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市聚焦“四为四高两同步”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重振原平雄风 再铸原平辉煌

——原平市聚焦“四为四高两同步”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原平市聚焦“四为四高两同步”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全景

原平市聚焦“四为四高两同步”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重点单位、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原平市兴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车间一角。

原平市聚焦“四为四高两同步”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国家生物天然气及有机肥试点项目点火投产。

原平市聚焦“四为四高两同步”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原平市2020年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活动仪式。

原平市聚焦“四为四高两同步”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大美原平之夜,灯光璀璨,流光溢彩。

书写“搭台唱戏再出发”生动答卷

回眸过去一年,亮眼成绩单,满满获得感。

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握正确方向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坚持“读原文、悟原理、谈体会、搞调研、作交流”的“五步学习法”,市委班子成员带头讲党课、带头宣讲新思想,辐射带动全市上下掀起学用高潮。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和“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建立“1383”工作机制,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四个扎实一个严肃”和具体政治任务落地见效。持续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功接受省文明办考核验收。组织开展“市委问政”活动,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受到省市肯定。

二、围绕转型升级,奋战“五大主战场”,综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聚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省级开发区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革命、平台建设“五大主战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成土地流转17.5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2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00余家,“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55个,设施蔬菜达1.3万亩,全市粮食总产达7.18亿斤。实施整沟治理项目11个,完成投资1.28亿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了省级清产核资验收和忻州市整体验收。打造经济发展主引擎,加快开发区建设步伐。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开工项目12个,累计入驻企业达到80个。大力开展“三化三制”改革、“僵尸”企业和闲置土地清理,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探索资源型经济转型模式,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实施“四能三气”项目8个,总投资达54.8亿元。列入国家试点的神沐新能源生物天然气及有机肥生态循环利用项目投产达效。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美丽宜居城市。永兴北路竣工通车,项目荣获山西省市政金杯奖。文殊东街一期和7条小街巷改造完工,前进东街东拓工程开工。完成天然气及供热老旧管网改造、范亭广场提质等工程,城市宜居度进一步提升。总投资2.1亿元、总里程210公里“四好农村路”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搭建投资兴业平台。实施国家和省级试点示范项目15项,争取资金7386万元。创建“民企100急诊平台”,打通了服务民企的快捷绿色通道。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顺利完成了审批体制机制重构、首批划转清单设置,政务中心大楼和数字政府建设同步推进。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53个项目进入办理流程。启动原平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原平市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聚源液压机械有限公司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晋兴板”挂牌,实现原平市民营企业资本市场融资“零”的突破。

三、保持战略定力,打好“五个硬仗”,发展基础得以夯实

坚决打好项目建设、脱贫攻坚、生态保护、财税改革、民生保障“五个硬仗”。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组建重大项目谋划建设总指挥部和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公路建设3个分指挥部,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经理制、一线工作法、集中调度法,以专业化平台推进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全民招商,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先后举办原平在京青年才俊代表座谈会和珠三角原平商界精英代表座谈会,赴京、沪、广、深等地开展推介对接活动20余次。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177亿元,其中开发区签约项目12个,全部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开工。拓宽精准扶贫路径,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战。坚决落实“四个不摘”重大要求,建立返贫预警机制。804户五保贫困户陆续入住康馨敬老院。加快移民小区配套设施建设,4个安置点入住率达到70%。27个整村搬迁扶贫项目基本完成。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96个。支持和鼓励企业承担扶贫帮扶任务。神沐新能源公司创建了能源革命与生态扶贫相结合的“三个一”模式,扶贫成效明显,得到忻州市领导充分肯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我们坚持环境治理与问题整改一起抓,开展违法排污大整治“百日清零”行动,完成50家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淘汰建成区10吨以下燃煤锅炉92台。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及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察交办问题的整改。积极推进“整沟治理+生态修复+绿色矿山创建”,实施了9个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充分运用财税杠杆,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撑。成功改制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实行市场化运营,融入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助保贷”帮助7户企业解决资金2976万元。加强财政支付核算平台建设,实现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全市联网。坚持减税降费与依法征管同步发力,累计减免税费2.56亿元,税收大起底查补税费1.07亿元。全年完成非税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52.8%。聚焦群众利益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振兴教育十三条意见》,成立“范亭基金会”,27所中小学完成了去行政化改革。实施“名校+”战略,组建实验、实达中学领衔的两大办学联盟,引进怀仁七中办学资源,增强了原平教育事业发展的活力动力。深入推动医防融合改革。强化落实“三保险、三救助”保障机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总投资6620万元的市中医院门诊住院楼完成主体工程。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原平果商大会、首届中国·原平自行车公开赛、第11届梨花诗歌艺术节。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增至4处。天涯山4A景区通过验收。低保提标工作落实到位,贫困户低保、五保兜底保障3549户5129人,救助困难群众2428人。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全市5家养老机构共收住老人362名。新建10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并投入运行。

