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慍,學而時習,有朋遠方(我的竊讀筆記)

孔子在論語當中的首章首句就強調過一句話,它叫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而不慍,學而時習,有朋遠方(我的竊讀筆記)

學習並且經常的複習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按照朱熹在四書中的解釋,學而時習的習是指實踐練習的意思,他的意思是幼鳥在白天晨光喜威之時,正是而非逝者翱翔的樣子這叫學而時習,並不是學習並經常複習,學習並經常複習,這個學霸都不會覺得這是件快樂的事,學而實習是我們有些知識剛剛上手,而我們願意試試看,願意去實踐,這個讓我們非常快樂,這就對了,想想我們學開車,學游泳,學自行車時的那種經歷,這是學習的第一項,我們有教師,我們有書本,我們完成知識從教師書本向自我身上的投射與傳遞。

人不知而不慍,學而時習,有朋遠方(我的竊讀筆記)

人不知而不慍,就是別人不瞭解我,乃至誤會,我心中卻不生氣,無怨念,孔子說這是一種君子的風範,為什麼會這樣?別人誤會我,我不反過來,報復和怨恨他人,實際上是因為我們內心深處當中有非常深刻的反省精神,就是雖然這個不愉快發生了,雖然你對我的瞭解的不透徹造成了誤會,但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巴掌拍得響的事情,大概我自己也有某種程度的過失,也有需要反省跟進步的空間,所以人不知而不慍,實際上是說明一個人最重要的學習是夜深人靜時,向自我內心所完成的追問和反思。

人不知而不慍,學而時習,有朋遠方(我的竊讀筆記)

從書本和老師那完成知識的傳遞,在朋友和同學那完成知識的參照,而最後把知識留給自己沉澱為心底的反思,這個循環完成,我們才可能系統地完成學習。

有朋自遠方來,一幫人在一起,我們相互交流,彼此參照,一起進步,只要志同道合,無論多遠總會有相遇的時候,因為志同,所以道合。

人不知而不慍,學而時習,有朋遠方(我的竊讀筆記)

因為只有當你們聚在一起,你們吸收的是同樣的知識,你們保持的是類似的困惑,你們才有可能彼此啟發提問,乃至於彼此鼓勵溫暖,所以這實際上是在構建一個完整的學習框架,當這種不同的理解和認知形成相互參照的時候,怎麼樣讓它徹底而完整的變成你自己的,這個過程中一定需要你有一個獨立的,不打斷的時間,坦率講中國的大學教育和西方有個明顯不同的地方,就是我們每一門課都有教材,為什麼每一節課有每一門課有教材,反倒是跟西方大學的不同呢?是不是西方大學沒教材?不是這樣的意思,西方的大學除了教材textbook以外,每門課會有reading,就是會有一些從廣泛的學術材料中老師有目的的精心截取起來,有針對性閱讀的實體內容,這樣才可能保證我們的知識與時俱進,否則一本教材編出的時間一旦過早,它已經和現在這個學科真正發展的趨勢和我們真正面對的現實問題,不完全同步進步了,所以reading非常關鍵,reading不是說這篇文章本身多重要,而是這篇文章是老師抽象提煉出來,和我們說真正需要,可以產生完美縫合的部分,這部分不可跳躍,這個部分不可忽略。

人不知而不慍,學而時習,有朋遠方(我的竊讀筆記)

如果我們往前再走,完成了知識和經驗學習的感悟與啟發之間的交換,乃至於你最後願意在一個圖書館的夜晚,在一個明亮的燈光底下把你的閱讀完成,它才會真正由一個外在於你的知識,變成內在於你的心流,閱讀計劃一定要完成,在一個不受打擾的時間完成,人不知而不慍,學而時習,有朋遠方……

人不知而不慍,學而時習,有朋遠方(我的竊讀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