,由陳範接手。改版後的《蘇報》更加接近當時的政治生活備受歡迎,迅速成長為當地比較有影響力的報紙。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當時的國內政局,清廷腐朽無能,列強虎視眈眈,強烈的危機感籠罩在每一個國人心頭。全國上下變革圖新的需求急劇增長。與此同時,清廷也開始對新事物保持鼓勵的態度。在學生群體中,思想更加激進,校方越打壓鬧得越兇。最終演變成了學潮。《蘇報》抓住這個機會,開辦了《學界風潮》專欄,連載學潮的發展和變化,其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連蔡元培,章炳麟也為其撰稿。很快,《蘇報》便成長為當時學潮,愛國學社以及教育界的機關報。

起初,清廷對此還比較寬容。但是隨著革命思潮在民眾當中持續湧動,《蘇報》言辭越來越激烈,從最初的排滿發展到公開主張革命。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鄒容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章炳麟

1903年5月,《蘇報》介紹了兩個人及他們的著作。一是章炳麟及其著作《駁康有為政見書》,另一個就是日本留學歸來的革命者鄒容及其著作《革命軍》。這兩本書公開呼籲革命並迅速風靡,終於引起清廷的惶恐。按照清廷律法要被凌遲處死,但是報紙是在英租界地盤上辦理,清廷不敢派人去租界地盤抓人。但是放任不管對於朝廷顏面尊嚴又是極大的損害。

經過幾輪協商,列強終於同意清廷抓捕鄒容,章炳麟二人。章炳麟抱定“志在流血”的決心,慷慨赴死,而原本已逃走的鄒容聽聞章炳麟被捕,不願獨自逃走,又依然返回自首。列強們雖然同意抓人,但是案件必須在租界內審理,審判形式採用西方國家法庭形式。

於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幕出現了:堂堂大清王朝,在自己的國土上,和自己治下的子民對簿公堂,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官民平等的法庭案件。

最終,章炳麟孵出來三年牢獄之災,而年僅20歲的年輕革命者鄒容則付出了寶貴的生命。蘇報案曾轟動一時,控辯雙方陳述自己的觀點,提交證據,而法官根據證據而非個人觀點來斷案,對於幾千年來習慣了官老爺一個人說了算的中國民眾來說,無疑帶來了進步的空氣,打破了皇權神聖的觀念。這樣一個史無前例的案件審理,讓眾多革命黨人和媒體發現,租界內進行輿論宣傳,可以迴避清廷制裁,從此,租界成為了反清革命人士的大本營。

也許清廷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民眾,朝廷有變法維新的決心,也在進行換政於民立憲的努力。只是可惜這樣的努力來得太晚。

《蘇報》俺,也成為了清王朝滅亡的最響亮的喪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