四、全面从严治党,自觉对标对表,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强化“三基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圆满完成党政机构改革,市直党政机关科级领导职数减少49名。出台了《关于持续引深“三基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压实基层党建责任。扎实推进并村简干,撤并行政村144个,精简村干部680名。全力开展“基层党建巩固提升年”活动,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53个,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总数的83%。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16个社区活动场所全部提档升级。投资17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了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北城街道城西社区法治建设得到司法部的高度评价。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结合党政机构改革,全年共调整干部432人次,其中提拔“80后”科级干部62名、“85后”全日制本科学历科级干部18名,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班子活力。着力提高各级干部“八种本领”,组织4批210人次赴名校进行专题培训,组织27个部门的“一把手”参加了法律法规考试。创新反腐防腐机制,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制定反腐败工作例会制、反腐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案情通报制、线索移送制等,印发了《落实“三重一大”实施办法(试行)》。坚决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6件92人,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43件184人。切实用好问责利器,党内问责88件。全年涉纪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4.2%,越级信访量下降32.3%,全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台了《原平市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方案》。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2个、恶势力团伙1个,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57件。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高陡边坡隐患排查、护林防火专项督查和安全生产大检查“三大行动”。全市生产安全死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进京非访实现“零登记”,重大敏感节点实现“零非访”,社会大局稳定向好。先后荣获“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县”等省级荣誉10项、“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3项。

坚持两统筹 冲刺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及忻州市委发展战略,紧扣“项目为王”,抢抓“项目化”机遇,瞄准“重振原平雄风,再铸原平辉煌”目标,落实“要干就干一流,要做就做最好”要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对标前行、苦干实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三大战役”,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完胜,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坚持转型为纲,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一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依托新石清洁能源、励通煤业等企业,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依托新石机械、山西冠荣、润达机电、中铁十二局等企业,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产业;依托兴胜机械、佳诚液压等重点企业,发展煤机智能制造产业;加快5G网络布局和普及应用,年内建成基站108座,城区实现5G全覆盖,发展数字产业。二要做强特色潜力产业。立足原平基础条件,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把特色做特、优势做优。三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落实煤矿“减”“优”“绿”,推进煤炭绿色开采,提高先进产能占比,推动神达原宁煤业重新审批后开工建设,争取在建的神达卓达煤业年内试运转。全力推进同华轩岗二期项目。四要做强做大开发区。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开发区规划修编。保证“标准地”供应,做到“地等项目”。打造煤机智能制造、现代煤化工、节能环保、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年内争取实现3到5家重大标志性、牵引性项目落地。五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潜力的民营企业,推动企业成为“原平制造”的引领者。

二、打好三大战役,冲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一是坚决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统筹、两不误、两促进、两手硬。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各类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二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做好“两类户”跟踪帮扶,健全完善精准扶贫保障机制,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深化整村搬迁后续扶持。全面落实“四个不摘”“四个不减”,坚持“三个新增”“三个保障”,配合做好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开展脱贫攻坚问题“三个专项行动”。三是坚决打好项目建设大会战。紧扣“项目为王”,围绕产业转型、基础设施、民生改善、改革创新“四大类”项目,按照“四大类七个一批”行动方案,实行分类指导、梯次推进。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延伸“四能三气”全产业链。积极推动集宁—大同—原平高铁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忻州—原平城际快速道路建设。加快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努力形成经济增长的连环效应。

