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住宅如何選樓層?哪些樓層不能買?這些都要先了解

很多人都是存了大半生的積蓄,還需要加上親戚朋友的幫助,終於可以買到一套房子。但到了買房的時候,要考慮的問題也很多,像位置,價格,交通,配套等,都是需要認真考慮的,當然,還有樓層。

買房子樓層的好壞起到很大的作用的,好的樓層採光就可以比較好,而一些比較低的樓層,可能常年都需要在家開通電燈才有光線。那麼,我們在買房的時候,究竟買幾層最好呢?是否是越高越好?

根據專家說法,買高層的最佳樓層應該是——大樓的3/1到 3/2之間處。

我們以21層的大樓為例,那麼它的最佳樓層是7-14層之間。

這裡無論是採光還是空氣都不錯,如果是景觀樓觀景的效果也很好;這樣一個高度人站在陽臺上也不會有眩暈的感覺。

根據這個定律,計算其他樓層最好之高層住宅樓層如何選(僅供參考,具體以各小區具體情況為準):

15層住宅之買房幾層最好:5-7層。

18層住宅之買房幾層最好:6-7層。

30層住宅之買房幾層最好:6-7層、15-24層。

28層住宅之買房幾層最好:6-7層、15-22層。

24層住宅之買房幾層最好:6-7層、15-20層。

26層住宅之買房幾層最好:6-7層、15-20層。

25層住宅之買房幾層最好:6-7層、15-20層。

22層住宅之買房幾層最好:5-7層、14-17層。

這些只是各種樓層的一些參考,可以供大家置業的時候考慮,但這並非鐵律,我們也是需要根據實際需求現實考慮,比如家中有老人,小孩的,我們就不能買高層,選低層會比較適合。

如果一樓帶小院,而且是那種不是很小的小院兒,那就最好了。如果頂層有閣樓,而且是那種可利用空間較大的那種,那麼可以選頂樓;如果這些都沒有,那麼不妨選8樓以下的,這樣萬一停電什麼的,不用太辛苦;如果你是年輕人,可以選擇10層以上。

但是也有部分樓層存在一些隱患,小編跟大家整理了一些,供大家參考。

1、不要買低樓層

如果樓房是12層以上的高層,一般1到3樓的採光就會存在問題,視野也不夠開闊,不少放假白天也需要在家開燈才能有光線,而且由於樓層較低,不少地方還存在盜竊行為。

但是在高層住宅裡面,選擇低樓層,也是有部分好處的,比如,樓下如果有花壇的話,人們通常還能聽到樹枝敲打玻璃的聲音,讓人感覺能近距離親近自然,而且如果發生了意外事件,逃生也相對較容易。

2、不要買樓對樓的高層

很多年輕人認為高層空氣清新、噪聲也少、景色也很優美,但若你所住的高層的周邊沒山沒水,看到的只是前面樓座的“後腦勺”,能感受到的也就只有光汙染。而且不同樓層也有不同的價格,一般而言如果有能看到觀景的樓層,價格一般比高出500~1000元,想買能夠觀景的樓層自然好,但想想要為此付出近10萬元的代價,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其實只要自己住著舒服就可以了。也許你購買了景觀層,入住之後並無時間賞景,多付出的金錢就浪費了。

3、不要買頂層

如果這棟高層有(頂加閣)的話當然要頂層,心情好的時候可以去陽光室曬曬太陽、吹吹小風、喝喝小茶,美哉!如果沒有閣樓的話頂層打死也不要,不僅會“夏暖冬涼“,讓你”欲罷不能“,時間久了會漏水,下水管道外還可能漏氣……

4、不要買設備層

設備層即有供暖、供電或供水樞紐設備的那層。從風水上來說,除了設備層不能購買,設備層的下一層因為管道、設備在頭頂上不利於居室風水也需謹慎購買,相比之下“設備層”之上一層就好一些。在設備層或其下一層,設備的噪音、機械振動等都會給居住環境帶來負面影響。

從科學上來講,水井主要用來高層水壓的二次加壓,一般都在走廊裡,有小屋,主要影響是晚上噪音。電井主要就是輻射,因為同樣是在走廊裡,而且距離身體極近,電壓的影響也不可忽略。

所以買的時候,別買中間的樓層,因為幾乎所有的水井電井都是放在中間的樓層,如32層的,就放在16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