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之智慧二:知行合一


《傳習錄》之智慧二:知行合一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也只是個揣摸影響,所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

這段話的大意是:認知是踐行的主旨,踐行是認知的工夫。認知是踐行的開始,踐行是認知的成果。如果領會了這些,只說認知,就已經有踐行在裡邊了。只說踐行,就已經包合認知了。古人之所以既說認知,又說踐行,只是因為世間有一種人,糊里糊塗,隨性做事,完全不知道要思考琢磨,只是盲目妄為,所以一定要提出認知的重要性,他們才能夠踐行正確。還有一種人,憑空思索,完全不願意親身實踐,全憑主觀臆測,所以一定要提出踐行的重要性,他們才知道落實到行動中。

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者就是毛澤東,他腳踏實地,十分注重實踐,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不斷調查研究,集思廣益,團結各族人民,實事求是,最終建立了新中國。

毛澤東是知行合一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