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重啟舉國體制模式?建議雖可笑,但讓我們明白另一問題

足球運動對於天賦的定義沒有任何一個固定標準。速度慢的有齊達內,頻率低的有維埃拉,身高矮的有梅西,力量不足的哈維。因為沒有一個標準,甚至對身體的某項數據都沒法設置標準,所以選材機制就非常關鍵了。這種選拔的科學性繼續運動長期實踐的時間累計。這種情況下亞非是絕無條件的。范志毅郝海東的時代是專業選拔時代的產物,那個時代全亞洲足球水平幾乎都是專業足球水準,沒法用現代足球培訓體系來說明問題。

國足重啟舉國體制模式?建議雖可笑,但讓我們明白另一問題

足球運動對於中國來說需要投入的財力物力以及技術創新成本太高,所以要有突破非常難。由於對天賦選拔的不確定性,所以原有的挑尖子方式在足球上完全行不通。必須採用廣泛式群眾足球模式配合先進選拔機制來層層篩選,而這其中從最初群眾足球開始就要從頭到尾貫徹最先進的訓練手段。有了這些還必須要一個強大的高淘汰率的職業聯賽進行提高和鞏固。所以要想提高足球中國人是要下血本的,而且不是下了血本就一定有很大突破的。

國足重啟舉國體制模式?建議雖可笑,但讓我們明白另一問題

籃球即使有巔峰姚明這個NBA第一中鋒,也堪堪進入八強,後姚明時代中國已經世界排名已經跌至24,當然這比足球好了很多,但籃球的世界普及度和足球不在一個量級,擁有國家隊國家的數量也不是一個級別。網球中國男子選手未進入過世界前200,女子選手表現尚可,李娜鄭潔後大滿貫女子單打進入八強已成奢望。環法作為公路自行車最知名的賽事,極難(是非常特別以及極其的難)見到亞洲選手,中國的就更少了,場地自行車表現尚可,但世界流行的是公路自行車。

國足重啟舉國體制模式?建議雖可笑,但讓我們明白另一問題

田徑不考慮馬家軍的情況下,劉翔是曾經的王者,男子100米,競走,女子鉛球(鞏立姣)有獎牌與金牌競爭力,其他的各種五花八門的項目難見中國運動員身影。游泳擁有世界大賽競爭力,近年來男女隊均表現優異(雖然里約折戟),但職業游泳的普及度和影響力應該是舉例的這些項目裡最差的。人懶不能怨家長怨學校怨社會,從小學校教育就是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體育課是強制上的,相關運動有指標,期末體育不達標,學習成績再好也不能評三好學生,就這都養不成習慣,只能怪自己太懶。

國足重啟舉國體制模式?建議雖可笑,但讓我們明白另一問題

劉翔和孫楊已經是各種逆天存在包括全程國外頂級訓練,足球的難度是你需要23個逆天劉翔代表國家隊出戰,而聯賽範圍裡你可能需要230個劉翔供你挑選,從身體素質角度韓國隊員的上限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所以足球這項運動中國要在世界上踢出名堂極難幾乎沒有可能,但是在亞洲範圍還是有機會稱雄。中國足球要想進步首先要去專業化開展全民足球開展職業足球,就是因為選材天賦沒有任何標準所以足球沒法採用中國式舉國體制,而籃球和排球對身高天賦極其依賴,所以即使採用專業體制還是可以有亞洲範圍內優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