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知識」個稅退稅怎麼辦理?

個稅彙算清繳退稅給個人還是公司?

我國個稅史上首次年度彙算清繳開始了。

隨著山東、河南、湖南、重慶等多個省市個稅年度彙算手機辦稅功能的開通,很多納稅人已經通過手機辦稅APP查尋到了可退稅金額,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也有的納稅人需要補稅。

個稅彙算清繳退稅給個人還是公司?

個稅彙算清繳退稅是退給個人的!

個稅彙算清繳,你是需要退稅還是補稅呢?

2日,山東百丞稅務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董華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對退稅和補稅的幾種情況進行了分析。


「財稅知識」個稅退稅怎麼辦理?


為何要個稅彙算清繳

個人所得稅法於去年修訂之後,個稅的計算方法發生了改變。“原來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4項收入,合併為綜合所得收入,按年計算個稅。”董華說。

他介紹說,除了工資薪金外,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平時在取得收入的時候,是進行預繳稅的。在個稅彙算清繳時,這4項收入要並在一起,按照3%-45%的不同超額累進稅率進行計算,就有可能出現少繳或多繳的情況。少繳的要補,多繳的要退。

具體計算公式為:2019年度彙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年已預繳稅額。


「財稅知識」個稅退稅怎麼辦理?


專項附加扣除沒申報的會退稅

在年度彙算清繳時,哪些情況下會出現退稅?

“通過個稅彙算清繳我能退稅90元。”日前,濟南公司職員小陳查詢手機辦稅APP後欣喜地發現。

原來,小陳2019年領取工資1萬元,在繳付“三險一金”後,預繳個稅90元,其他月份工資只有4000餘元。“像這種全年綜合所得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稅的,可以退稅。”董華分析說。

在兩處以上單位取得工資收入,計算不一致的,或者年度中間入職的,也有可能造成退稅的情況發生。董華舉例說,比如,去年夏天畢業的大學畢業生小王,2019年工作不滿一個年度,每個月收入5000元,全年總收入不足6萬元,也無須預繳個稅。在年度彙算清繳時,就可能出現退稅的情況。

另外,董華提到,2019年度有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申報扣除的,也會出現退稅的情況。

例如,濟南白領小劉月入1萬元,除去個人繳付的“三險一金”後,假如全年預繳個稅1080元。小王有兩個上小學的孩子,按規定可以每月享受2000元(全年24000元)的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但因其在預繳環節未填報,使得計算個稅時未減除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

在今年的年度彙算時,小王將子女教育這項專項附加扣除進行了完善,可補充扣除24000元,扣除後全年實際應納個稅360元,按規定小王可以申請退稅720元。

年終獎計稅有講究

還有一種退稅情況是,納稅人年底選用了年終一次性獎金這種方式,但是在彙算清繳時發現,整體年綜合收入不高,使用年終一次性獎金反而造成了多繳稅,這種情況也可以申請退稅。

根據規定,個稅改革過渡期,在2021年12月31日前,年終獎個稅有兩種計稅方式可選擇:一種是不併入綜合所得,單獨計稅;一種是併入綜合所得,按照綜合所得稅計算應納稅額。同樣的情況下,這兩種方式計算出來的繳稅額會有差別。所以,在董華看來,是否選擇合適的計稅方式決定了能否合理節稅。

董華還從企業年終獎發放的角度,特別提到了一些關鍵的臨界點。企業給員工發年終獎,存在多發獎金、員工到手反而更少了的情況。

這是為什麼?董華舉例說,比如,從員工到手的數額看,15萬元反而不如14.4萬元的年終獎多。因為,對於年終一次性獎金來說,14.4萬元是個臨界點,14.4萬元可以享受10%的稅率,多1元,稅率就會變成20%。如此一來,企業付出的成本高了,實際到員工手裡的錢反而少了。

在他看來,從這個角度說,企業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發放應注意避免這些無效區間。

“給員工發百萬年終獎,還不如發96萬獎來得實惠。因為96萬應繳稅率是35%,而100萬就要按45%的稅率繳。”一家大型企業的財務人員也向經濟導報記者印證了上述無效區間的觀點。


「財稅知識」個稅退稅怎麼辦理?


