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私房菜”,一個月利潤1萬元,挑戰你對餐飲的認知

上篇文中,我提出一種“新私房菜”的模型供大家參考,許多餐飲前輩沒有理解,誤認為還是以前高大上的私房菜,恨不得請個名廚隱於此。也有些餐飲人看懂了我的理念,我們是按照經營角度去做店,而不是情懷角度。

一個人的“私房菜”,一個月利潤1萬元,挑戰你對餐飲的認知

我寫的“新私房菜”模型,主要源於兩點:

第一,減房租。我選了一個熟悉的城市做參考,公寓每日租金約1元/平米,非商圈底商每日租金約3元/平米,商圈內的會更高,如果你是品牌還可以議價,如果不是,成本的付出猶如賭博。

一個人的“私房菜”,一個月利潤1萬元,挑戰你對餐飲的認知

這些都餐飲行業客觀存在的成本,隱於樓內,前期必會損失一些客流,後期要看實力了。行業不同,思維不同,對於餐飲行業大家覺得這樣不現實,看看周圍有多少理髮店早隱於“樓”,服務還要預約,問問身邊的美女,可能比我們這些中年男人更瞭解行情……

一個人的“私房菜”,一個月利潤1萬元,挑戰你對餐飲的認知

第二,前幾天我探店,發現實實在在有流水的店,就是那些“一人店”,通過分析計算,有的店甚至利潤過萬。其中,有一家就是用的迎街民宅,將窗戶打通變成門,前面的文章我已寫過,在這裡不再複述。這雖與我們以前認知的“私房菜”有些偏差,個人認為是一種餐飲盈利模式。我讓同事也問了主管部門,有些商用公寓可以開設私房菜,既然有條件,就有機會。

一個人的“私房菜”,一個月利潤1萬元,挑戰你對餐飲的認知

“新私房菜”模型,我們減少了房租的投入,接下來我們要聊聊人員成本。這裡我又要說一個大家不認可的人員配置“一人餐廳”。如果後期盈利能力強可以再招一個人做接待或後廚都可以,只需要簡單培訓。

據說早年間,小餐館最多的人員配置就是2-3人,前面一人招呼客人,點菜、上菜、結賬,腦子要靈,還要會來事兒,招呼好了客人,回頭客就會多。曾經流行“喊堂”,現在讓洗浴學了去——“貴賓一位,裡面請……”。後廚一般就一個師傅,有時候帶一個小夥計。

一個人的“私房菜”,一個月利潤1萬元,挑戰你對餐飲的認知

最早的餐飲行,2人就能撐起一個店,當下的一些餐飲前輩反而覺得這些不可能。這裡大家有一個疑問,1-2人出餐速度如何保證?當然可以,用食品+餐飲的形式,這其實不是什麼秘密,大型餐飲企業多數是這麼玩。只是一些中小餐飲企業覺得這是瞎搞,胡鬧……

在食品企業加速餐飲企業進化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正視兩個問題:第一,工廠化的食品比一些餐飲店的出品成本低。第二,口味更有普適性。這兩個條件很適合這種“新私房菜”的模型。

發揮廚師技藝的私房菜會並存,也許“新私房菜”會與“傳統私房菜”形成互補,並推動整體私房菜的產業發展。在這裡也呼籲有關部門放開政策,在特殊時期,監管力度不變,讓行業換塊土壤,試著生長生長……


“一個人的私房菜”不是創新,而是生存!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還查了熟知城市的服務員招聘信息,一個服務員月工資已是3500元—4000元了。站在個人的角度,比較辛苦工資不高。站在企業角度,員工工資比菜品價格漲得快……

一個人的“私房菜”,一個月利潤1萬元,挑戰你對餐飲的認知

當下,太多教你餐飲營銷套路的知識,也許有用。從企業成本分析探討一條生存之路也許更有意義。兩篇文章聊完了房租、人員,大家關心的問題還有菜品採購與營銷。菜品的問題,我們已經在與工廠溝通,至於營銷的問題,也有些思路,後期再跟大家分享。我是騫味,懂媒體,懂美食,懂餐飲。有多懂?略懂,略懂,略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