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问题了,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父母的问题?

孩子出问题了,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父母的问题?

这两年,一直接到很多的咨询,咨询的问题大同小异。


孩子不愿意做作业的;大学毕业在家啃老的;读高中的孩子不愿和家长交流的;离家出走的;早恋的;精神失常的。如此种种,更有甚者,还有割脉自杀的。


到了这个时候,很多父母都不知所措。只能到处学习和咨询专家。现在各种家庭教育的课程非常多,学习了有用吗?有用但又好像没用,为什么呢?


其实,孩子的问题,根本的原因还是父母的问题。现在的课程主要是教导父母如何解决孩子的问题,没有触及到家长的问题。


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承载了太多父母的梦想。这种家庭,一定有个虎爸虎妈,常见的情况是:夫妻都很忙,工作压力很大,夫妻有一个非常关心孩子的成长;没有自我价值认同的全职妈妈;单亲家庭。


共同的特点:把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最好的留给孩子。


学区房、兴趣班、海外游学......


总觉得只要给了孩子最好的,就一定能有出息,脸上有光,足够有面儿。


父母在孩子面前,花钱是最大方的,希望尽自己能力给孩子最好的。


我甚至见过不少朋友,孩子还齐膝高,就带着去孩子“未来的目标大学”游玩。


其实,每个孩子的天性和天赋是不一样的。


为人父母的,总希望用自己理解的好,强加给孩子。


这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孩子不需要这些。就像我之前《是我们要,还是孩子要!》文章中说到,由于家长的需求主宰了孩子的天性,孩子不快乐;由于孩子的天赋得不到重视,不善于数理化的孩子泯灭于大众之中;同时孩子学习效率低;大多数孩子表现为叛逆。


叛逆、啃老、高分低能、精神失常的多产生在这样的家庭。

孩子出问题了,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父母的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不够,放养的孩子喜忧参半。这种家庭的父母,一般两种极端,一是根本对小孩不管不顾,注重自己的事业和享乐;另一种是没有这样的意识和认知,或者在父母的认知里面孩子就该放养。美名其曰自由发展。


共同的特点是:对孩子放任不管,玩手机看电视,作业完成的好坏,学习成绩怎样一概不管。


父母给了孩子充足的成长空间,但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监督。在孩子的自律能力、辨别事物好坏的能力、自信心等能力没有建立起来前,过早的放养孩子,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这样的孩子表现为:社交能力强、灵活、胆子大等。但是一般学习不爱学习、没有礼貌、自律性差。甚至有的孩子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表现的特立独行、大声说话、行为怪异,以获得父母和孩子的重视。


这样的教育方式下的孩子:学习差、早恋、早熟、老师眼中的坏学生等等


夫妻关系不好,影响孩子成长。这种家庭,经常吵架。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和爱,孩子变得非常乖巧、懂事,或者行为乖僻。


我接触过很多的夫妻,大多数的夫妻关系非常微妙。夫妻关系还不错,但是缺乏交流(这里的交流说的是,夫妻平时不针对某件事的聊天),缺乏身体的接触,很多夫妻平时没有拥抱、牵手。这样的夫妻关系值得堪忧。孩子在父母身上看不到爱的流动,孩子也就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还有些夫妻在孩子面前,抱怨另一半的种种不是。殊不知这是对孩子的最大伤害。


这样的孩子,学习上表现出两种极端:一是学习优秀,希望早点离开这样的家庭。一种是学习较差,放任只留。长大后婚姻一般不会太幸福,同时自信心不足、社交能力差、早恋、孤僻、宅男宅女,甚至可能精神失常。


总之,孩子的问题,真的不能简单的看成是孩子的问题,问题的根本在于父母自己。


孩子问题的解决,请从父母自己开始。


首先,夫妻关系好,让爱在家里流动起来。夫妻放下手机,每天交流半小时。每天有些互动和拥抱,也可以借助媒介,如植物精油,互相按摩来点有益的身体接触哦!

请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要把所有的关注都放到孩子或丈夫(妻子)身上。孩子承载的是他自己的梦想,不是父母的梦想。我们只需要引导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梦想。全职妈妈和单亲妈妈,可以尝试回归到社会和自由职业中去,去寻找个人的价值和灿烂。


孩子的教育其实并不是很高深的学问,需要的是父母的自我价值实现,父母关系的和谐基础上的,合理引导和监督。


一句话“自然养育,静待花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