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僅次於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女王

作者|烏蘇懷亞之夜

圖片|網絡

阿加莎:僅次於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女王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誰?

影響力僅次於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女王。

著名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無人生還》《尼羅河上的慘案》的原著作者。

雖然幾乎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但作品銷量多達20億本,排在前面的是莎士比亞的著作和《聖經》。

活到85歲,經歷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有過兩段婚姻。

一生自得其樂,正如她1965年所說:“我感到滿意,我想做在事都做過了。”

阿加莎:僅次於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女王

1.童年

“回首往事,我認為最愉快的時刻往往是平日裡寧靜的片刻。”

1890年9月15日,阿加莎出生於英國的阿什菲爾德,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有哥哥和姐姐。

在阿加莎看來,父母的結合是“一樁幸福美滿在婚姻”。母親從10歲開始就死心塌地愛上了大她幾乎一輪的表哥,一輩子相親相愛,是典型的維多利亞式愛情。父親終生帶著母親送的繡花錢包,足見其深情厚誼。

父親是英籍美國人,繼承了祖父的一筆財產,家境富裕。此外,是一家板球俱樂部的負責人。他性格隨和,廣交朋友,傳聞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的母親在年輕時也和他有過羅曼史;去世後收到來著世界各地的信件。

阿加莎:僅次於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女王

在父親的庇護下,阿加莎的童年無憂無慮,家裡充滿了快樂氛圍。這也是她一生心心念唸的回憶。

母親是純正的英國人,因小時候有過一段被遺棄的經歷,生性憂鬱,缺乏自信,時常懷疑別人對她的愛。

母親在子女的培育模式上與眾不同,對阿加莎影響深遠。她將哥哥、姐姐送到英國最頂級的公學就讀,又突發奇想把小女兒阿加莎留在身邊,不讓其在8歲前接受正規教育

所幸,阿加莎5歲時在家裡學會了閱讀,從此迎來文學的啟蒙。她對兒童讀物痴迷,最喜歡的是一本叫《純潔的紫羅蘭》的小書,也喜歡大人禮拜天帶她去教堂翻閱聖經故事選。

2.變故

“父親去世後,生活就變成了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

阿加莎11歲的時候,父親病逝。家裡一下失去了依靠,阿加莎就此走出了無憂無慮的兒童時光,進入現實的世界。而且,由於父親的經紀人不得力,財務狀況並不樂觀,祖父留下來的遺產不翼而飛。

一家人籠罩在悲痛中,尤其是母親。父親臨終前給母親寫了一封信,裡面提到:“你讓我的生活完全不同,你是天下最好的妻子,光陰荏苒更加深了我對你的愛。你給我的溫柔、你的愛和你的體貼讓我感激不盡……我最親愛的你,我們不久就會重逢了。”

之後,姐姐出嫁,哥哥從軍,家中剩下一老一小相依為命,阿加莎開始慢慢走向成熟,徹底告別童年。

儘管環境在變,不變的是阿加莎熱衷閱讀的習慣。喜歡的書籍不少,包括亨提、斯坦利﹒威曼、凡爾納、莫里斯﹒休特利的作品……法文版大仲馬的著作尤其讓她著迷。

阿加莎:僅次於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女王

與此同時,母親認識到阿加莎應該去巴黎深造。阿加莎永遠記得五歲時見到姐姐從巴黎學成歸來的風光場景。出於對她的崇拜,阿加莎首先想到的是去姐姐就讀過的學校學習。

再後來,姐姐的突然離世讓她徹底長大。這是她人生第二次最傷心的時刻。

在年老的時候,女婿不幸在戰爭中犧牲

所有這一切的遭遇,阿加莎都挺過來了。

對一位成功的作家而言,人生曲折的歷程,經過變故之後的複雜情感,也許是寫作豐富的養料。

3.職業

“我始終不善辭令,這也許是促使我從事寫作的原因之一。”

相比姐姐的聰明伶俐,阿加莎從小屬於反應比較慢的類型。她不太喜歡說話,寫作成為她與世界交流的有效方式。

姐姐是她寫作的引路人。出嫁後,姐姐每次回家小住,是阿加莎最愜意的時光之一。她總是拉著姐姐給她講故事,並第一次聽到了福爾摩斯的故事——《藍寶石迷案》。

事實上,姐姐婚前曾在當時非常著名的《名利場》雜誌發表過許多短篇小說。婚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也從事戲劇創作,作品《債權人》曾在皇家劇院上演。此外,姐姐還是一位優秀的業餘演員。

在姐姐的影響下,11歲的阿加莎發表了一首關於電車運行的詩歌,內容如下:“電車通行頭一遭 招搖過市多榮耀 太平一日都不到 就已傳來新情報”。

儘管如此,成為作家是她當時不敢想的奢望。

她喜歡打網球和板球,只是並不足以成為職業。

況且,作為姑娘,她和她的夥伴心目中只想著擁有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

阿加莎:僅次於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女王

在巴黎學習期間,阿加莎主修音樂,包括鋼琴和聲樂。畢業前夕,一位專業人士給了建議,認為她缺乏公開表演的天賦,容易怯場。因此,成為職業鋼琴家的想法也就不了了之。

後來她也承認,自己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上臺之前我十分緊張,不同於往常的緊張。當我在琴凳上落座時,一種無力的感覺像潮水一樣吞噬了我。我彈錯了音,節奏也亂了,分段處理得生硬笨拙——簡直是一團糟”。

對於職業道路的選擇,她的觀點是:“假如你所追求的東西是不可企及的,那就最好接受這一點並另闢新路,不要糾纏在懊悔和妄想之中。”

