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艦船:德國海軍巡洋艦的建造歷程回顧(八)

德國海軍小型巡洋艦逐步發展到大型化、高航速、並改善了防護性能,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前建造的各艦仍然沿襲了羚級所採用的基本方式。

根據第二次艦隊法,德國海軍相繼建造了9級30艘小型巡洋艦,其中包括:於1903年~1904年建造了瞪羚級8號~10號艦;於1904年~1907年建造了7艘不萊梅級;於1907年~1908年建造了4艘柯尼斯堡級;於1908年、1909年建造了兩艘德累斯頓級;於1909年-1911年建造了4艘科爾堡級;於1912年建造了4艘馬格德堡級;於1914年建造了兩艘卡爾斯魯厄級,於1914年、1915年建造了兩艘格勞登茲級;於1915年建造了兩艘威斯巴登級。

世界艦船:德國海軍巡洋艦的建造歷程回顧(八)

從瞪羚級到德累斯頓級,主機為往復式蒸汽機,而從不萊梅級到德累斯頓級,各級均有一艘艦採用試驗性渦輪發動機,據此結果,從科爾堡級開始全面採用渦輪發動機。科爾堡級的主炮採用了新型的105毫米45倍徑速射炮,裝備數量增加至12門,以後的小型巡艦也基本沿用這種配置。

此後,馬格德堡級添加了防護甲板並在兩舷水線附近施以裝甲防護。其以後各艦也採用了這種防護方式,這一點與當時其它各國的輕型巡洋艦有所不同。另外,小型巡洋艦從該級開始具備水雷佈設功能,搭載100~120枚水雷。另外,從卡爾斯魯厄級開始一部分主鍋爐採用重油專用型鍋爐。

世界艦船:德國海軍巡洋艦的建造歷程回顧(八)

從格勞登茲級開始,後部的兩座主炮改為沿中線疊放式配置的方式,從而增加了單舷方向的主炮數量,但前部的兩座主炮仍與以往同樣採用並列配置的方式。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國海軍的小型巡洋艦與裝備了152毫米主炮的英國巡洋艦交戰時明顯處於劣勢,因此意識到加強主炮火力的必要性。如此一來,從威斯巴登級開始採用150毫米主炮,裝備8座,只有後部的兩座主炮為疊放式配置,其它則配置在兩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