大病醫療花費記得申報扣除

董華特別提到,納稅人如果在2019年有大病醫療花費,在彙算清繳時記得申報扣除。“大病醫療最高可申請8萬元。”董華說。

根據改革後的稅法,在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方面,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藥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範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彙算清繳時,在8萬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董華還提醒說,企業年金、商業健康險、捐贈等,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的,在彙算清繳時,都可以申報扣除。這些扣除申報後,就會產生退稅。

個稅的彙算清繳也存在一些需要補繳稅的情況。根據規定,綜合所得年收入超過12萬元且年度彙算補稅金額在400元以上的納稅人,才需要辦理年度彙算並補稅。如果是屬於應當補稅的,辦理年度彙算是義務。年度彙算申報後,應在2020年6月30日前補繳稅款。

“退稅可以放棄,但是補稅必須辦。否則,個人的誠信記錄會受影響,同時還會面臨補繳、加收滯納金的風險。”董華提醒。

快來看看該怎麼操作!

第一步:準備申報

下載【個人所得稅 APP】,打開APP後,可從以下入口進入年度彙算:

①首頁【常用業務】—【綜合所得年度彙算】;

②首頁【我要辦稅】—“稅費申報”【綜合所得年度彙算】。

進入申報界面後,填報方式有【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 和【自行填寫】兩種選擇。為了方便申報,推薦大家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稅務機關已按一定規則預填了部分申報數據,大家只需確認即可。

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開始申報】後,系統提示【標準申報須知(使用已申報數據)】,點擊“我已閱讀並知曉”,開始年度彙算申報。

第二步:確認信息

此處需要對個人基礎信息、匯繳地、已繳稅額進行確認。

注意

【什麼是匯繳地?】

納稅地點決定了納稅人的主管稅務機關。該稅務機關負責納稅人年度彙算相關納稅服務與管理,需準確填寫。您可按以下順序依次選擇:

Ø 任職受僱單位所在地如您有兩處及以上任職受僱單位,可選擇其一填寫。

Ø 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

【我選擇彙算清繳地後可以變更嗎?】

2019 年度彙算申報表提交後,一般情況下不可以變更彙算清繳地。

第三步:填報數據

確認預填的收入和扣除信息無誤,可直接點擊【下一步】。

【如何填報勞務報酬?】

如有勞務報酬,可在“收入和稅前扣除”界面點擊“勞務報酬”進入相應界面進行填報。

點擊“勞務報酬”右側箭頭,進入勞務報酬頁面。點擊右上角“新增”後, 可選擇【查詢導入】或者【手工填寫】本人取得的勞務報酬。

其中,【查詢導入】方式,可逐筆明細展示您本人納稅年度內勞務報酬扣繳申報記錄。您逐筆對照、選擇添加後,即可完成該項目的填寫。

第四步:計算稅款

數據系統將自動計算您本年度綜合所得應補(退)稅額。

如有減免稅事項,可以在進入【減免稅額】界面後,點擊【新增】增加相關信息。

【什麼人可以享受稅款減免?】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減徵個人所得 稅,具體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並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Ø 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

Ø 因自然災害遭受重大損失的。國務院可以規定其他減稅情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五步:提交申報

確認結果後,點擊【提交申報】即可。

第六步:退(補)稅

01.如存在多預繳稅款,可選擇【申請退稅】。

點擊【申請退稅】後,納稅人需選擇退稅銀行卡。如前期已添加過銀行卡,系統將自動帶出已填銀行卡信息。您需新增,點擊【添加銀行卡信息】—【確定】。

02.如存在少預繳稅款,則需要補稅。

如您綜合所得年度彙算需要補稅且不滿足免予彙算條件,則需點擊【立即繳稅】, 選擇相應的繳稅方式完成支付即可。

03.若符合免予申報條件的,則無需補稅。

如您綜合所得年度彙算需要補稅但滿足免予彙算條件,則在稅款計算後,申報界面直接點擊【享受免申報】即可,無需繳納稅款。

【什麼補稅情形可免予辦理年度彙算?】

如您2019年度取得綜合所得時已依法預繳了個人所得稅,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可免予辦理年度彙算:

Ø 2019 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合計不超過 12 萬元;

Ø 2019 年度應補繳稅額不超過 400 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