4.婚姻

“婚姻的意義不僅僅是擁有一個愛人,我持有一種老式的觀點:尊重是必要的。”

阿加莎從小就對異性有強烈的好感。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她在四歲時就墜入情網,喜歡上了哥哥的朋友。她渴望愛情,也渴望依賴男人的婚姻生活。

對於婚姻,阿加莎無疑是傳統的。她和她的朋友們都覺得:“我們渴望愛情,希望得到關懷、珍重和讚揚,希望可以盡情地做我們想的事情,同時也把丈夫的生活、事業及成功作為我們引以為豪的職責,擺在生活的首位。”

阿加莎一生經歷了兩段婚姻。

阿加莎:僅次於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女王

1912年,與年輕的少尉在一次舞會上相識。之後相互吸引、結婚生子。在這期間,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丈夫身赴前線,她也成為一名醫院的志願者。經過兩年的學習,她從病房護士變成藥劑師。也就是在此時,她開始醞釀寫偵探小說。在被退稿幾次後,《斯泰爾斯的神秘案件》得以出版。只是簽下了不平等合同,前五部作品必須交給該公司,稿費並不高。

第一段婚姻一度是快樂的,生女,出書,和丈夫周遊世界。但後來丈夫沒有參加母親的葬禮讓阿加莎非常失望,更何況他還喜歡上了別的女人。她一直覺得丈夫的突然冷漠是不忍心傷害,但最後不得不承認他的絕情。最終,離婚收場。

正在她傷心欲絕之時,阿加莎來到中東旅行,並在伊拉克的烏爾結識了第二任丈夫——一位年輕的考古學者。年紀比阿加莎足足小了14歲,而且與她的外甥竟是大學同學。

阿加莎:僅次於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女王

在1930年,這樣的姐弟戀還是有社會壓力的。毫無疑問,阿加莎在愛情面前選擇了勇敢,第二段婚姻也最終得以圓滿。

她對第二任丈夫讚賞有加,在他身上看到了樂觀的生活態度,對事情永葆希望。而且,由於工作性質不同,彼此是互補的。阿加莎說:“我很淺薄,他卻是陽春白雪,但我們能相互補充對方之不足。”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神秘的別墅》在炮火中完成,揭露馬普爾小姐的最後一案。這是阿加莎為了獻給第二任丈夫的作品。

阿加莎:僅次於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女王

5.故鄉

“阿什菲爾德對我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就是我的人生根基,是我的避風港,是我的歸宿,我因此而不會覺得沒有根。”

阿什菲爾德是阿加莎的故鄉,也是她一生魂牽夢繞的地方。“我做的夢……永遠都是阿什菲爾德”,阿加莎說。

她幸福的童年在那裡度過,尤其是父親在世的時候。因此時不時會回去尋找幸福的回憶。

父親去世後,阿加莎和姐姐強烈要求留下故居,儘管家裡為此付出了一筆巨大的費用。她認為,儘管念舊是愚蠢的,但阿什菲爾德的故居給了一些值得珍視的東西:回憶的寶藏。

後來,故居面臨拆除,這讓她遺憾無比;最終,兒時的房子變為廢墟,也成為阿加莎的一個心結。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她回去做了告別。目睹面目全非的故居,也開始釋懷。

“阿什菲爾德曾經存在過,可是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存在過的會永遠存在下去,阿什菲爾德,它永遠在我的回憶裡,而我不會再感到痛苦”,她在歷時二十年完成的自傳中如是說。

阿加莎:僅次於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女王

6.結語

阿加莎的一生著作等身、充滿傳奇,對於成長、戀愛、婚姻、生活、寫作、遊歷等都有獨特的見解,她的人生無疑是功成名就的。不妨總結一下其成功之處:

  • 一生自得其樂,聽從內心的想法。

在早期的歲月,甚至成名之後,她都不敢相信自己在從事作家這個行當。只是順從自己的內心,在寫作中獲得一些樂趣,並樂於接受現狀。她認為,凡事只要享受樂趣就好;胸懷理想,但千萬不要過去急功近利。

我們總在說,現在有趣的靈魂太少。阿加莎告訴我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持續前進的動力。只有內心是快樂的,才能作出真正走心的選擇。成功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長期的累積需要以獲得快樂為源泉。

阿加莎:僅次於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女王
  • 一生不斷嘗試,堅持不懈終有所獲。

阿加莎擁有廣泛的興趣,可以說才華橫溢。除寫作外,網球、板球、游泳、畫畫、音樂、歌劇等領域均有涉獵。只要是喜歡的東西,她都努力去嘗試;直到意識到無法作為職業進行下去,便會理性退出。

其實,在我們每個人年輕的時候,又何嘗不是對自己從事的職業產生過疑惑,面臨何去何從的選擇。阿加莎告訴我們:趁年輕,想做就做,但不要執迷不悟,要適當進行客觀評估。

  • 一生筆耕不輟,痴迷寫作鑄就傳奇。

阿加莎的一生並不容易,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家庭起起落落,婚姻也非一帆風順。幸運的是,寫作這件事是她一直未放棄的,從孩提時期受姐姐的影響開始寫詩,到在戰爭中構思處女作,再到後來一年寫一本書,她一直醉心於這一愛好、職業。

為了一氣呵成完成一部作品,她可以三天三夜不停筆;無時不刻都在構思作品,靈感來的時候,飯桌也可以是寫作的地方。

阿加莎告訴我們:一生只做一件事,離成功會更近一些。儘管可能面臨選擇,但以樂趣為支撐,持續專注下去,一定會有所作為。

阿加莎:僅次於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女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