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死后留下巨额遗产,伊拉克亲戚想霸占,中国籍妻子却成大赢家

我国著名的唐代诗人王勃曾在《滕王阁序》中写道:“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哪怕出生贫寒,但是若能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勤奋努力,同样可以成就一番事业。这也是为何世人称“ 物质上的贫穷并不恐怖,可怕的是精神是的贫乏。

哈同便是其中一人,这位出生贫苦的犹太少年凭借着自身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家产更是达到上千万人民币。在哈同死后,留下了巨额遗产,来自伊拉克的亲戚想独吞之时,中国籍的妻子却成为了最大赢家。

哈同:人穷志不穷,渴望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哈同出生于战火纷飞的伊拉克,在这座人命如草芥的城市,能活下来便是得天独厚的幸事了,更不提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哈同从小便比任何人都了解金钱的重要性,他明白,若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金钱是必不可少的必要之物。

此人死后留下巨额遗产,伊拉克亲戚想霸占,中国籍妻子却成大赢家

五岁那年,哈同同父母一同逃往孟买,并且加入了英国国籍。但是这些并未为哈同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他们一家依然在水深火热苦苦挣扎,为了维持基本生计而四处奔波着。

为了补贴家用,哈同自小便出去劳动,捡破烂、替他人打工,为这个贫苦之家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尽管这只是杯水车薪,但是这让哈同在无形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及磨练了他吃苦耐劳的不屈精神。

1873年,二十岁的哈同来到了中国上海,立志在此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丝毫不通中国话的他只能从最底层做起,在走投无路之时,哈同甚至担任过保安、搬运工等底层职业。

但是哈同并未因此而心生退意

,反而愈挫越勇,立志于创立自己的商业帝国。这些重重困难在哈同眼中不及自己儿时所经历的满目荒凉一星半点

此人死后留下巨额遗产,伊拉克亲戚想霸占,中国籍妻子却成大赢家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886年,哈同的商业公司终于踏上了正轨。哈同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童叟无欺的商业底线,获得了民众的广为支持。而同样在这一年,哈同也收获到了自己的爱情。

哈同:死后留下巨额遗产,妻子成为最大赢家

同样在1886年,哈同迎娶了自己的中国妻子——罗迦陵。罗迦陵是中法混血儿,从小便受到西方教育的她,在眼界与思想方面远超同龄人,甚至不少男儿也比不上罗迦陵的聪明才智,更不提那些传统的大家闺秀了。

而正是因为这份才智过人,才让哈同对罗迦陵一见倾心。他对这位天性聪颖的女子身有好感,仅仅不到一年的光阴,两人便喜结连理

婚后,罗迦陵并不志向于成为一名

贤妻良母与之相反的是,罗迦陵反而常常为丈夫出谋划策,成为了哈同身边类似于军事的身份。

此人死后留下巨额遗产,伊拉克亲戚想霸占,中国籍妻子却成大赢家

罗迦陵眼光独特,常常能让哈同感到茅塞顿开。也正是因为罗迦陵的帮助,哈同才能将自己的事业经营出

蒸蒸日上的局面。为此,哈同与罗迦陵两人恩爱如初,没有一人能插足于两人之间。

两人的关系日渐亲密,哈同对于罗迦陵毫不避讳,甚至将自己的过往身世全盘托出。但是罗迦陵并不反感于丈夫那悲惨的身世,甚至能够容忍丈夫背后一群来自于伊拉克的穷亲戚,在罗迦陵心中,哈同就是哈同,自己爱他与旁人无关。更与他的过往毫无关系。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哈同的身体因为早年的过度劳累而落下了不小的病根。渐渐的,这位如同钢铁一般的男人也渐渐地感到一些力不从心。为了防止这万贯家财落入小人手中,哈同与罗迦陵早早就将遗产的分配商量妥当。

由于两人之间并未有亲生子女,按照英国律法,哈同的财产将全由罗迦陵一人所继承。虽然哈同依旧与那些伊拉克亲戚存在血缘关系,但是哈同对那些曾经见死不救

,甚至是落井下石的所谓“亲戚”毫无好感,甚至心生怨恨。他拒绝将自己的财产给予他们一针一线

此人死后留下巨额遗产,伊拉克亲戚想霸占,中国籍妻子却成大赢家

而罗迦陵则是一贯支持与尊重丈夫的决定,两人于不久后便定下了遗嘱,并相互约定,无论是谁提前离开这个世界,这个遗嘱都是

牢不可破的。

正如哈同所预料的一样,在四个月后,哈同便毫无留恋地离开了这个人世,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毕生心愿,已经没有什么遗憾留于这人世间了。

哈同死后无疑留下了一笔巨额遗产,而那些远在伊拉克的亲戚们如同嗅到食物的老鼠蜂拥而至,纷纷不惜千里迢迢地从千里之外赶来,只为独吞哈同的遗产

正在这群人为了能够多分一杯羹而争论不休的时候,罗迦陵款款而至,她握有哈同生前立下的遗嘱,上面白纸黑字地表明遗产仅仅属于罗迦陵一人。

而哈同早已加入英国国籍,按照英国的律法,丈夫离世后,所有财产仅属于妻子一人独享。法律如同牢不可破的咒语,无论是谁也无法违背。

那些伊拉克的亲戚毫无办法,只能悻悻而归。

而哈同这位中国籍的妻子罗迦陵,竟然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但是尽管手握千亿遗产,罗迦陵并不开心。在罗迦陵心中,若是能让丈夫回归,她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来交换。两人之间的感情并非能用金钱来衡量,他们堪称情比金坚

此人死后留下巨额遗产,伊拉克亲戚想霸占,中国籍妻子却成大赢家

某些失败者总是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其中最为普遍的便是他们天生家境贫寒,比不上那些富家公子。但是哈同的事例无疑狠狠给予他们一记无形的耳光。

哈同同为贫寒子弟,但是他从不以此为耻辱,与之相反,这成为他奋斗的动力。正是因为曾经生活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才明白努力生存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正是因为生于穷苦,才更加磨砺了哈同的精神,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