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微市场 贫困群众的就业新渠道

城区微市场 贫困群众的就业新渠道

城区微市场 贫困群众的就业新渠道

在融水县融水镇红色村路口,有这么一个新建微型市场,蓝色的棚顶和摊位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微型市场是融水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生活需求,缓解城区现有市场不足的矛盾,充分利用部分道路两侧空地,在城区设置的微型市场,既方便了群众购物,又规范了市容市貌的管理。

城区微市场 贫困群众的就业新渠道城区微市场 贫困群众的就业新渠道

韦女士在融水镇红色村摆摊卖水果已经有一个多月了。韦女士原来是大浪镇潘里村下里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里有5口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来到融水镇苗家小镇居住。韦女士原来在一家拼板厂做工。近期,她了解到融水镇红色村建有微市场后,就报了名在这里租了一个摊位卖水果,既离家近,又可以照顾小孩。融水两个微市场的建成,也为毗邻的易地扶贫搬迁点苗家小镇的贫困群众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就业岗位。

城区微市场 贫困群众的就业新渠道城区微市场 贫困群众的就业新渠道

融水镇红色村的黎女士也选择在红色村新建的微市场卖水果。黎女士从事水果生意已经将近10个年头了,以往她都是用手推车或者五菱车在街边卖水果,不仅饱受风吹日晒,遇到市场整治的时候,还要东躲西藏。自从建有微市场以后,黎女士和姐姐在这里租了3个摊位卖柑子、苹果、菠萝、火龙果等水果。黎女士说“终于稳定下来,不被城管撵了。”仿佛压在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城区微市场 贫困群众的就业新渠道城区微市场 贫困群众的就业新渠道

据了解,新建微市场的摊主,原来都是在融水众有现代城的公路边一带摆摊设点卖水果,不仅影响市容市貌和交通,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为了规范水果市场,加强城市市容市貌的管理,融水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到柳州市参观学习柳北区便民微市场建设模式,并结合融水的实际情况,在融水镇红色村和水东新区分别设立两个微市场,总共100多个摊位,同时对周边其他临时占道摊点进行取缔,解决了周边路段环境脏乱、占道经营和无序经营等问题,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创造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的市容市貌。

城区微市场 贫困群众的就业新渠道

融水融媒体中心记者:黄 诚 覃 美 报道

城区微市场 贫困群众的就业新渠道

责任校对:陈慧娴

责任监制:石 峰

城区微市场 贫困群众的就业新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