三、统筹城乡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要优化新型城镇化格局。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上与五台山机场、大西高铁、忻州城区延伸对接,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轩岗镇和崞阳镇二个副中心、大运线和国道108线二条轴线”的市域城镇空间格局,在忻定原一体化中彰显原平位置。二要增强城市承载功能。以原平城区为核心,积极推进“大县城”建设。加快公益性文化场馆建设。重点抓好前进街东拓西延,打通内循环、实现大循环,着力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以集镇建设为延伸节点,构建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城乡发展新格局。三要推进乡村振兴。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前提下,推动调产面积扩大到37万亩。发展杂粮、特色果蔬、畜牧业、中药材等产业集群,打造设施农业、新品种、有机旱作农业、农业生产托管、新技术推广应用、标准化养殖六大示范片区,创优同川酥梨、南阳大蒜、麻港核桃、石鼓小米、神头大葱、双惠育种六大品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建设农业强市。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在西镇乡建设高标准农田2.24万亩。

四、深化改革创新,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

一要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加快山西燃气产业集团LNG应急储气调峰中心建设,推动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项目,持续增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抓好山西神沐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试点工程,促进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开展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试点;加大焦炉煤气制甲醇、氢气及费托油蜡、粗苯精制等的开发力度;推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为北方地区冬季绿色供暖探索新路径;争取“新能源+储能”试点。二要深化企业改革。加快驻地央企、省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完成资金到位企业职工家属区维修改造移交工作。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完成境内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抢抓国家和省的政策机遇,对“僵尸企业”实行出清,推动立科、矿机、原钢等企业在招商引资、盘活资产、转型发展上做文章。三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积极培植税源,不断巩固财政增收基础;强化重点企业、行业和重点环节的征管措施,建立欠税预防和风险管理机制,挖掘增收潜力,堵塞征管漏洞,确保应收尽收;持续加强预算管理,保证和扩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要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积极推进企业和社会团体标准制定,围绕“中国好粮油”石鼓小米的农机作业、佳诚液压的新技术研发以及新能源开发做文章,引导企业在有机旱作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行业领域,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增强品牌经济集聚效应。五要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运营体制改革。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基础上,加快改革进度,切实提升我市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水平,破解城乡污水处理突出问题。六要厚植创新生态。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高品质新家园

一要抓实水污染防治工作。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成滹沱河入河1.58公里净化工程、界河铺水站收尾工程、污水处理厂出口至滹沱河8公里的清淤治理工程,推进崞阳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认真落实“河长制”,加强滹沱河流域水环境监管,完成全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工作。二要抓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城乡清洁取暖替代工程,建成区及城乡接合部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100%,国、省道及旅游线路两侧经营性门店全部清洁化替代,淘汰市域内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继续开展重型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车辆检测治理;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加强无组织排放治理和工业炉窑治理;抓好全市范围秸秆禁烧、禁放爆竹等方面的工作。三要抓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对原钢、原化等重点企业的污染地块进行风险管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提高绿色有机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设。四要抓实生态修复工作。统筹山水林田系统治理,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整沟治理、绿色矿山创建。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落实创业就业培训扶持政策,建设“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认真落实《深化改革振兴教育“十三条”意见》,通过范亭中学的示范引领,实现教育全面振兴。加强阵地建设,保障文化活动场所有效供给。实现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繁荣发展体育事业,进一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深化殡葬管理服务改革。

要干就干一流,要做就做最好。2020年,原平市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山西省委、忻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项目为王”,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以一流业绩打造原平新优势新动能新形象,重振原平雄风,再铸原平辉煌,努力创造原平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原平市委宣传部供稿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