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屏問政,拒絕“政治秀”

武漢市推出的電視問政,圍繞作風建設,對武漢市15位區委書記進行了電視問政。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將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現場對區委書記提問,區委書記向廣大電視觀眾進行解答,問出了實情,答出了原因,讓“四風問題”無處可逃。

電視問政有環保問題,有互相推諉的問題,也有政府不作為的問題。主持人深度提問,從表面現象到深層次原因,一問一答,問的犀利,答的實在。區委書記對主持人提出的雷厲風行、擔當等問題作答,抽絲剝繭,層層深挖,直逼問題的核心要害,拒絕答非所問,不讓冠冕堂皇的話來掩飾問題實質,可以說做到了不留情面,而15位區委書記也是不敢馬虎,對自己治下發生的問題析原因,定措施,去病根當眾給以承諾。

武漢市電視問政現場,區委書記們面對主持人、知名專家和全國各知名媒體記者,面對這麼多考官,問題猶如放在放大鏡下,無所遁形。兩位嘉賓提出的以情引導作風建設,換位思考不能糊弄老百姓等得到觀眾的熱烈響應。並指出,電視問政問出了敬畏,這些官員不是敬畏現場的這些記者,而是電視機前的廣大觀眾,可謂一語道破真諦。

鎂光燈下,官場上的潛規則不見了,油腔滑調的打哈哈,繞圈子不見了,明裡檢討,暗裡爭著表功不見了。因為這些官員知道,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多問題藏著掖著是不可能的,就像紙包不住火一樣,只能如實回答,好就是好,壞就是壞,老百姓一目瞭然。區委書記們在電視上做學生,接受主持人的提問,也是還原了一個真實的自我,不再戴著假面具生活。

聚焦問題,直擊問題,破解問題,官員的思想是否和廣大老百姓合拍,是否切合改革發展的浪潮,是否跟上時代的潮流?這些在電視問政中都有所反映,一覽無遺。即是一場思想風暴,也是一個交流提高的機會,相信武漢區委書記們也會收穫滿滿。

電視問政也是官員接地氣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主持人和記者們提出的問題,都是群眾們關心的一些典型問題,回答這些問題,就是消除老百姓思想上的誤解。回答好這些問題,就會贏得老百姓的認同,解決好這些問題,就會得到老百姓真心的擁護,贏得民意民心。

從某種意義上講,官員們越作難,老百姓就越輕鬆,官員們越勤政,老百姓就越幸福。而電視問政就是這樣一種很好的形式,老百姓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作風,官員們又是什麼樣的作風,作風建設怎麼樣才能加強,在電視問政中一一呈現,從模糊到清晰,在服務側改革完善,向被服務側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促進現代政府治理體系不斷進步。

戲劇電影《七品芝麻官》中的一句唱詞“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說出了自古以來老百姓對父母官的期盼,而作風建設的實質就是為老百姓幹好事幹實事,推進社會經濟健康穩定發展,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正如電視問政中嘉賓所言:如果官員不能解決問題,那麼自己就會被解決掉!

熒屏問政,拒絕“政治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