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隆中与襄阳古隆中

隆中,今南阳卧龙岗旧称,位于“沔之阳”的南阳市西郊,中岗隆起;始建于魏晋,也是诸葛亮亲自说的躬耕地。孔明故将育阳侯黄权率先在此岗开僻焚香追思卧龙先生的先河,此后延传1800余年。

古隆中,晋人习凿齿把襄阳城西阿头山一带号曰为隆中、1893年古隆中。依据传说,清康熙年间在小明王墓祠遗址和广德寺庙上把号曰隆中位置确定下来。民国前几乎没有什么建筑,近代克隆南阳隆中十景,大肆建设,形成如今规模。

南阳隆中与襄阳古隆中


两地古迹存量和历史价值没有可比性。南阳隆中历代古碑几百块,院内千年以上古树随处可见;襄阳古隆中建筑均为现代,文物部分为民间征集,唯一一棵三百年古树为桂花树,还是小明王坟前树。但襄阳攻关、宣传力度大于南阳。明白人戏曰:典型的小三上位!如今襄阳古隆中说法盛行,是当世政治干预学术成功一例。(详见2003年7月18日《襄樊日报》“隆中对复出的背后”一文,文中披露了罗市长带队五上北京“做工作”的许多细节)。

南阳隆中与襄阳古隆中


孔明一辈子沒提过襄阳和古隆中,估计到死也不知道后人在“林密,无径,常有兽出没”的阿头山沟里给他安排个家。他写《前出师表》“…躬耕于南阳”时,襄阳郡早已设立二十多年,不但管着汉江以南原属南郡襄阳县的阿头山(被号曰为隆中),而且北跨汉江管着邓县和樊城。诸葛亮为什么不说:躬耕于襄阳?请某地理性思考,停止抢夺,还原“躬耕于南阳”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